海交会台商渴盼“三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4:01 中华工商时报 | ||||||||||||
【记者王发枝22日福州报道】 两小时抢光台湾水果两岸直航势在必行今天,为期五天的第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会(下简称“海交会”),终于在福州落下了帷幕。作为台湾财团法人中小 企业互动保证基金会董事长的王应杰,面对着人头攒动的热闹场面的“海交会”,从
“海交会”作为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大平台,虽然在福州已先后举办了六届,但从来没有像这届那样“名副其实”、“盛况空前”、“热闹非凡”———这是来自台湾媒体与参展台商对第七届“海交会”由衷地感叹。 当连战、宋楚瑜紧锣密鼓地先后完成了大陆行之后,果不出人们所料,第七届“海交会”使得台湾商人踊跃参展,在“海交会”中占总展位46%的“台湾馆”以其“172个展位、44个重点台资企业、63个特色农产品、16种水果首次零关税登陆大陆展销”的众多亮点使“台湾馆”五大展区成了“海交会”上人流量最大的地方。而作为连、宋来访直接成果之一的台湾水果首次亮相“海交会”,则受到大陆同胞的热捧。18日“海交会”刚开幕,络绎不绝的人流几乎把展位围得水泄不通,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展销的台湾水果几近被热捧的市民“抢购一空”,致使不少参展的台湾水果常因断货而告急。 当记者被人潮拥到了台湾第一品牌“百家珍”果醋的展位前时,百家珍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桢墚告诉记者,这是他们第三次参加“海交会”,今年感觉最大的不同就是整个环境和氛围都有了变化,参展的人多了,看展的人也多了,尤其是人们对台湾产品的格外关注。看着展位前人头攒动,争相品尝来自台湾的健康饮品,江桢墚用激动的心情说:“福建的投资环境非常好,目前所有台商都和我一个感想,就是希望赶快三通、赶快统一,加快两岸的经贸往来。” 渴求尽快实现“三通”成了这次参加“海交会”两岸客商的共识,尤其是台商对此尤为迫切。在“海交会”举办的“海峡两岸农产品对接研讨会”上,台湾海峡两岸联合经贸交流协会秘书长洪玺曜分析认为,台湾水果登陆关键是要解决零关税和运输问题,尽快实现两岸直航,以缩短运输时间。从港澳中转费时费钱,有时航班误点,要花上20几个小时的时间;而走“两门”(即厦门与金门)或“两马”(马尾与马祖)航线,只要4个小时就可以了。”据悉,台湾陆委会在2003年曾对两岸实现直航的成本作了一个评估,评估认为如果实现空运“直航”,仅货物运输节省成本每年约新台币8.1亿元,运输时间26万吨/小时。(23A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