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彭于发:转基因技术不可阻挡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4月20日 12:02  中国网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环境保护专家彭于发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环境保护专家彭于发

  彭于发: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是全球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的报告(《2011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1996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为170万公顷,2011年已达到1.6亿公顷,增长94倍,这一增长使得转基因技术成为现代农业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作物技术。第一代转基因作物由于具有抗虫、抗除草剂等特性,大大降低了粮食生产的成本和劳动强度,所以深受农民喜爱,菲律宾于2002年引进转基因玉米,当时种植面积120公顷,到了2008年种植面积达到40万公顷。而巴西在2008年理顺关于转基因审批的法律关系之后,2010/11年度的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比2009/2010年上升了50%。

  彭于发:

  在国际上,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来源的凝乳酶、酸奶、奶酪、面包等转基因食品超过5000种;大豆、玉米、油菜、番茄、番木瓜等植物来源的色拉油、饼干、薯片、蛋糕、番茄酱、木瓜等超过3000种。欧洲即将上市转基因马铃薯。可以说,过去十多年,全世界几十亿人多多少少直接间接都接触过转基因食品。我国主要种植和商业化应用的是转基因抗虫棉和抗病毒的番木瓜。曾经也有少量的番茄。2009年,抗虫水稻和植酸酶玉米获得了安全证书,但是产业化的应用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最近,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的研究进展比较快。

  中国网:

  都是哪些成果?给我们介绍一下。

  彭于发:

  这个成果主要也是两方面,一是真正已经大规模应用的,首先在1997年大规模应用转基因抗虫棉花,1994年—1996年棉铃虫大规模爆发,当时国务院总理亲自牵头组织全国有关部门和科学家、技术人员来针对棉铃虫进行有效地控制。那时候如果不加以有效控制的话,我们中国的农民今后都不愿意种植棉花了,因为棉铃虫会导致棉花大规模减产乃至绝产。

  1997年商业化运行种植转基因棉花以后,棉铃虫在全国得到有效控制,至今棉铃虫在棉花生产上够不成威胁,基本可以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这是十几年前不可想象的一个重大变化。

  国际上有转基因的番木瓜,我们国家也有转基因的番木瓜,可以说我们国家是继美国之后又一个自己能自主研发转基因番木瓜的一个国家,它的性状主要是番木瓜上有一种黄斑病毒,这种病毒一旦发生以后就能够导致整个果园毁灭,后来通过转基因技术,有效控制黄斑病毒,我们国家也开始种植转基因的番木瓜。

  另外,还有转基因抗虫水稻,转植酸酶的玉米,最近取得进展的抗虫的转基因玉米,耐寒的转基因玉米和小麦等。

  中国网:

  据我们了解,我们农业部成立了一个种子管理局,有人说种子局已经正式接手了转基因的管理权,这个情况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石燕泉:

  我部种子局成立后,科教司将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职能转到种子局,这样,有利于作物品种审定和品种权审批以及种子市场执法监管的结合。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主要职能没有调整,仍在科技教育司。下一步,我司将进一步按照《意见》的要求,推动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院所重点开展基础性、公益性研究,促进科企结合、推动现代种业发展。

  中国网:

  今年“两会”期间农业部总经济师陈萌山曾经表示,“十二五”期间将依法推进转基因作物种植,那么“十二五”规划中,在转基因方面有没有新的内容?

  石燕泉:

  十一五期间在国务院“加快研究、推进应用、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方针指导下,转基因重大专项取得了积极进展,新型转基因抗虫棉培育和产业化全面推进,转基因抗虫水稻、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获得了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获得了一批营养品质、抗旱、耐盐碱、耐热、养分高效利用等重要育种价值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

  十二五,我部将积极推动转基因生物研发与应用。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要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的实施;三是要综合评价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的基础上,加快成熟产品的产业化应用。

  中国网:

  针对转基因食品的管理规划,农业部有没有新的措施出台?

  石燕泉:

  刚开始介绍到,国务院已经颁布了条例,农业部和质检总局发布的五个配套规章,从管理法律法规上是非常完整的,《食品安全法》也涉及到转基因食品的管理,它规范了食品的生产许可的等等方面。所以我们想,不用再出台新的法规,现有的法规能够确保转基因食品安全。

  中国网:

  现在在全球范围之内已经有抗病虫,抗除草剂24种转基因作物投放市场,但其中的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少数几家跨国公司手中,关于我国怎样才能走出自主创新的道路,黄老师您跟我们说一下。

  黄大昉:

  我国高新技术发展的历程已经雄辩地证明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在确保自主发展的前提下逐步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在转基因育种上也是这样。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相比,我们在转基因技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在人力物力投入上、以及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确实还有相当差距。但是,也应看到:第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已经拥有了从功能基因基础研究、基因安全评价研究,一直到转基因作物开发应用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转基因技术体系,(目前世界上具备这种实力的国家并不多);第二、在某些重要作物、某些重要性状产品的研发上我们已掌握了核心技术并具有基因克隆等自主产权,而且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棉花、水稻、玉米生物育种进展已为国际公认)。因此,只要继续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加快产业发展,一定能像当年抗虫棉的开发一样,不仅能够取得新的突破而与跨国公司抗衡,而且能够抢占技术制高点,引领我国种业创新和科研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中国网:

  我们也愿意相信,彭老师,您给我们预测一下转基因这项技术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彭于发:

  转基因技术发展前景是光明的。世界各国都在抢占这一农业高新技术的科技制高点,以此来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我国是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进行布局的。我看好转基因技术主要基于三个理由:一是他的先进性,在新品种培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二是他的兼容性,转基因可以和很多最优秀的常规技术相结合,大大提高育种效率;三是市场需求。转基因是少有的能满足全球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需要的技术。从我国国情看,转基因技术是我国发展的一个新的机遇。

  中国网:

  其实农业部在2010年底的时候推出了一份名为“转基因明白纸”的转基因科普宣传资料,石副司长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份资料的宣传情况。

  石燕泉:

  《转基因明白纸》通过网上、现场或其他方式发放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取得了积极成效。网上发布后两周,我们进行了不完全统计,以新闻方式转载454条,网页17000个。新浪微博超过10706人转发,评论9826人,网易论坛浏览量23849,回复1093,大部分网民顶贴、回帖的较科学、理性、积极,与以前的无理谩骂相比出现了明显变化。出现这种积极变化,我们认为,这和近一年来包括中国网在内的众多媒体,积极开展转基因科普宣传,提高了广大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科学认知水平是分不开的。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有关方面的要求,加强部委间配合协作,加强与媒体的沟通,继续做好转基因科普宣传工作。一是举办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培训班,在继续提高管理人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科普培训,提高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认知水平;二是会同有关单位举办媒体记者通气会,发挥媒体的宣传优势;三是开展转基因研发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依法开展研发活动,杜绝转基因非法扩散现象的发生。

  中国网:

  再一次感谢四位嘉宾来到《中国访谈》,我想通过今天这场访谈,民众对转基因知识了解得更加全面和具体了,我们再次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

  (结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相关报道: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更多关于 转基因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