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九鼎6年成功退出仅一成 蹊跷挂牌新三板

2014年03月31日 12:02  金陵晚报  收藏本文     

  金证券记者 陈岩

  国内PE巨头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递交新三板挂牌申请,有望成为国内私募中第一家公众公司。3月25日,九鼎投资内部人士对《金证券》记者证实消息属实。

  PE一向注重投资隐秘性,为何九鼎要将自己放到阳光下?“听到九鼎要上新三板,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他们要变法儿给自己解困呢。”在京城一位PE合伙人看来,上市也是被逼出来的,长达一年多的IPO关闸,令上市退出通道受堵,以九鼎为代表的PE经营压力剧增。

  奇怪的挂牌时点

  在国外市场,PE上市早已不稀奇,黑石、凯雷、KKR等私募巨头都是上市公司。不过,九鼎登陆新三板却是国内PE挂牌流通的首例,迅速引发圈内关注。

  资料显示,此次拟挂牌股转系统的九鼎投资,为国内最大的PE投资机构,注册资金2.07亿元,出资人包括北京同创九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杭州昆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苏州善凯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五位法人和自然人。

  “新三板挂牌门槛不高,九鼎过关的政策阻碍应该不大。”京城那位PE合伙人对《金证券》记者指出,“不过我奇怪的是,为什么九鼎要选择这个时间挂牌?过去两年IPO关闸,PE的募资和项目投资量都严重萎缩,估值怎么可能做高呢?”

  该PE合伙人解释说,私募公司的主营收入依赖于carry(基金到期后的分红),但过去两年投资项目难以通过IPO退出,私募公司能获得的carry现金流十分微薄。这种情况下,私募公司估值是个大问题。

  “最头痛的应该是保荐券商,怎么体现私募公司的估值。”另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也表示,九鼎只有把估值提上去,才便于再融资、内部股权激励或者合伙人套现。

  当《金证券》记者问及挂牌新三板的细节和原因时,上述九鼎投资内部人士却婉拒采访称,“这件事情还没有到对外公布的阶段,不便多说。”

  巨资沉淀咋清算

  据清科私募通统计,自2007年以来,昆吾九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基金共62只,其中2010年以前募集的基金11只;2010-2013年分别募集12只、24只、7只和3只。其官网显示,九鼎目前正在筹划成立一只新美元基金、九鼎中国成长基金二期。

  不难看出,2010年和2011年是九鼎的鼎盛时期,募集基金数量成倍增长。“九鼎在2010年以后非常疯狂,有的投资项目别人都谈得差不多了,它也会高价杀进,到处抢项目。”京城那位PE合伙人向《金证券》记者指出,九鼎的排队项目虽多,但随着IPO关闸,里面沉淀的资金也是巨大的。

  2013年8月,九鼎投资合伙人康清山曾对外表示,九鼎投资的公司有200家左右,金额150多个亿。《金证券》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九鼎公开的已上市项目不足20家,通过并购退出的案例也很少,6年多时间内成功退出的比例仅10%左右。

  据悉,九鼎在2011年前后募资时,采用的是低管理费、快速退出模式吸引投资人。一份九鼎2011年的募资文件显示,其投资门槛为1000万元,一次性收取募集服务费1%和管理费3%(共40万元)。而在当时,私募股权基金常见的管理费水平为每年2%。

  作为九鼎主要收入的carry,则是在项目退出时按照收益的20%收取,退一个,收一个。但随后由于IPO停停发发,近两年来九鼎退出项目屈指可数,能分得的carry有限。

  更加着急的当属投资人。据悉,PE行业募、投、退周期一般为5年(3年投资期,两年退出期)。如果不延期,九鼎2010年以前募集的11只基金,将在今年陆续面临到期清算的问题,资金急需退出。届时,九鼎该如何向投资人交代?

  绕不过去的融资坎

  退出是个压力,融资同样有压力。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九鼎公司从去年开始尝试拟IPO企业私募债、与上市公司合作并购等新业务。不过,康清山再三强调,这些新增业务都是围绕已投企业的资源去做。“未来的主营业务还是股权投资,但业务比重会有所下降。”

  无论是前期投资项目退出还是公司业务的转型,资金需求都是九鼎投资绕不过去的坎。“个人投资者很多都是实业老板,要他们等5年甚至更长,大多数人都是不愿意的。现在PE募资的目标都是机构投资者。”京城那位PE合伙人对《金证券》记者直言。

  “私募股权基金获得牌照后,已经是独立的金融机构。鉴于目前金融市场的混业态势,不排除未来相关机构通过资本运作,扩展业务范围的可能。”中信系一位资深保代向《金证券》记者指出,虽然新三板融资功能尚未爆发,但九鼎成为非上市公众公司后,增加了再融资或者并购的渠道,有望支持新业务开展。

  九鼎挂牌新三板能否引领国内PE登陆资本市场的热潮?海通证券研报显示,PE上市并非主流,全球范围内约6000家的资产管理公司中,上市公司的数量只有不足200家。

  “国内私募机构能赶上九鼎实力的并不多。但如果九鼎挂牌新三板效果好的话,其他资产管理、公募基金也可能会跟进。”上述保代直言,“新三板是非上市公众公司,不管能不能融资或转板,品牌提升效应摆在那里。”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日本抗议习近平在德演讲提南京大屠杀
  • 体育CBA总决赛北京4-2新疆 历史第二夺冠
  • 娱乐独家解读文章夫妇微博声明:道歉求弥补
  • 财经国家级规划在制定 河北投两亿对接京津
  • 科技腾讯京东联姻遇信任危机:员工寒心
  • 博客俄罗斯缺乏去美元化的底气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国大学政要校友榜揭晓:北大居榜首
  • 沙黾农:且看股市顶层如何设计
  • 叶檀:银行资产是重组还是粉饰?
  • 刘杉:京津冀一家亲 我们都是河北人
  • 陈浩武:改革分配制度 化解公平危机
  • 何太极:如何参与国资改革盛宴
  • 说钱:1949以来运气最好的10个城市
  • 陶冬:日本改革缺动力
  • 孙立坚:人民币汇率贬值何时了
  • 玉名:自贸区第二波炒作要点分析
  • 姚树洁:习近平为啥不访问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