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理性繁荣中保持最后的理性

2015年06月16日 11:24  《理财周刊》  收藏本文     

票选好银行:由新浪网主办的“2015银行业发展论坛”定于7月9日在京举行。作为年度盛会的重头戏,“第三届银行综合评选”正火热进行中,欢迎投票![参会报名]

  文/本刊记者邢力

  在如今的投资市场中,许多投资者越来越看不懂市场——按照过去经典的投资学教材去进行投资,会发现市场中已经没有便宜的没有泡沫的标的可以投资了。现在的A股市场就处于这种癫狂状态中,即投资者明明都知道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并不足以支撑一轮轰轰烈烈的大牛市。但股市就是走牛了!泡沫就是升腾了!所有人知道这些情况却还愿意去参与这样一个由泡沫构成的市场,就是因为所有人都相信自己不是最傻的那一个——在泡沫崩溃的前一刻,我一定会比其他人更聪明,并且实现胜利大逃亡!

  当市场中的大部分投资者都抱着这种心态去进行投资乃至投机时,市场便陷入了所谓“非理性繁荣”的螺旋中难以自拔。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详细论述这种虽然不符合经典经济学理论却在现实生活中反复上演的情况,如今正在A股市场轰轰烈烈地上演着。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非理性繁荣”一词最初源于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1996年的一次演讲。当时他指出,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已经引发了投资泡沫现象,因而忧心忡忡。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甚至多次预言美国的投资泡沫即将破灭。可是每当美国股市有衰竭的症候时,就会有另一股投机热潮注入,让股市得以暂时维持不坠。事实上,1996年只是那一轮美股牛市的起步阶段,后面的泡沫更加猛烈。无独有偶,2007年的A股市场同样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泡沫。身处在非理性繁荣漩涡之中的人,往往已经无法用理性去分析和解释市场行为。每次有专家提醒大家要注意风险,要理性面对泡沫的时候,都会被股市一个又一个新高所淹没,最后所有那些理性的却没有在非理性繁荣中赚到钱的人往往会被市场所嘲笑。

  反过来说,那些敢于鼓吹牛市还将继续下去的专家则会名气暴涨,被视为“股神”。比如有位知名经济学家在2007大牛市的巅峰时期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牛市一万点》。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经据典,层层论述,有理有据地分析了各种数据,最终得出了那一轮大牛市,上证指数必会冲上10000点的结论。而无数专家学者作出A股必将冲上一万点的预测的那个时间点,则正是A股冲上5000点,直逼6000点的关键时刻。

  8年后的今天,上证指数再次走在了从5000点迈向6000点的道路上,只不过这一次,牛市一万点已经不足以吸引眼球,于是24000点的奇葩预测也“名正言顺”出炉了。

  正所谓牛市一来,鸡犬升天,各路已经蛰伏了6、7年的“股神”、“股圣”、“股仙”、“股妖”又重新冒了出来,大肆表演,好不热闹。可惜,不管专家们的预测听起来多么有道理,已经陷入非理性繁荣的股市是绝不会按照专家的理性分析来走的。所谓专家高呼一声之后,让自己博得了眼球效应,却并不会为你的投资承担任何风险——如果此轮牛市上证指数没有涨到24000点,陆成渊先生也不用赔你一分钱。

  所以请在非理性繁荣中保持最后的一丝理性精神吧。物极必反,月盈则亏,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尽管没人知道股市泡沫何时破灭,可只要是泡沫就迟早要破。而你要做的,不是听专家的预测去投资,而是根据你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需求来自主决定自己离场的时间。

文章关键词: 理财资讯理财故事股票炒股股市A股市场养老基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孙鸿志受贿通奸
  • 体育世界杯-功臣连场破门 女足2-2第二出线
  • 娱乐前央视主持马斌走私香烟被查 缓刑12个月
  • 财经养老金入市?专家称股市暴跌时再放出来
  • 科技最高法:网购快递被冒领应由网店赔偿
  • 博客石述思:中国大款为何爱上巴菲特午餐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发布 往年分数线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黄祖斌:避免股市悲剧的五大戒律
  • 张庭宾:开放资本项目或决定A股顶部
  • 路过十八:跌出来的安全边际
  • 姚树洁:黄奇帆与张维迎PK政府与市场
  • 连平:短期经济运行已在筑底企稳
  • 叶檀:深圳房地产尽享人口红利
  • 杨德龙:改革牛行情稳步推进
  • 金岩石:牛市下半场或现非公国际支队
  • 曹凤岐:牛市进高风险区 蓝筹还能涨
  • 易宪容:房地产根本就没有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