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刺激的足迹故事

2015年04月21日 13:38  投资与理财  收藏本文     

  虽然“足迹”这款 APP 目前风头正盛, 但是谁也无法预估它究竟能火多久,它只能走出一个火爆点, 还是能走出一条长长的罗马大道,就不得而知了。

  整个3月份,大家都被一款名为“足迹”的黑马APP刺激到了!

  说起来这款APP所在的公司,完全有些搞笑,却也让人觉得更加刺激。火爆之时的足迹,它还是个孩子,从去 年上线到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当“足迹”得到广泛关 注,真正走进大众视野时,媒体也才开始关注“足迹”的诞 生地:位于上海静安区愚园东路28号的上海创客中心内,一间面积只有十几平米的办公室隔间。摆着五六张桌子, 不到十人的团队。创始人杨柳其貌不扬,是1979年生人,先 后在SP商、通信服务公司供职,在“足迹”之前甚至没有任 何创业经验。

  就是这样一个正在“爬”的团队,却先跑了起来,不 管他们想不想,他们都跑了起来,像坐过山车一样,更像做 梦一样:2015年3月份,“足迹”用户数量爆炸式增长,大 约从3月10日开始,用户日新增量从8万到12万,再到18万、 36万,然后80万,然后120万、180万……短短几天时间到达 千万。几乎每个用微信的人都能在朋友圈看到几张宽屏字 幕大片式的照片,这款诞生于去年8月的APP,一时让“大片模式”席卷朋友圈。

  据了解,这个团队的初始投入是2013年获得了250万元的天使投资,来自光速创投和紫辉创投。“足迹”没有特 牛的产品背景、没有特别的技术,但创始人杨柳和光速创 投的韩燕彦只聊了一个小时,就拉到了投资。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戏剧文学专业毕业的杨柳,最喜欢 的电影是张国荣参演的《春光乍泄》。因为“粉丝情结”, 她和几个朋友做了一款App“荣史上的今天”,把自己十年 来整理的关于张国荣的东西都放上去。2013年,杨柳辞职 创业,也是因为做了“荣史上的今天”后,想延伸做一个泛 粉丝、影迷化的东西,只是没想到竟然做成了一款爆款。

  “足迹”真正核心的功能其实是“电影取景”。在“足迹”的“发现”频道中,可以看到许多电影的取景场地,

  《霸王别姬》中张国荣经过的各个场景,《辛特勒名单》中 的旧工厂,奥黛丽•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里曾经驻足的 珠宝橱窗,或是让•雷诺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居住过的 纽约街巷,甚至《失恋33天》中的喷水池。而真正让它火 起来的功能,却是为用户提供电影宽屏的尺寸比例、电影 字幕的文案样式、电影胶片的色彩风格,赋予照片戏剧化 的作用。

  因为对爆红没有预估,“足迹”的底层架构没能承受 住用户的疯狂激增,出现了服务器崩溃,全线串号、不能 注册、频繁闪退等问题。等到媒体蜂拥而至,拥挤在这间 十几平米的办公室时,“足迹”的创始人甚至都还没反应 过来。

  现在,给大家讲几个故事。 北宋时期,在江西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农村娃娃,长

  到五岁时,突然间从一个小文盲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小 神童,只要你给他出个题目,这孩子立刻就能给你整出一 首诗来,而且诗整得还不错。同县的人们都被惊呆了,以宾 客之礼对待方仲永的父亲,还有若干土豪花钱求取仲永的 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结果没几年,方仲永就沦为 了普通人。记录这件事的人,是与方仲永同龄的北宋大文 学家王安石。王安石认为,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 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 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除了与王安石同龄的方仲永,还有个比王安石大600 岁左右的南朝人江淹。江淹自幼勤奋好学,六岁能诗,18 岁己熟背“五经”,所作《恨赋》、《别赋》,更显其才华横 溢,被誉为千古奇文。只可惜,长大后的他却落了个“江郎 才尽”的名声。后人多半拿他来讥讽别人,有史学家为他辩 解,说是公务繁忙惹的祸,以至于文笔生疏了。

  再来说说比王安石小十几岁的苏东坡,同样是一举成 名,长大后同样做官,忙着朝廷的公事,还动不动被贬来贬 去,可人家的文笔却没搁下,最终成为文坛宗师。

  上面三个故事,让我联想到“足迹”,如同童年的方仲 永、江淹、苏东坡,都是一举成名,在本应该“爬”的年纪, 他们就开始“跑”了,但这些人的结局却迥然不同。今天的 “足迹”同样如此,爆红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几十家资本来 找它。而最近几年的时间内,时常会有“黑马级”APP横空 出世,全民疯狂下载,并且还相互分享玩法。

  移动互联网创业,就是有着这样的魅力和刺激,今天对方还是像“足迹”这样只有几个人,租着十几平米办公室 的苦逼创业者,可能一夜之间他们的APP产品就火了,所有的媒体和投资人蜂拥而至,估值方面也立刻被打通任督二 脉,飞龙在天,投入很低,估值却完全高达上亿甚至更高。 而昨天还在你面前和你一样为了明天而奋斗的创业者,今 天你再想找他见他,很有可能很难了,打电话过去,也是秘 书在接电话了。

  但这些应用似乎都有同样一个特点:刺激来得快、去 得也快。在经历昙花一现、惊鸿一瞥过后,突然间被大部 分用户所遗忘,虽然足迹这款APP目前风头正盛,但是谁 也无法预估它究竟能“刺激”多久,它只能走出一个火爆 点,还是能走出一条长长的罗马大道,就不得而知了。可以 肯定的只有一点:一个好的产品,即便是再小的团队,只要 坚持下去,保持创新,就绝对能够成长为体格健壮的行业巨头,从而真正“跑起来。

文章关键词: 投资与理财理财规划股市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南京检方不批捕虐童养母 公安部官员反对
  • 体育NBA-水花48分勇士2-0 妖星最佳第六人
  • 娱乐敬一丹4月底退休 60岁颐养天年
  • 财经佳兆业去年巨亏超30亿 做假账证据确凿
  • 科技牛市如何赚钱:互联网大数据指数基金来袭
  • 博客作家方方:我对湖北省人社厅的质疑书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MIT女教授当堂霸气剃光头教学生认大脑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叶檀:新证券法成功的两个根本
  • 徽湖:预测北京房价下降者一身冷汗
  • 张庭宾:降准能同救股市和经济吗?
  • 说钱:上交所爆表暗藏什么玄机
  • 易宪容:政府托市 股市不用悲观
  • 金岩石:“疯牛”股市的价值投资
  • 杨德龙:降准开启新一轮稳增长之路
  • 杨国英:警惕降准资金过多流向股市
  • 姚树洁:央行为啥猛降存款准备金率
  • 张捷:国家对牛市在纠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