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金时代未曾远离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6日 12:19 中国黄金报

  作者:方超逸

  黄金: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历史可追溯到国际货币形成的最初阶段。时至今日,虽然黄金的货币功能有逐渐削弱的趋势,可是黄金由于具有安全稳定的特性,仍然备受人们的青睐。

  国际支付的重要手段

  建国之初,为了保证国家的正常运行和人民币的发行,我国限制民间金银买卖,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内经营管理金银买卖,统一收购黄金并且负责发放给用金单位。可是由于外汇储备的严重短缺,我国不得不使用其他的支付手段来取得国家建设所必须的物品。1952年~1956年,我国外汇储备减少额始终低于贸易的逆差额。同时期,我国的黄金储备量没有任何变化,保持在500万盎司的水平上,而黄金却在以每年5吨左右的速度源源不断地被开采出来。由于采取了全面管制黄金的措施,所以那些黄金极有可能被用于国际支付,去购买那些紧缺而又无力用外汇来购买的物质资料,保证了国家经济的稳定运行。由此可见,黄金在国家外汇储备不足的时候是对外贸易国际支付的重要手段。

  贸易收支差额的缓冲工具

  1982年,我国放开了金饰品的销售市场。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发行熊猫金币为标志,中国的金银市场开始逐步开放。当时,黄金已经退出了国际支付的主流舞台,而成为一种避险工具。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巨额的贸易逆差,外汇储备迅速减少,黄金在这个特殊时期又一次成为了部分贸易的支付方式,它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在之后的几年中保持着较低但相对稳定的水平。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几乎每年都有猛烈的增减波动,进出口的形势又极易受汇率波动、贸易政策、国际关系等因素影响,而黄金却有着价值稳定的特性。从这一角度来看,黄金是理想的贸易收支差额的缓冲工具。

  经济稳定运行的有力保障

  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国内的黄金价格跟随国际市场的价格调整,我国的黄金市场开始走向全面开放的道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规模的大幅增加,为了加强我国对外交往的抗冲击能力,稳定国际收支,我国把黄金储备的数量增至600吨。在国际交往越来越密切的今天,即使黄金已经几乎不再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但在未来局势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仍然重视和偏爱黄金储备,因为它是外汇储备后面的一道有力的屏障,保证着国家对外贸易的有序进行,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外汇用于国际支付,黄金用于资产保值,这是目前被普遍接受的国际储备理论。可是在国际局势变幻莫测的21世纪,黄金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可忽视。黄金很好地补充了汇率波动对外汇储备实际价值的影响,也是在紧急关头用以国际支付的重要手段。从我国这个个案来看,黄金在外汇紧缺时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在进口需求突增时减缓外汇储备波动的幅度,在对外开放程度加大时抵御国际收支不平衡带来的外汇风险,由此可见,黄金对经济发展正起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