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华尔街过度创新 中国金融理财徘徊国际化(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6日 03:56  21世纪经济报道

  第三防范中间业务的风险。近年来,中间业务在银行业界作为金融创新发展非常迅猛。但是现在有这么一个现象,各个银行对中间业务的考核重量轻质,看重业务量的增长,对于新业务里面潜在风险没有硬性指标,对新业务风险的识别、监测、控制、化解没有配套措施。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要加强创新业务的风险管理,做到创新成本可控。

  谭雅玲:我觉得中国要有“四个突破”。第一个突破就是金融的普及和提高,金融是一个高端专业的行业,这个专业除了技术指标和专业知识以外,还有一个经验的问题。金融的普及和提升是全社会共同的事,这样对于我们整个的金融制度建设和金融的强大才有好处。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已经变成了金融,中国在这当中应该把经济整体的战略变成金融的改革和突破,包括农村的改革都会出现比较好的局面。

  第二个就是金融要有问责制。我们的企业已经有了问责制,但金融现在没有问责制,国家财产、百姓财产、机构的财富应该有一个惩罚严明的约束搞风险控制,而不是单纯的所谓流程到了。我们应该强化金融问责制,这对于我们判断的选择和风险控制的选择都有效和有利。

  第三就是要用规则、制度和方法解决同质化竞争问题。我觉得,现在中国银行业要做的不是全,而是规范。世界已经承认中国(银行业)很大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强。

  郭田勇:我觉得我们还没有躲过金融危机。美国赤字严重、并继续向中国叫卖国债。我们持有一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从国际框架看,中国大量的外汇出口,我们用低的劳动力成本和附加值赚来血汗钱。而美国掌握国际货币体系,未来美国金融危机的成本会不会以美元大幅的贬值,使得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向外转嫁?其实我觉得未来风险是非常大的,我现在比较担心这个问题。

  第二就是对于我们中资银行的教训,我们的银行在次贷危机受的损失比较小和国际化程度比较低有关。反思这些问题,我们首先看到了方向,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融入到国际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这是不可逆转的过程。所以未来我们金融机构走出去的步伐还会持续。

  我们未来谈扩张、业务合作,真正以业务向外输出为目的进行海外扩张,这点特别的重要。我们不要考虑买哪个可以挣多少钱,我应该从业务的角度考虑有没有必要这么做,这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

  另外,从外汇管理来讲,国家把这么多的外汇拿在手里,这有利于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但是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政府运作资金的经营效率一般比较低一些。如果我们把大量的外汇分散到民间,大家都有各自的投资渠道,效率会高一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