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银行调整理财产品销售类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7日 08:08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应对“零收益”和大幅亏损危机银行调整理财产品销售类型

  证券时报记者 张若斌

  本报讯从今年初开始,商业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频频被曝“零收益”和大幅亏损,银行理财产品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对此,多家银行纷纷表示,在风险频频的投资市场,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反而彰显了结构性产品的优势;同时,银行也从单一的推销产品,改为鼓励客户自由选择“做多”或“做空”,并采取多种措施,消除“时间差”。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11月到今年2月,一共有10款、涉及5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情况。出现零收益的这些产品,大多为联接境外股票市场的保本挂钩类结构性产品。记者发现,该10款出现零收益的产品中,有分属3家银行的7款产品,基本属于同一类型。对此,有专家指出,该7款产品的研发均出自同一家海外投行之手,中资银行在其中仅仅扮演了一个“经销商”的角色。“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发展得并不完善,中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定价系统,所以,诸如此类的复杂结构性理财产品,基本上是购买外资银行或国外投资机构设计的产品。可能中资银行在该产品推出前缺乏仔细的测算,片面关注了投行的部分数据,才导致了最后‘零收益事件’的产生。”

  有专家表示,这些挂钩类理财产品真正的生产商就是美林、高盛、巴克莱等国际投行。国内银行把客户的本金拿去购买固定收益商品后,再把能够得到的潜在收益用于购买国际投行开发设计的各种衍生品,使投资人的投资收益可以联接到不同标的的资产。所以,国际投行在投资上的输赢决定了国内投资人的收益,而银行在当中赚取的只是代销费用。一旦国际投行在趋势判断上看走了眼,零收益的结果就会出现。有些产品则是因为国际投行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预期的最高年收益率根本无法达到。对此,浦发银行向记者表示,针对客户投诉,该行及时调整了产品类型,近期推出挂钩类理财产品均分为“看多”和“看空”两种,交由客户自行选择,同时大力促销一些收益稳定的短期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时间差”也是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偏差的一大因素。从银行的理财师拿出方案,到资金部分定价格,最后交由银监会审批,一般需要15个工作日,再加上15天左右的产品销售期,就已经有一个月左右了,而市场情况可能在此期间发生巨大的变化,导致原本能大幅盈利的理财计划变为亏损。对此,银行目前普遍实行两个办法,一是“打提前量”,预测近期市场的走势;二是缩短销售期,以交通银行的沃德理财产品为例,一般仅有两个工作日的销售期,及早出发,才能充分获利。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