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6日08:07 新浪综合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编者按 每逢农历春节,小孩子最开心的,莫过于拿到长辈给的压岁钱。但这些钱如何用?对于父母来说,可以把压岁钱作为孩子财商教育的试验田,让子女充分认识到,钱可以用来消费,更应用来投资。让孩子从每次的金钱运用中,逐步了解金钱的价值,进而规划出美好人生愿景。

  父母大包大揽, 孩子没有“钱途”

  受访人:屠落落,27岁

  小时候,我的压岁钱都上交父母了。现在想起来,我太乖了。

  平时,我父母不会给我很多钱,但也不抠,属于我有需要问他们要就会给的那种。

  工作之前,我每年春节都会收到压岁钱,家里亲眷多,叔叔婶婶一大堆,哪怕远房的一些叔叔阿姨,看到我,多少也会给个三五百元。每年的压岁钱,从数量上来说是不少的,2000年初拿到2000元,2010年左右,拿到上万元。

  我家的规矩是,吃完年夜饭看春晚的时候,长辈们开始发压岁钱,我收到红包,放在枕头底下压一压,睡好几天。在这7天里,红包都归我管,自己拆红包,自己数钱,好像这些钱都是我的一样。等到7天之后,凑个整数给我妈妈。比如收到7400元,那么7000元给妈妈,400元算我的零花钱;如果收到7800元,妈妈会说再给我加200元,凑个整存银行,我就没有零花钱了。

  我好像习惯了这样的做法,也不知道那么多钱能做什么,就很听话地给家长了。后来才知道,金钱的独立跟个性的独立有很密切的关系。

  很多在后来能够自由掌握人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生方式的朋友大多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自己处置财务的习惯,无论是买一些喜欢的器具也好,自己交学费买书也好,自主意识特别强。

  虽然父母大包大揽也没有什么不好,但给孩子处理钱财的机会很大程度上就是给他们自己规划人生的机会。“财商”的培养跟情商、智商密切相关,能够自理钱财,也能更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而像我这样,家里包揽惯了,所有的人生规划都在父母设定的路上走,甚至工作以后赚了钱,还是存到一定数量就转给父母,让他们去炒股或是帮忙买理财产品。父亲会觉得,钱在他手里才是安全的、可靠的,哪怕是亏了,也是他的问题,跟我没有关系。而当我自己买了一个基金,赔了几十元的时候,他会觉得是出了天大的事,更加不放心让钱留在我手里了。

  还是想说,金钱独立就是人格独立,只有把自己的财政大权拿在自己手里,才可能从父母的庇护下走出来,习惯了温床便是养成了惰性,恶性循环,并没有什么“钱途”可言啊!

  记者 顾嘉懿

  给孩子开存单,帮她理财

  受访人:马迎春,43岁,女儿2000年生

  我老家余姚有个习惯,家里的长辈会给出生第100天的孩子“百岁钱”。虽然每个红包钱不多,基本上是88元、128元这样的,但加起来,在当时还是一笔挺拿得出手的数目。

  我女儿收到的第一份礼金就是“百岁钱”。我想着把这笔钱以她的名义存起来,等她长大以后让她自己支配也挺有意思。于是,我拿着户口本,跑到银行,用监护人的身份给她开了一个户头,用她的名字开了存单。

  从此,女儿每年收到的压岁钱,我都会给她开存单,也没想着用这些钱去利滚利,仅仅是放在银行存活期。

  直到几年前,我去银行给孩子存压岁钱时,推销银行理财产品的人推荐我给孩子存“成长基金”,大约是每年存5000元,连续存五年,可以享受一定的保险和分红,利率算下来比银行存活期要划算。

  我属于没什么理财头脑的人,听他一推荐,就买下了,也没想过要去对比一下。后来才知道,其实每年过年后,银行、保险公司都会推出很多帮忙处理压岁钱的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还有人给孩子买基金或者做基金定投,利润空间更大一些。但我没想那么多,人家一推荐就买下了,现在还在往这个理财产品里存钱。

  我觉得孩子的理财意识跟家庭环境和教育密切相关。我们夫妻对钱没感觉,女儿也就一直随便我们安排。现在,她知道自己有个户头的,但平时忙功课,不会去管户头里钱多钱少,她平时要零花钱,我们另外给她,也不会从那个户头里扣。

  现在女儿读高二,我想的是等她上大学之后,就把她户头里的钱给她,希望她能用这笔钱做些自己喜欢、有意义的事。我曾经听过一次吴晓波的讲座,提到他读大学的时候,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或是游学调研。历年的压岁钱说多不多,但加起来对一个大学生来说可算是一笔“启动资金”,如果她有理想,足以帮助她走出人生的第一步。

  记者 顾嘉懿

  孩子先学花钱,再学理财

  受访人:何平平 女 33岁 公务员

  我家两个娃的压岁钱都是我在打理。一般一个娃的压岁钱是一万多元。我图省心,开了两个账户,给他们做基金定投,每个账户每个月投1000元。

  说起来,在理财这件事上,我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大宝刚拿压岁钱的时候,我就给他开了银行活期账户。等快生小宝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大宝账户里的钱有十万多元了,放在银行拿利息太可惜了。这才开始用他们的压岁钱做基金定投,多出来的钱买了京东金融或百度金融的一些产品。在买基金定投之前,大宝账户上的那些钱,我给他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

  今年的压岁钱,大宝说:妈妈,你是不是得给我留一个红包啊,别都拿走啊。我想了想,还是拒绝了。我说妈妈不是都拿走,是给你们存着呢,你和弟弟一人一个账户,以后你们上大学了,这钱拿出来给你们自己打理,想干啥就干啥。

  其实我这么做自己也拿不准是不是对的。我心里挺矛盾的,一方面觉得应该给孩子自己打理,培养他的财商;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小,乱花钱。大宝现在对钱的概念还是挺模糊的,我感觉给他一叠钱,还不如给他几个玩具车并告诉他买这个车要花多少钱,更有概念。

  但这么大包大揽地替他们理财我觉得已经不行了。我六七岁的时候,经常攥着几毛钱去小店里打酱油,还知道用找头给自己买点零嘴儿尝。过年大人们凑在一起打牌打麻将,赢的那个经常把一些零头散给边上的小娃子。我跟我的堂兄弟表姐妹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自己去小店里买两三毛一包的牛肉干和鱼片了。我曾觉得,对钱有概念,是孩子长大以后自然就懂的事,大人并不需要太操心。我心里甚至有羞于跟孩子谈钱的想法,担心让孩子太早接触钱,会把孩子往市侩的路上引。但是当大宝上一年级时得出50角大于6元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这种放任是不对的。这代孩子出生的时候,物质条件比我小时候好太多了。要什么,张张嘴,大人就给买来了。不像我小时候,往往要在小人书和蛋糕中二选一。

  与老公商量了以后,我们找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在不动用大宝压岁钱的前提下,给大宝一个钱包,里面放着以各种名义奖励他的钱,比如跆拳道过级了,考试考了95分以上了,比赛拿奖了什么的。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大宝把这个当成游戏,时不时地把钱包里的钱拿出来数一下,告诉我里面有多少钱了。这不行,我可不想让他只会存钱。于是鼓励他消费,甚至有一阵子规定他一个周末必须去趟超市花掉多少钱,也让他请大家吃饭。或者他特别喜欢的东西,如果价钱不高的,让他自己买;如果价格高的,就大家凑份子。比如我们买了个入门级的天文望远镜,就让他出500元,其余的我们出。为了让大宝花钱没有后顾之忧,我一般会让他钱包里的钱的余额不少于1000元。我觉得,让他学会如何花钱比攒钱更重要。让他在花钱中体悟“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物有不值”的观念,让他明白如何使用相同的钱买到更好更多的商品,或者用钱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我在这方面的感悟还是晚了点,以后小宝上幼儿园时,我要让他学如何花钱。对大宝呢,下一步要让他参与到他账户里的资金打理中来。前阵子,我给他看银行理财产品和零散资金买的京东金融的理财产品,告诉他怎么看收益率,到期后本金加利息会有多少钱。他问我:妈妈,你为什么不全买成收益高的那个呢?我觉得有空的时候要给他讲讲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也许他现在不能全部理解,但是经常有意地去引导,相信会有利于他财商观的形成。 记者 周静

责任编辑:王琛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