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01:01 北京商报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继国庆期间多地限购之后,楼市再迎信贷调控风波。而日前,央行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为防房价下跌给金融系统造成的风险,一些地方也开始进行银行对于房价下跌的压力测试。

  在这轮房价快速增长的猛烈势头下,监管层正在关注房贷业务对银行资产稳定性的影响,新一轮压力测试已经展开。而为了防止房价下跌对金融系统稳定产生的影响,部分城市已经完成或着手进行压力测试。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某一线城市目前已经完成压力测试,据知情人士透露,此轮测试的结论是,在该城市银行业能够承受房贷下降40%的压力。

  对于这一测试指标,上述城商行人士表示,这种测试是理论上的一种假设,只是把最坏的情况展示出来,没必要过分悲观。在他看来,监管层只是进行了一种风险提示,各家银行还是会针对自身的特色来进行调整。

  而对于银行可能会采取的收紧房贷的措施,该城商行人士介绍,如果银行预计到房价会下跌,可能会对相关的房贷总量进行控制。如提高客户准入门槛,更多地考察客户的信用、经济等情况。此外,银行也适当地通过收益进行风险覆盖,比如提高抵押率等。

  事实上,在今年9月,监管层就提及房地产信贷的压力测试。除了风险测试外,监管层正在加大楼市调控力度。针对疯狂的楼市,监管部门选择加强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北京商报记者从银行人士处了解到,10月12日下午,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及个贷、资产负债部门总经理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传达房地产调控的会议精神。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

  对于央行的举措,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央行应该说开启了政策收紧的第二道序幕,而此前是住建部门出台的限购等政策,总体上属于政策1.0版本。而央行和金融机构的政策则可以认为是2.0版本,在信贷规模、结构调整的同时,预计后续将有3.0版本,即财税政策也会有收紧或加码的做法。

  据了解,监管部门将加强对金融机构住房金融业务的监督检查、加强对银行自律机制的指导,加强宏观审慎评估(MPA)的约束等,以约束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至楼市。下一步,各地利率自律组织机制也将发挥作用,热点城市的按揭贷利率不排除会上升。

  严跃进表示,后续对于房地产市场将落实差别化且收紧的信贷政策,这对于住房信贷管理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体现出了房地产市场依然需要政策加码的需求。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房地产降温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

在当前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中,房地产可能是极少数安全、稳定且收益率相对较高的资产。而限购政策带来的楼市可预期的降温,极大降低了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

一线城市更应拥抱分享经济

一线大城市的地方政府对于网约车的政策代表了对于分享经济的态度,也是其他地方政府将会采取何种态度和政策的风向标。限车门槛已经不低,勉强可以接受,限车又限人的政策风险是网约车这一分享经济业态的不可承受之重。

滴滴的尴尬背后是政企关系失衡

市场型企业的大量出现意味着税收征缴、统计监测、货币发行等传统上由政府进行的事务也需要作出调整和改革。市场型企业和政府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配合,最大限度地收获科技革命带来的红利,避免福利损失。

政府为啥不忍心对楼市下狠手

过去几年的经验再次证明,楼市泡沫固然带来种种问题,但离开房地产市场的稳增长也是难上加难。地方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爱恨交加、左右为难的心态,导致它们很难对楼市祭出重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