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妈玩P2P要注意些啥

2015年06月16日 11:25  《理财周刊》  收藏本文     

票选好银行:由新浪网主办的“2015银行业发展论坛”定于7月9日在京举行。作为年度盛会的重头戏,“第三届银行综合评选”正火热进行中,欢迎投票![参会报名]

  最近,“中国大妈”又把投资目光聚焦到了P2P市场,不过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出手前要看清平台资质、了解风控模式,别让资金打水漂。

  文 本刊记者 张安立

  “中国大妈”可算是最近几年国内投资市场的热门词了。从黄金投资到楼市投资,从购买理财产品到股票投资,似乎什么热门,“中国大妈”就会涌向哪里。最近股市火热,“中国大妈”自然不甘人后,早早“杀”入股票市场。

  “中国大妈”之所以会抱团投资,很多时候是受到了趋利心理的影响。不少大妈的逻辑是:一起跳舞的王阿姨的儿子投资什么赚钱了,王阿姨跟着也赚钱了,李阿姨、张阿姨都赚钱了,那我买了也会赚钱。

  要说这逻辑有什么问题,可能最糟糕的情况是成为最后那个“接盘侠”,尤其是炒股这件事上,并不是人人都能分到一杯羹的,除了斗志、热情外,也需要理性的判断。

  或许是考虑到沪指站上5000点后存在一定下跌风险,最近“大妈”们又有了新动作——投资P2P。随着P2P平台数量的不断增多,一些知名平台的声势不断壮大,“大妈”们难免不心动。不过这一次,究竟结局是喜是悲呢?

  看清“理财产品”本质

  “李阿姨,这款理财产品很不错,保本保息,你可以考虑一下哦!”“孙阿姨,我们公司的这款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有13%,限额很低,不买可就错过了。”“股市风险多高啊,还是选择稳妥一点的理财产品更保险。每个月都能有收益入账,不用操心多好。”在向“大妈”们推荐产品时,P2P公司的销售人员通常会用“理财产品”作为产品的统称,不过,这个“理财产品”可不同于银行理财产品,其实质是借贷产品,投资者所扮演的角色是资金的出借方。

  那么既然是借款,就一定牵涉到能否按期偿还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平台拿担保说事的原因。因为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尚不成熟的阶段,以信用为基础的借贷,或是以某些抵押物为基础的借贷仍然存在违约风险。一旦借款人不按时还款了,那么对出借人来说,经济利益就无法保障了。而当P2P公司告诉你,你的投资回报有担保,本息有保障,那么投资者的顾虑会降低很多。

  但需要注意的是,担保公司的履约能力也并不一定,之前就发生过担保公司跑路事件,所以对投资P2P的大妈来说,也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投入资金的总额应当控制。

  选优质平台更重要

  与单个的还款违约风险相比,P2P投资更需要注意的是平台的资质、运营能力。上海直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希军指出,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不少本来就抱有“捞一票”思想的平台纷纷跑路、倒闭,对行业的负面影响颇大,不过他相信,随着行业规范的逐步明朗,加上优质平台的自律建设,以及投资者教育的深入,未来这部分风险会逐步减弱。

  具体业务上,“直向贷”采用的是抵押贷款的模式,额度不超过七成的借贷模式相比信用贷款来说安全系数更高。“很多投资者投资P2P其实是想求稳,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P2P的收益应该是稳定的,本金是有保障的,但这一点从目前来看并不是所有平台能做到的。

  因此更要选择风控模式更过硬的平台。”郑希军解释说,之所以“直向贷”会采用抵押贷款的模式,也是考虑到国内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单单依靠“信用”建立起来的借贷关系存在更多隐患,而有了抵押物,同时抵押物对借款人来说很重要,比如是房产,那么借款人按期偿还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文章关键词: 理财资讯理财故事股票炒股股市A股市场养老基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国家工商总局原副局长孙鸿志受贿通奸
  • 体育世界杯-功臣连场破门 女足2-2第二出线
  • 娱乐前央视主持马斌走私香烟被查 缓刑12个月
  • 财经养老金入市?专家称股市暴跌时再放出来
  • 科技最高法:网购快递被冒领应由网店赔偿
  • 博客石述思:中国大款为何爱上巴菲特午餐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发布 往年分数线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黄祖斌:避免股市悲剧的五大戒律
  • 张庭宾:开放资本项目或决定A股顶部
  • 路过十八:跌出来的安全边际
  • 姚树洁:黄奇帆与张维迎PK政府与市场
  • 连平:短期经济运行已在筑底企稳
  • 叶檀:深圳房地产尽享人口红利
  • 杨德龙:改革牛行情稳步推进
  • 金岩石:牛市下半场或现非公国际支队
  • 曹凤岐:牛市进高风险区 蓝筹还能涨
  • 易宪容:房地产根本就没有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