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财富趋势

2015年04月20日 13:26  《财富管理》  收藏本文     

  文/ 李佳蔚

  2014 年中国超高净值人士数量名列世界第五,按照当前经济发展势头,2024 年将超过英国、德国,上升到第三。

  根据莱坊和中银国际最新发布的2015 年《财富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未来十年,中国的十亿富豪数目将迅猛增长,进一步增加154 名,中国也将成为全球十亿富豪人数增长最多的国家。

  高净值人士将更为富有?

  回顾2014 年, 全球超高净值人士(即扣除自住物业后, 资产净值在三千万美元或以上的人士)的数量大约增加了5200,增幅达3%,并有53 个新晋的十亿富豪。亚太区的增幅(3.5%) 较为强劲,人数达到了42272 人。

  报告显示,中国财富增长相当强劲。2014 年中国超高净值人群为8366 人,比上一年增长5.8%,名列世界第五。按照当前经济发展势头,预计在未来十年,中国的超高净值人士数量将达到1.5 万,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就十亿富豪数目增长率而言,未来十年,全球排名前30 的城市中,中国城市将占到三分之二。

  莱坊大中华区研究及咨询部主管纪言迅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自然资源丰富的新兴市场及成熟经济中心将带动财富增长;但财富会逐渐向更为成熟、开放的市场流动。2014 年中国已经成为财富外流的主流,中国买家的需求成为主流。

  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各地对资金流量增加也出现相关措施。以伦敦、巴黎、纽约为代表的移民流入地,随着资金流入带动地产价格高企,提高物业税(Property Taxes)已提上日程;瑞士出台了更为严格的居留规定;加拿大和新加坡取消了一些投资移民签证的种类;澳大利亚则加强了对外国买家的限制。

  据为超高净值人士提供建议的理财经理和私人银行家透露,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以及世界大部分地区政治和经济持续不稳定,超高净值人士目前最担心的是家族企业的继承问

  题,有85% 的受访者表示其客户担心将家庭财富传承给下一代;潜在的财富税增加(81%)和政府对资产监管力度加大(80%)分别成为受访者的第二、第三大担忧。从调查结果来看,政治干预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富豪最担心的问题。

  如果不考虑这些问题,2014 年对富豪们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大部分富豪的资产净值都有所提高,而且大部分参与莱坊调查的受访者也表示,2015 年这种趋势将依然在他们客户身上延续,财富会持续增长。85% 的受访中国富豪对他们在2015 年的财富增长前景感到乐观。

  房地产的魅力

  报告显示,超高资产净值人士越来越注重将物业视为主要的投资类别。在物业投资方面,超高净值人士在一手和二手房投资组合中占23%,而全球26% 超高净值人士计划于2015 年购置住宅。

  就亚洲的超高资产净值人士而言,物业在他们的投资组合中平均占比达到38%。住宅物业是最受欢迎的投资类别,其次是写字楼。其中,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超高资产净值人士平均每人分别拥有4.7 和4.6 个住宅物业,居世界前两位。

  对于新一代超高资产净值人士来说,房地产的吸引力尤甚,45% 的受访者表示年轻一代富豪客户对房地产的兴趣要高于父辈。特别是中国近几年的趋势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富人走出国门,在发达国家购买心仪物业,海外房产成为他们新的投资方向。

  随着财富增多,高净值人士数量上升,投资需求随之上升,财富的流动推动房地产市场。纪言迅指出,主要的投资还在一些传统城市,主流市场的焦点集聚于物业投资。单从物业而言,住宅的回报率较好,但金融中心里商业地产的投资回报率更为可观。伦敦、纽约、悉尼、墨尔本来自国内的投资增长是全球最快的,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是中国投资者最关注的三个市场。这些门户城市经济活动量较为可观、稳定,用于交易投资的体量也较大。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放缓,在海外投资房地产拥有更可观的回报率。

  莱坊报告显示,中国对外投资的首轮浪潮受主权财富基金投资各种优质资产以及银行购置自用物业所带动;在第二轮浪潮中,大型开发商也开始在海外市场开发物业项目,寻求多元化发展;到当前推进的第三轮浪潮中,国内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积极寻求核心及高回报的物业投资机会。

  历经多波中国机构资本外流的初始浪潮后,如今,第四轮投资浪潮正在兴起,其中投资者的组成及其对投资产品的要求较以往更多元化并难以预测。这些投资者包括超高净值人士、中小型国有企业和民营开发商,他们正积极评估海外投资策略并探索海外发展的机会。

  据了解,前20 家中国保险公司中只有四家有大量的海外投资,剩余有40% 的公司正考虑拓展海外市场。而中国开发商的表现则更为激进,前20 家开发商中,已有一半投资海外。如果把中小型投资者也考虑在内,中国对外房地产投资的潜力将非常大。

  投资者组合多元化

  如今投资者正将目光投向有长线回报的投资产品上。

  高净值人士对外投资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豪宅方面,但亚洲在豪宅市场方面表现相对逊色。莱坊亚太区研究部主管Nicholas Holt 认为, 为住宅市场降温而推出的宏观审慎措施,对持续缓慢增长的市场影响最为明显;纵然中国内地一线城市对楼价下行的抵御能力稍强, 但2014 全年中国内地都面临住宅市场放缓的事实。

  但另一方面,亚洲财富增长必定对亚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豪宅市场构成影响,使亚太区内重要城市和第二居所地点在未来五年有强劲的价格升幅。事实上,中国投资者已将投资目标从豪华住宅物业扩展到写字楼、购物中心和酒店。例如写字楼开发商SOHO 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微博]高调合资收购纽约通用汽车大楼。

  大举投资门户城市的物业市场之后,中国投资者开始分散投资项目以实现多元化发展,海外投资的基本原则相对统一,即运营多样化与资产组合多样化,以分散风险。他们由核心的写字楼和住宅开发转向休闲和工业物业开发。此外,投资者亦寻求投资地点的多元化,从门户城市转投到回报更高的主要省会城市。

  在向门户城市和各种优质资产作出大量投资后,中国超高净值人士预期将开始在其他商业物业领域追求更高收益。他们把投资转移到投资者组合多元化伦敦、纽约和悉尼等门户城市之外的地方并投资到其他主要城市,比如法兰克福、布里斯班、迈阿密和曼彻斯特。城市的文化多样性仍然是一个关键趋势,提供更高的生活品质等因素将继续吸引中国超高净值人士。

  尽管其他国家已经出台或准备出台更多的限外政策,来避免过多的中国人投资推高本国房价,但预计未来十年,房地产投资仍将在中国高资产净值人士的资产配置中占据重要比重。

  Nicholas Holt 指出,除房地产外,预计股本投资会是2015 年另一项最受欢迎的投资类别,有45%的受访者表示其客户会在投资组合中增加股票的比重。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现金、固定收益债券及黄金和其他贵金属今年的投资需求很可能下降。

  爱好型投资之收藏热

  根据莱坊报告,有超过60%的受访者预测其客户会越来越热衷于爱好型投资。有62%的受访者表示,虽然这些收藏一般是为投资,但全球富豪收藏的主要动力还是个人喜好;在亚洲区,收藏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资产升值(32%)。

  爱好型投资在富豪圈内将维持稳固地位,全球61% 的受访者表示其超高资产净值客户对收藏古董车、艺术品和名酒的兴趣越发浓厚。在过去五年,名牌古董车的价格表现上升了140%,艺术品价格表现上升90%。除传统投资以外,滑雪场、酒庄和马场等也受到富豪们青睐,其中亚洲超高净值人士对于酒庄的需求十分殷切。

  从整个亚洲区奢侈投资偏好来看,2015 年预计将增加奢侈品消费的亚洲超高净值人士比例达到31%。与父辈一代相比,年轻超高净值人士在奢侈品消费更多比例,达到61%。2015年排名第一的是早已拥有稳健根基的财富中心── 英国,这进一步肯定了其在奢侈品市场的重要地位,据估算,2014 年的奢侈品销售总金额达到80 亿英镑。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中国人已经成为全球奢侈品的消费主力,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29%。

  虽然最近有研究指出中国政府的反腐措施会对奢侈品需求有不利影响,但随着富裕人口的增加以及中产阶级的壮大,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基本因素仍非常有吸引力。虽然整个大中华地区2014 年的奢侈品整体销售表现并不突出,但毋庸置疑,奢侈品的需求仍然旺盛,这个趋势不会改变。

  不过,可能出现变动的是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地点(绝大部分中国消费者都选择在国外购买奢侈品),而由于中国不同城市的消费者心态各有不同,因而所选择的奢侈品牌以及消费者个人的喜好也存在着很大的变数。纪言迅认为,汽车、艺术品仍有较大增值空间,但需要在专业的财富顾问建议之下才可收获较好的回报。

  本文发表在《财富管理》杂志2015年3.4月合刊上,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

文章关键词: 财富管理私人银行投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南京检方不批捕虐童养母 公安部官员反对
  • 体育NBA-3巨头69分骑士胜凯尔特人1-0
  • 娱乐香港电影金像奖刘青云赵薇获帝后
  • 财经传央行拟用类似LTRO操作释放流动性
  • 科技天河二号被禁购内幕:美嫉妒中国超算
  • 博客作家方方:我对湖北省人社厅的质疑书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学男老师和女生课堂互殴吓哭同学(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杨德龙:降准开启新一轮稳增长之路
  • 杨国英:警惕降准资金过多流向股市
  • 姚树洁:央行为啥猛降存款准备金率
  • 张捷:国家对牛市在纠结什么?
  • 马光远:降准只是止渴 救不了命
  • 周彦武:降准让股市再获4万亿资金
  • 李光斗:新闻的商品化
  • 冉学东:总理要对银行暴利动刀
  • 陶冬:美国通胀初现压力
  • 水皮:今天的万达就是当年的可口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