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高收益成往事 不必沮丧

2014年06月30日 03:10  证券时报  收藏本文     

  新股IPO又开始了。但是,由于游戏规则的调整,此轮打新让公募基金等大机构、大资金们高兴不起来,因为在“僧”极多、“粥”极少的情况下,第一轮下来,众机构纷纷感觉预期收益率甚至连资金成本都无法覆盖。对于公募基金,年初那一轮曾经由打新而带来的高收益,估计要成为往事了。就那些认购、申购了特定类型基金的基民来讲,的确会比较失望,但是,放眼整个证券市场、基金市场,本着长远发展的角度,这或许不是一件坏事。

  首先,前期新股的暴利,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新股IPO相关规则中的某些缺陷。就市场的规范与有效发展来看,这样的缺陷不应该长期存在,因此,修改和调整规则就是必然。

  其次,打新对于公募基金这些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来讲,实际上就是在做“懒人理财”。想当年,在规范化封闭式基金发展的早期,公募基金都曾经享有过专门额度的新股配售福利,后来由于饱受诟病而被取消。前不久,大家都还记忆犹新,不让一级债基打新,也有一定这个方面的深刻含义。现在,让公募基金告别“懒人理财”,就是要逼出他们的专业资产管理行为,否则就没有在这个市场上竞争的资格。

  再次,回顾混合型基金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早期的股票投资仓位花样繁多,到后来的30%~80%,再到现在的普遍0~95%。这个顶天立地股票投资仓位,其实是给了混合基金最大限度的大类资产配置空间和权力。截至今年6月26日,混合型基金(不包括保本基金)已发行了45只,其中使用绝对收益业绩比较基准的产品有14只,占比为31.11%,无论是总量,还是占比,带有绝对收益率基准的混合型基金发行量都达到了市场有史以来的新高。但是,现在来看,这个新高并没有给市场带来新的希望,因为绝大部分此类基金前期都沉迷于打新。

  自2008年以来,由于股市行情的长跌不起,公募基金的市场形象一再下跌,其根本原因在于无法为投资者创造出良好的收益。为此,行业的部分人士已经率先喊出了“为投资者创造绝对收益”的口号,希望以此来挽回正在逐渐失去的市场份额。但是,要创造绝对收益,只能够依靠打新吗?百分百不是。

  公募基金专业化资产管理能力的体现,不仅仅在于选股、选债,还在于大类资产配置,在于择时。但是,在实际投资运作过程中,非常多的基金都没有把这项工作做好。未来,在没有新股的暴利之后,我们希望基金公司能够真正为投资者创造出全新的绝对收益。

  (作者系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徐才厚被开除党籍 简历/图
  • 体育世界杯-德国加时苦战晋级 八强战法国
  • 娱乐章子怡为汪峰庆生 幸福高呼:爱是你我
  • 财经陈光标捐不到9万美元 纽约援助会后悔
  • 科技陈晓薇归来: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
  • 博客马未都:陈光标美国撒钱闹剧太丢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前辈总结“千万别报的坑爹专业”(图)
  • 曹中铭:请监管部门严查今世缘等个股
  • 张庭宾:中国企业正坠入美元债深渊
  • 鲁政委:评银监会调整贷存比监管指标
  • 朱宁:忽略余额宝风险或引发金融危机
  • 水皮:肖钢牵住了股市行情牛鼻子
  • 马宇:四大困境绞杀深化改革
  • 郎咸平:以房养老是畸形社保体系产物
  • 刘姝威:房价降下去 股指升起来
  • 沙黾农:90%的股票在下半年走出底部
  • 叶檀:社保基金必然会重演悲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