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股市楼市八个不同(2)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0日 11:06 《理财周刊》

  理由三:楼市数据不透明

  紧接理由二,为什么楼市的投资者会做出“停牌”而不是“降价”的选择呢?部分原因是他们看不到别人的情况。

  投资者所在城市到底有多少一手房增量要推出?那些已经出售的存量房中,有多少是空置着待售的?而整个城市里又有多少资金等待着入市购买房产?买房者的心理价位是多高?这些基本的问题,都极难有准确的数据表达。

  在这种情势下,那怕是专家也很难分辨出当前楼市的真实供求关系。对很多投资者来说,由于前几年房价上涨的印象很深,开发商又经常通过广告或媒体新闻传达房价即将再次暴涨的消息,在严重的怕踏空的心理驱使下,往往会在没有数据支持的前提下自我强化“楼市不会跌”的心理暗示。

  股市与此不同,某个公司的总股本、流通盘、大非小非何时解禁,都是一目了然,每天的成交量也摆在眼前,纵然有庄家对倒造假的可能,但是总有蛛丝马迹,不像楼市那样甚至连管理层本身都不一定掌握真实可靠的数据。

  理由四:楼市估值方式相对简单

  纵然我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楼市投机活动也曾有大起大落,但跟股市比,波动性还是小很多。记者认为,楼市和股市一个重要的区别点是前者的估值方式较为简单且容易被普通投资者把握。

  曾经有“学者”在房产调控开始时讲,上海

房价要跌50%,北京要跌30%。记者认为这种“学者”是在侮辱投资者的智慧。道理很简单,上海现在的房价/租金比虽然高于国际水准,但是假如房价腰斩,租金不动,那么有理性的人都要来“抄底”。假如再进一步设论租金和房价同步下跌,那么我们能得到的惟一合理的结论就是人口开始流出这些大城市?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结论。

  相对而言,给上市公司估值就是一件复杂而专业的事情。现在很多投资者已经会用PE、PB等简单指标估摸,但是对更复杂一些的公司,比如企业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保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与公司内在价值的关系等,还很难把握。

  因为心里没底,所以政策一出,首先的反应就是躲避;而楼市投资者最不济也确信房子的底价在那放着,非理性暴跌的出现几率几乎为零。

  理由五:“浮筹”比例迥异

  股市里有个词叫“震仓”,据说是庄家的常用手法。通过忽高忽低的股价变化,令那些心里没底意志不坚定的投资者跟风抛售“浮筹”,从而为拉升股价减小阻力。

  我们这里讨论的不是庄家手法,但可以借用这个词。5.30暴跌也好,2.27暴跌也罢,一个共同的触发条件就是市场上充斥着数量极多的浮筹,他们有所获利,但心理已经充满不自信,所以当震荡开始,风暴就来临了。

  楼市比股市在一个地方有先天的优越性,那就是除极少数投资者外,一般人都是满仓,甚至是贷款购买。对动用家庭资产比例这么高部分买楼的投资者来说,一般都是经过相当时间的深思熟虑,或者咨询专家,或者开家庭会议讨论,所以一旦购买,意志相对坚定,遇到市场震荡,通常第一反应不是跟风挂牌抛售而是先“看一看”再说。

  某种程度上说,假如股市里的投资者都由意志坚定深思熟虑的投资者组成,波动肯定会小很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