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贷款炒股 银监会发出警告(5)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2日 15:02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记者调查二 银行监控漏洞暗藏风险

  成都几家商业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我们决不允许贷款炒股。"但他们也坦言,银行的确无法完全监控到资金的最终流向。

  一家国有银行的负责人称,无论个人经营贷款,还是消费贷款、抵押贷款等,银行都会要求客户提供相关的手续,"比如装修合同、购物消费的发票"。但是,银行不可能派专人去跟踪每一位客户贷款后是否真的用于装修,如果他们把钱套现出来用于炒股,银行是难以监控的。

  另外一家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称,如果资金在银行账户上,银行监控其流向没有问题,而一旦客户获得资金后怎么用,银行却难以掌控。

  多家银行负责人表示,如果在贷后管理中,确实发现有客户贷款后用来炒股等投资行为的,银行会要求其立即还款,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杨 斌)

  面对股市行情的诱惑,不少投机者心情开始浮躁,借钱炒股者大量出现。对此,专家告诫,贷款炒股,如果没钱赚或亏损,投资者一方面要面临资金缩水,另一方面还要支付不菲的贷款利息,好比是"两头负债",心态很容易搞坏。

  行情看好,如果入市本钱越大,获利就越多,这是一些人的想法。之前,我国也曾出现过好几个"全民皆股"的时段,买什么股票都涨,很多人借钱炒股,结果在熊市里被深度套牢,出现严重亏损。

  不少投资者认为,按照目前的股市行情,一年实现大于银行贷款利率以上的收益应该问题不大,贷款炒股还是划算的。对此,

理财专家表示,普通投资者贷款炒股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没有人能保证在牛市中炒股就一定能赚。贷款炒股,实际类似于保证金交易,看上去收益很大,但潜在的风险更大--这无异于一场刀口添血的游戏。

  贷款炒股的都是些什么人?据记者了解,两个极端的人群占了明显多数。一是有炒股技巧的老股民,这部分人在前几年的熊市中操作得当,仍赚了不少钱,对于行情判断很自信;另一部分人是新股民,牛市炒股有所收获,但没经历过真正的风险,初生牛犊不怕虎,只嫌资本金不够。

  然而,投资专家却给这批贷款炒股者、特别是新股民泼了瓢凉水:"聪明反被聪明误。股市、基金不是没出现过大幅的震荡,加上财产抵押、典当时效性强,一旦资金套牢,损失就会很大。"

  今年初,沪深股市出现大幅震荡,就算是风险较小的基金也一样存在风险。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有一个共识:今年一定不会出现2006年的基金超速增值。所以如果典当房子来炒股、买基金去年赚了,也是"撞了大运",今年仍沿用这种方式,将会非常危险。

  "贷款炒股是在放大资金的同时,也成倍放大了风险,一般人千万不要玩。"这是采访过程中,一位资深老股民对贷款炒股者的忠告。这位人称"三哥"的老股民,对贷款炒股的危害有切身感受。在2002年的一次融资交易中,三哥在某股票上惨遭滑铁卢,一次性亏掉180多万元,资金也从鼎盛时的200多万元一下缩水至10多万元,遭受挫折的三哥也从此搬出大户室,成为混迹于散户大厅的一员。

  采访结束的时候,三哥说他要送给贷款炒股者一句话,这句话是:"想一夜暴富的话,去贷款炒股吧,那里是天堂;你想一夜变成穷光蛋吗,去贷款炒股吧,因为那里是地狱!"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