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举立刻招致了以北京开发商任志强为首的开发商利益集团的强硬反弹。任上“两万言书”极力鼓吹若《121文件》不打折扣地实施,不仅中小开发商难以为继会给中国经济造成极大损害,更会导致房产供应量大大降低而让社会大众买到房。
总体而言,当时的房价虽高,但即使在上海等最高的地区,市中心区域依然以万元单价的房源为主流,外环内中低价房源仍较多,矛盾并不突出。加之当时媒体频传“外资机构
用言论做空中国暗地里大肆进军房产”,矛头直指空方大将别有用心,那场争论以房产商为首的多方大获全胜告终。
于是,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成了房地产成交量和价格均突飞猛进的局面。《报告》显示随着这个突进的过程,房地产贷款增速也急剧增加:2004年底,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26306.3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2.8%,而2005年一季度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27650.亿元,余额同比增长25.7%,增幅比上年末提高2.9个百分点。
正是由于2003年下半年~2005年初的这一波房产暴涨引发了今年开始的大规模调控房价的风暴。政府层面出台了“国八条”和“七部委联合通知”,税务总局也频繁提及长期未征收的“房产个税”以及多次酝酿始终无结论的“物业税”方案。而在央行这个资金龙头的层面,除了3月17日的上调房贷以及公积金利率以外,就以本次出笼的《报告》为最大规模的风暴。
综观这个“房地产市场繁荣程度VS央行对土地开发贷款以及个人按揭贷款收紧程度”的双重演进过程,我们不难看出两者是成天然的正比关系的。当1998年的房地产市场因上一轮调控而极度萧条时,信贷政策的宽松程度到达了极点,“零首付”都得以通行,而随着房产市场的繁荣,银行先是关停“零首付”之类的略带违轨的业务,再慢慢提高土地开发贷款门槛,最终将矛头指向了个人按揭贷款业务。
从这个角度来讲,不管“取消期房”等比较激烈的建议能否短期内实施,央行抽紧开发商及个人房贷链条的步伐已经不可逆转。有不少开发商和中介拿2003年的反抗《121文件》成功出来说事,认为今度调控仍不足为惧,但事实是量变已经积累成为质变,以2003年的犹豫来揣度2005年的果断绝不恰当!
解读要点一:央行《报告》为何不再支持房产持续走高?
首先说土地开发贷款部分,也即开发商贷款,《报告》叙述的理由除了风险还是风险。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 年房地产开发资金共筹措17168.8 亿元,其中第一大资金来源为‘定金和预收款’,达到7395.3 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资金来源的43.1%;第二大资金来源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筹资金,为5207.6 亿元,增长了38%,占全部资金来源的30.3%;第三大资金来源是银行贷款,为3158.4 亿元,增长了0.5%,占资金来源的18.4%。
但实际上,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主要由商品房销售收入转变而来,大部分来自购房者的银行按揭贷款,按首付30%计算,企业自筹资金中有大约70%来自银行贷款;“定金和预收款”也有30%的资金来自银行贷款,以此计算房地产开发中使用银行贷款的比重在55%以上。”此其一。
另一方面,银行认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仅北京的平均水平就达到81.2%,“一旦资金链条断裂,风险就会暴露”。其次,开发商勾结银行工作人员用假按揭形式骗贷现象比较严重。
最危险的是,土地开发贷款的信用风险很大,因为现在地方政府为企业使用土地进行保证担保贷款的行为很普遍,而这是《担保法》所不容许的。换而言之,银行不想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土地价格的“垫背者”。
这些立场决定了银行对土地开发贷款极端谨慎的心态。
对个人按揭业务方面,银行首先认为现在的“扶持中国住房改革”的使命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我国人均居住面积虽然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却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据建设部统计,2003 和2004年底,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分别达到23.7 和24.97 平方米,超过了20世纪90 年代初期中等收入国家平均20.1 平方米的水平。”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