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PI新高下的中产家庭理财焦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0日 06:53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高森/文 8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6%,创下10年来最大的单月涨幅。这一次,食品仍是领涨CPI的主力。7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5.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0%,油脂价格上涨30.1%,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5.2%,鲜蛋价格上涨30.6%。 安邦咨询分析师贺军认为,因为9月到10月是夏粮收割季节,所以8月和9月的CPI涨幅仍会保持高位态势,这轮由食品价格带动的物价上升势头很难抑制。 持续走高的CPI增幅,进一步弱化了此前央行加息的效果,储蓄存款的负利率化更加突出。很多中产家庭都向 理财周报记者表达高CPI增速下储蓄缩水的忧虑。更棘手的是,月薪加投资理财的收益,似乎都跑不过CPI。银行、保险类的理财产品因风险小、收益率稳定一向备受中产家庭投资者青睐,但飞涨的CPI削弱了这类理财产品的吸引力。一位私营企业主购买了10份某外资行一款跟外汇汇率挂钩的理财产品,起点份额15万元人民币,保守年收益6%。他告诉理财周报记者,“由于CPI增幅很高,现在来看收益并没多大吸引力,不应该买那么多份。” 理财周报记者调查发现,中产家庭近期在股票投资中收益不仅未增加,有的甚至还减少了。究其原因,是因为近期股指的上涨是由工商银行(6.930,-0.01,-0.14%)、中国银行(5.500,-0.01,-0.18%)和长江电力(29.320,-0.47,-1.58%)等大盘蓝筹股拉动的,扣除这些股票的上涨,大盘实际处于震荡下调的态势中。多数中产家庭投资者手中握的是成长股、题材股甚至是消息股,这些股票在此轮上涨中并无出色表现,有一部分还没回到“5·30”下跌前的价格。 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清议分析指出,“当前,股市已进入一个颇为微妙的阶段。在前期设定的目标股价纷纷实现之后,继续持有那些过往成长性预期强劲而未来或下半年成长性行将钝化的股票是不够明智的。” “相信有多数投资者与我有同样的想法,也相信大家近来同我一样在选择下一步值得重点关注股票方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依然相信,那些值得在未来一年重点关注的股票必须首先满足成长性的要求。”清议说,“没有人可以为上市公司业绩做出担保,但有一点是相当明确的,这就是通货膨胀以及由此而来的负利率决定了股票投资依旧是 家庭理财的最好选择。”但也有分析师指出,基金由于相对稳健,容易操作,是更适合中产家庭投资的品种。按国际惯例,能挑选到年化收益率在30%以上的基金,已是收益相当丰厚的投资选择了。事实上,今年以来,国内几乎所有指数型基金的收益率都在100%以上。即便是在高通胀之下,综合考虑风险、收益率等因素,基金仍是值得中产家庭投资的工具。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