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财富是这样敛成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 07:56 上海金融报

  记者 张春兵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话,如今听起来,体会更深。2006年,我国股市火爆,基金、信托、黄金、外汇等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但每个产品的收益都大不相同。如果你踏准了节拍,选准了产品,就可能让你的金融资产快速增值。

  本文的两位主人公,在2006年之前,都已提前奔向了“小康”。但经过2006年的奋斗,每个人的财富状况和理财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俩的故事,或许是去年中国内陆省份和上海的“中产者”理财经历的一个缩影

  1 投资酝酿希望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资源大省山西奋斗的沈先生,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和人脉关系,掘得了第一桶金,并以自己熟悉的“理财方式”,使个人的财富不断增长。2006年,他是如何理财的?

  财富前传 “跑车皮”与倒煤

  身为山西省某煤炭发货运输公司负责人的沈先生,从事煤炭发货运输这一行业已有10多个年头了。“我也是赶上了好时机。”沈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是煤炭产能提升的10年,大约在1987年,煤炭产量甚至开始超过了火车的运量。6年后的1993年,煤炭价格开始放开,实行价格“双轨制”。这个时期,铁路运输能力对煤炭企业煤炭销售的制约超乎想像。

  当时,国有重点煤矿(即统配煤矿)可以形成产、运、销一体化管理,但山西全省地方与乡镇煤矿,只有依靠省煤运公司代表他们参加全国订货会议。大部分地方煤矿与全部乡镇煤矿都依靠铁路集运站装车外调煤炭。一个集运站辐射多少煤矿,一列车装谁的煤,装了多少,煤炭企业无从知道。

  在此情形之下,各煤矿特别是乡镇小煤矿对多少煤能够运出去,什么时候能够运出去,并无基本概念。生产与销售实际上的脱节,导致限产只是单方面的想象。因此,当时的产量根本没办法限制,也不知道要不要限制。产量既多,能够拿到运输指标自然成为这个行当最有势力的人物,“跑车皮”、倒煤成为最为牟利的行当。

  “那个时候,不是谁有煤炭谁发财,而是谁能弄到车皮把煤炭运出去,谁就能发财。”沈先生说。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加入了煤炭运输行业,主要做从山西到福建的煤炭运输生意。

  这10多年下来,沈先生也从一个给别人“帮忙”的角色,成为了拥有10多名员工的公司老板。“干这行当不需要太多人。”沈先生说,他给公司的主要骨干都配备了工作用车。“这是没办法的。我们干这行当,需要用轿车来撑门面。”

  至于沈先生的家底有多厚,记者没有具体数字。但从侧面了解得知,1000万元以上应该是肯定的。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