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理财医生会诊白领家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 14:42 《大众理财顾问》

  文/本刊记者 杨霞

  求诊家庭

  张莹,28岁,金融机构从业人员。

  丈夫,35岁,政府公务员。

  子,不到2岁。

  双方父母均健在,其中婆婆无收入和任何社会保障,张莹父亲患高血压(中度),其他成员均身体健康。

  正文1

  金融机构不短的任职经历让张莹的理财知识比一般人要丰富很多,然而面对家庭财务的打理,她却没有恃才傲物,反而更加偏向于谨慎沉稳。

  投资收益3%就给及格

  张莹的职业背景带给她较好的收入,与丈夫年税后收入合计13万元。不过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张莹来说,年收入被各项支出“侵蚀”后也就剩了一半,因此她累计投入在金融市场的近60万元已是“大手笔”了。

  2000年张莹进入了股市,投入资金4万元,在熊市中逆流而上追加资金到10万元,其间最高收益仅拿到过6%,总成绩是本金折腾得缩水了15%。痛定思痛,在目前股市回暖、市场大振的形势下,张莹仍坚守着底线——8.5万元的资金不再追加,反而将近90%的家庭资金投资于低风险低收益的

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虽然目前张莹也开始窥视较高收益的证券产品,但对她而言,平均收益达到3%就合格。对比1月以来基金市场30%以上的“红色”回报,3%的收益率要求让张莹稳健
理财
的特征可见一斑。

  保障体系交由商业保险打理

  张莹的丈夫是国家公务员,福利待遇不错。除了基本社会保险外,单位还给其上有商业养老保险一份,已交完保费,60岁退休时每月可以增加2500元的养老金。同时,其丈夫因工作出差较频繁,购有150元保全年的保障金额为150万的意外险。

  张莹认为,保险是个优质的理财工具,没有利息税,没有遗产税,又可以分期付款,既提供了保障又不影响经济生活。夫妻二人有点没把社保“放在眼里”,尤其是仅有社保而没有任何商业保险的张莹要在近期构建自己和家庭的风险防范体系,期望在退休时可以维持月消费3000元的生活水平。

  至于具体险种的选择,张莹还举棋未定。完善自己的养老险、健康险是必需的,但是否现在就给儿子投保是张莹的一个窝心事。虽然她已经深刻意识到孩子将在未来20年内成为家庭消费的主力,其中包括不可预期的医疗费和可预期的教育费等大笔支出。但考察了目前市场上的子女教育金保险后,张莹认为此类产品平均2万元/年的保费不够物有所值,保费有点虚高且投资期限过长。同时对孩子健康险的投入时机和保额设定,张莹也有些把握不准。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