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百度:李彦宏的梦想守望(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14:40 《理财》 | |||||||||
蚂蚁“戏”大象 作为竞争对手,李彦宏及其旗下的百度引起全球搜索引擎巨头Google注意的时间是2003年,到了2004年才最终意识到百度的潜在威胁(此时Google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开始落后于百度)。而在此之前,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百度所专注的中文搜索市场,Google都是一路遥遥领先,像百度这样的无名之辈原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2004年,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放下架子开始与李彦宏接触。对于市值高达数百亿美元、手里握有大把现金的Google来说,施密特的如意算盘就是拿下百度,这样就可以兵不血刃地占领中国市场。在施密特面前,实力尚不济的李彦宏自然不敢拿自己当回事,否则极有可能激怒对方,招致“杀身之祸”。于是,经过数次握手言欢之后,百度接受Google在新一轮融资中的投资,让它拥有百度约2.6%的股份。拿到百度股份以后,施密特本人乃至业界都认为,“大象”Google拿下“蚂蚁”百度将是水到渠成的事。 1年以后,百度在中国市场以高达44.7%的市场占有率把Google远远地抛在了后面。不过,真正让施密特大跌眼镜的是,百度谋求自我独立发展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今年6月底,再也坐不住的施密特秘密赴京约见李彦宏。其间,李彦宏是否向施密特坦承过自己的真实想法,外人不得而知。不过,百度新闻发言人随后对媒体一再强调:“百度认为独立发展是最好的出路。” 事情走到这一步,百度8月5日在纳斯达克上市也就成了Google拿下百度的最后一次机会,即通过公开市场收购的方式达到控制百度的目的。未承想,李彦宏再次给施密特迎头一击,针锋相对地推出一个牛卡计划:百度上市后的股份被分成A、B两类股票,上市发售的新股为A类股票,所有原始股为B类股票,每1股B类股票的表决权相当于10股A类股票的表决权。该计划同时还规定,一旦Google或其他收购方买下B类股票,B类股票立即转为A类股票。如此一来,即便Google在公开市场上取得百度80%的控股权,也无法完成对百度决策权的控制,更何况李彦宏的个人持股就在20%以上。 事实证明,李彦宏在2004年与Google握手言欢只不过是“缓兵之计”,即通过示弱诱使Google陷入“合作”的迷魂阵中,延缓其大举进攻中国市场的步伐。到百度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确立后,李彦宏又不失时机地将自己塑造成勇于挑战强敌的英雄,借Google之力顺利完成百度“中国Google”概念的建构,同时也在喜好追逐英雄故事的华尔街成功地实现品牌营销。 在与Google的较量过程中,李彦宏最终建立起百度“专业专注+中文技术+市场领先+完美渠道+本土化经营”的五重优势,从容应对来自Google与其他任何竞争对手的挑战。当然,对施密特与Google来讲,李彦宏绵里藏针地反击,不仅意味着此前兵不血刃拿下百度的计划落空,同时还让在当时退一步就可以扼杀于摇篮之中的百度,就地做大成自己在中国乃至未来全球市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