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保险视点 > 正文
 

投连险不保险 投诉不断官司迭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10:4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投资连接保险,本意既保险又投资,听上去是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但这样的事却办砸了,投诉不断,官司迭起。

  纠纷起源有三:保险销售人员的不实告知,有的竟声称年收益率高达15%-35%,对风险则只字不提,保险公司宣称的所谓专家理财水平令人大跌眼镜,国内首家推出投连险的平安保险公司董事长马明哲坦言,“当初我们高估了自己。”投连险陆续诞生于近四五年间,期间中国股市一蹶不振,保险公司的“热脸”遇上了中国股市的“冷屁股”,投连险雪上加霜。

  投连险引发的诉讼,集中于平安保险公司。1999年10月,平安推出的第一代投连险,已于两年前被保监会勒令停售,但纠纷诉讼依然此起彼伏;2003年6月,以瑞泰人寿为代表的数家保险公司推出改良后的第二代投连险,但目前10个投资账户8个下跌;2004年12月底至今,以友邦金中金精选组合投连险为代表的第三代投连险创新面世,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具备保险功能。

  投连险在中国尚不足6周岁,便已是“三代同堂”,看看它们或羸弱或变种的“身体”,不得不令人怀疑投连险在中国是一个早产儿

  如果你认为保险产品最“保险”,那你错了。恰恰是被认为是最“保险”的保险产品把投资者套牢了——它就是被称为“准基金产品”的投资连结保险(简称“投连险”)。

  在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三种投资型险种中,投连险是惟一不保底的险种,投资风险由投资者承担。从1999年10月平安保险推出中国第一个投连险至今,中国已经出现了三代投连险。2003年6月第一代投连险被保监会勒令停售,由于投连险的缴费期限在十年以上,目前第一代投连险的保单持有人每年仍在为保单续费,针对第一代投连险的纠纷诉讼仍然此起彼伏。

  2003年6月至2004年12月,按保监会《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要求,以瑞泰人寿为代表的保险公司推出改良后的第二代投连险,然而保险公司的“热脸”遇上了中国股市的“冷屁股”,截至2005年6月1日,第二代投连险的10个投资账户8个下跌。

  2004年12月底至今,以友邦金中金精选组合投连险为代表的第三代投连险高调面世,友邦的投连险首年即有99%的保费进入投资账户,只有1%的象征性资金进入保障账户。投连险创新求生无可非议,然而引人深思的是这种改良成“基金中的基金”的投连险多大程度上还算是保险?

  投连险在中国尚不足6周岁,便已是“三代同堂”,看看它们或羸弱或变种的“身体”,不得不令人怀疑投连险在中国是一个早产儿。

  被套牢的投资者

  2005年5月,平安保险公司的催款信又到了,林先生正在犹豫要不要再为他于2001年买的12份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继续交费。“未来11年,我每年还要交近15000元,这个风险值不值得去冒?如果现在退保,亏损3万多元,我是不是得认赔了?”林先生不无愤慨地说,“如果现在不退的话,每年还有近2000元要进入保障账户‘白给’保险公司,11年下来,我‘白给’保险公司的钱也有2万多元,而且对于进入投资账户的钱,你还不知道未来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所谓投连险,是一种投资型的保险险种,相对于传统寿险产品而言,除了给予生命保障外,还具有较强的投资功能。主要特点为:保费分成投资和保障两部分,受益主要来源于投资账户的收益。投资账户中的资金由保险公司的投资专家进行投资操作。

  林先生介绍说,2001年他与爱人各买了6份15年期的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每年供这12份保单要交14520元,目前已交了四年的钱,共投入58080元,按合同约定,其中进入保障账户的钱有29856元,进入投资账户的钱为28224元。目前投资账户上还剩2.4万多元。如果现在退保的话,保障账户的近3万元一分钱拿不回,只能取出投资账户上的2.4万多元,也就是说4年的投资将要亏损近60%。

  林先生告诉记者,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规定投保者可以追加1000元整数倍的投资,这部分钱可以随时取出来,但投资运作后,账户里剩多少就是多少。“2001年购买12份平安世纪投连险的同时,我还追加投资了8万元,但追加投资要收取高达百分之五点几的手续费,把钱交进去后,它就给扣了,这是我事先不知道的。去年7月份我投资追加部分已经亏损了7000多元,我才下决心把它取出来了。”

  数据显示,2004年,8家保险公司的21个投连险投资账户中,六成账户同比出现不同程度下跌(见表1)。

  2004年位于跌幅榜前列的投连险账户是:太平智选团体退休金投连险的动力增长账户,同比下跌13.31%;信诚运筹智选投连险基金账户,同比下跌11.93%。进入2005年,第一代投连险的颓势依旧。

  投资者购买的投连险由于账户下跌而遭受亏损,尚可理解。但像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2001年至2004年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账户除基金账户曾有小幅负增长外,其它账户每年均是正增长,然而投资者却依然账户亏损,没有出现当初购买时业务员介绍的赢利局面,这是为什么?

  平安保险投资者关系小组张学武先生向本刊表示,首先股市下跌,投资账户要受影响,投资者如果在股市行情处于高位时购买投连险,那么资金成本高,股市下跌时,账户表现出来的亏损就大。其次投资者的部分资金进入了保障账户,最后保险公司还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投连险的交费期限一般在十年以上,投连险一般有两个账户,一个是投资账户,一个是保障账户,投资者投保后,每年资金按不同比例划入两个账户,进入保障账户的资金,投资者是取不回来的,相当于购买保险的保费;而进入投资账户的资金,也要被“雁过拔毛”扣除一定比例的初始费用及投资管理费。

  以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为例,投资者购买后,第一年所交保费全部进入保障账户,第二年所交保费81%进入保障账户,第三年及以后所交保费16%进入保障账户,每次保费进入投资账户都要一次性扣除5%的投资费用,并且每年还要扣除0.05%~0.1%不等的投资管理费。曾有人计算,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每年的收费最高可达9.9%以上。

  “2001年股市行情不好,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提出专家理财,我当时觉得没有什么投资渠道,存银行的利率很低,所以决定买平安的投连险试试看。当时出于这么一种基本概念来购买,并没有想到这种保险里面有很大的泡沫性,它里面有一些手续费,根本就没有真正说清楚。以保险的方式来理财,保险公司收入了很大的一块,而保险公司提供的真正能保障的东西并不是很多。等于你给了它很大一部分后,才能保证你自己的一部分。而保险公司拿走的部分是很大的,你要想翻过本来,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林先生说。

  购买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后,投资者如果退保,只能取出投资账户里的资金,收益率如果是负数,客户损失就更惨重。交费期内,每年投资者都要交费。目前不少投连险的投资者,被“套牢”其中。

  林先生表示,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合同不合理的地方在于,首先,它没有一个通道让投资者在觉得有问题时,全身而退。它让你越陷越深,套在里面,只能听他的,有点霸王条款的味道。其次,有的业务员向客户承诺保本,只赢不亏,误导消费者。业务员也没有告知追加投资存在高额手续费的问题,售后服务较差。

  平安保险曾为平安投连险的客户设计了几种化解风险的方案,即70%退保、转固定回报产品、转终身险。此外,平安保险还报保监会特别允许了一个到期保本方案。

  然而,林先生表示,他并不知道平安保险有以上相关举措,业务员也没有告知上述方案,最近他向平安保险咨询后得知,这些化解风险的方案早已结束。记者从平安保险客服中心得到的回答也是如此,客服人员还表示并不是所有的投连险客户都可以享受这种方案,而是要证明平安保险有欺诈行为,才能转保。

  纠纷诉讼此起彼伏

  投连险在中国的风光宛如昙花一现,1999年下半年高调推出,2001年下半年迅速低迷,业务萎缩、亏损、纠纷始终伴随着投连险。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01年投连险保费收入高达106.62亿元,同比增长542.26%。但从2002年开始,一系列消费者投诉使平安投连险陷入危机,全行业的投连险也开始急剧萎缩。2002年投连险个人业务保费收入是57.7亿元,比2001年下降了38%。

  2003年6月,中国保监会下发通知,要求暂停销售第一代投连险。然而,第一代投连险的“病根”并未除去,由于投资者仍处于交费期内,目前购买了第一代投连险的投资者仍不得不继续这个不合理的“游戏”,针对第一代投连险的纠纷诉讼仍然此起彼伏。以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为例,2003 年,保单持有人就投连产品起诉平安保险共33 例,起诉的原因主要是业务员误导他们购买投连险。近期,仍有多位投资者向本刊反映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的问题。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其中还有一位曾是平安保险投连险的业务员。

  “我交了1万多元,最后只剩下3000多元钱,我告平安保险,就是要它就此解释一下。”曾是平安保险哈尔滨分公司业务员的罗女士向本刊表示,“我曾是平安的投连险业务员,不但自己买了平安的投连险,我发展的投连险客户有20多人,他们的情况与我相似,都是投资账户出现亏损,并没有出现当初平安保险公司介绍的赢利局面。为了我的客户,为了我的信誉,2004年我起诉了平安保险公司。”

  安盛律师集团保险专业律师李滨向本刊指出:“平安投连险所有的风险都是由投保人承担的,而许多业务员在推售产品时没有把风险如实告知客户。平安在推出这个险种时,宣传的比较激进。”

  罗女士表示:“平安保险给我们的宣传单,写得特别夸张。开始宣传单写的收益率最高的是15%,后来印的宣传单写的收益率最高的达到35%。”

  本刊获得的一份平安投连险的展业材料,该材料除了历数平安的投资业绩,并用十分通俗的语言很有诱惑力地写道:“您30岁,做投连保险10份,选择20年期,您每年存保费1.206万元,总投资1.206万元×20年=24.12万元。其中保险保障投入4.827万元,投资账户投入19.248万元。如果平均回报率是20%,到您50岁时领取1.88万元期满特别给付金,领取170.01696万元满期保险金,合计领回171.89696万元。如果50岁时不领满期保险金,资金由专家再运作5年,到55岁时领回423.05669万元满期s保险金。”

  每年投资1万余元,20年后可领回171万,如果20年后不收回资金,由专家再运作5年,则届时可领回423万元。如此的好事上哪找去?如此假设宣传,难怪投连险在中国诞生之初,卖得如此火爆(见下图)。

  然而,事实却是2001年以来平安保险在证券投资基金上巨亏。平安保险在证券投资基金上的收益率由2001年的27.4%,锐减为2002年的3.9%,2003年的1.8%。与证券投资基金有关的未实现投资损失在2002 年和2003 年分别为7.75 亿元和4亿元。

  罗女士介绍说,她是2000年10月在哈尔滨第一批卖投连险的业务员。“公司在每次晨会的时候,都给我们发布相关的消息,说平安投连险如何好,多么省心,稳赢不赔,专家理财。当时营业部经理就说了,对风险提是要提,但一定要加上一句,有风险才赚得多。当时我卖投连险可理直气壮了。没有特殊情况我想一辈子从事这个职业。”

  2002年在福州等地出现了大规模的针对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的退保潮。2004年7月8日,平安保险在香港上市后举行了一个媒体见面会,当提问到第一代投连险给平安造成的负面影响时,马明哲坦言,“当初我们高估了自己。”

  之后,平安汲取了教训,开始弥补漏洞。李滨律师向本刊指出,2003年,平安保险公司推出了“关怀工程”,要求业务员回访客户,给客户送一些小礼物,拿一个“客户回访确认函”,让客户签字认可。这个确认函弥补了平安保险没有就投连险风险如实告知保户的漏洞。

  罗女士向本刊介绍,平安保险公司回访中需要客户签字的回访确认函包括两点:一是本人接受了回访人员送达的《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说明书》。工作人员结合该产品说明书对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接保险进行了详细解释说明,本人亲自在产品说明书之《客户确认书》上签名。二是本人接受了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赠送的平安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保险特别给付回馈金,金额等于本人2003年所缴保险费进入投资账户部分的3%。此部分金额以投资单位形式增加入本人发展投资账户,投资单位数以保费缴纳当月末平安发展投资账户投资单位买入价折算。

  李滨律师指出,平安以赠送特别给付回馈金的形式诱导投资者在“客户回访确认函”上签字,客户签字后,从诉讼上来说,平安就没有问题了。

  保险维权网站长胡涛律师也指出,对于平安的回访,投保人可以拒绝接受,但投保人一旦接受了,即认为双方达成了协议,这只能证明投保人妥协了。

  罗女士指出,一般投资者都是冲着3%的赠送特别给付回馈金签字的,并不明白平安此举是在为今后可能的诉讼弥补漏洞,而且投资者获得3%的回馈金的前提是2003年继续缴费。平安此举可谓一箭双雕。

  平安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03 年,保单持有人就投连产品起诉平安保险共33 例,平安保险已就其中21 例进行了和解,另外7 例的判决为平安保险胜诉,其余5例仍在审理过程中。

  张学武向本刊证实,2003年6月被禁售之前,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的卖量相当小。平安保险的投连险产品市场萎缩的原因,不能说与针对平安世纪理财的诉讼一点关系都没有,但主要原因还是股市行情不好,产品不好销售。

  第二代投连险八成下跌

  2003年5月,中国保监会发布《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针对当时投连险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披露、费率限定、投资账户的资金比例、保险公司管理费用的提取比例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这一规定的出台,重新点燃了保险公司推出投连险的热情。2004年太平人寿、瑞泰人寿、永大光明等保险公司纷纷推出第二代投连险,然而“保险热脸碰上了股市冷屁股”,第二代投连险推出后股市阴跌连连,截至2005年6月1日,3家保险公司的10个投连险投资账户8个下跌,跌幅最大的瑞泰人寿“财富工程”投连险的成长型账户跌幅达21.86%(见表2)。

  瑞泰人寿2004年5月在北京开业,是中国惟一一家专司投连险的合资保险公司,2004年6月推出“财富工程”投连险,8月推出“创富人生”投连险。瑞泰人寿的外方股东为瑞典斯堪的亚公共保险有限公司,是投连险方面的专业公司。2000年,斯堪的亚成为全球投连险领域业务量最大的公司。然而面对中国不成孰的股市,瑞泰人寿也束手无策,投连账户一样下跌。

  面对这一窘境,瑞泰人寿总裁曾冬漉向本刊表示,投连险在过去是有些问题,但任何新产品的推出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投连险符合中国一部分人的要求,只要客户对象定位准确,产品介绍清楚,有效控制风险,投连险就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话虽如此,但投连险在中国的前景依然存在不确定性,能够肯定的是目前投连险账户阴跌不止,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锐减。截止到2004年10月,北京市场投连险总保费收入为11.57亿元,比2003年下跌了7.8%。2005年4月,专门从事投连险的瑞泰人寿单月保费只有193.05万元,比上一月的248.03万元大幅减少,在各保险公司单月保费排名中倒数第三。

  2004年9月,中国寿险业的老大中国人寿曾高调宣称将推出投连险,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良温透露,中国人寿投连险产品系统已研发成功,随时可以向市场推出产品。2004年平安、新华两家公司据称也正在调整其投连险产品,预备择机再次推出。然而投连险低迷的市场让中国人寿、平安、新华等保险公司止步,预计中的投连险至今没有推出。

  第三代投连险变种

  投连险第一代失败,第二代受困,第三代刚起,依然面临再次受困的风险。保险公司在投连险上,前仆后继。2004年12月至2005年4月,瑞泰、友邦、金盛、信诚推出了新的投连险产品。随着保险资金获准直接入市,当初设想投连险或许面临热销的局面。这4家保险公司均为外资保险公司,由于他们的保费收入规模不大,不太可能通过申请独立席位进行资金运作,因此投连险产品成为了最好的入市途径。

  推出新投连险的保险公司,也开始在产品设计上,进行了改变,以期创新求生(见表3)。

  第三代投连险概念的推出始于2004年12月,当时友邦高调推出友邦金中金精选组合投连险。友邦强化了投连险的投资功能:投资者只花费1%的认购成本,其他99%全部进入到个人投资账户进行投资运作。友邦推出的第三代投连险号称“基金中的基金”,资金主要投向优秀的基金,并且向基金公司学习引进了银行托管。金盛金生财智投连险的保费也是仅扣2%的初始费用后,98%的资金全部进入投资账户,与友邦的投连险有异曲同工之处。

  国泰君安(香港)保险业研究员戴祖祥认为,第三代投连险出现的创新变化,是保险公司为应对投连险困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某些保险公司推出的投连险99%的金额进入投资账户,保障的功能太少了,与保险的本质离得太远了,实际上这种投连险业务,与保险公司做资产管理业务没有太大的区别。但这种产品如果符合保监会的精算要求,也拿它没有办法。这种险种对保险公司的现金流有帮助,但保险公司无法获得费差益、死差益,实际违背了保险的功能。对于这种险种,对之的监管还有待完善,按国外经验,应考虑引入证监会共同监管。并且在会计处理上,这种险种的保费收入不能算做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这种只象征性收取1%保障费用的投连险创新现象值得监管层注意。

  投连险的特点就是不保底不保收益,然而信诚人寿推出的第三代投连险却具有了首次将投连险和万能险融为一体,保障+投资+收益保底合三为一,最低保证年收益率2%。如此创新求变,可谓煞费苦心。然而,如此杂交变种不也反证了投连险的困境吗?为了增加投连险的吸引力,瑞泰人寿“稳健人生”投连险还推出了大额保费奖励。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推出投连险的保险公司开始大都没有再推出新的投连险,而是纷纷推出具有保本功能的万能险,2005年,平安、新华、泰康等保险公司推出万能险。泰康人寿客服人员则将新推出的万能险宣传成泰康“放心理财”投连险的升级版本。

  保险公司火中取栗

  1999年10月23日,平安保险公司推出了中国第一个投连险——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截止到2000年10月20日,该险种总保费收入达8亿元,购买人数达到18.7万人次,仅上海一年的保费收入就达5亿元。随后,新华人寿等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投连产品。据保监会统计,2001年投连险保费收入高达106.62亿元。

  据了解,传统寿险产品都有固定的预定利率,保险合同一旦生效,无论保险公司经营状况如何,预定利率都固定不变。投连险则没有预定利率,投保人的未来收益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一直饱受传统产品利差损之苦的寿险公司,通过这一险种,可以很好地实现此类业务资产负债的匹配,因此,投资连接类产品深受寿险公司的青睐。

  投资者在投连险上的损失一部分落入保险公司囊中,成为保险公司的收入,以平安世纪理财投连险为例,每次保费进入投资账户一次性扣除5%的资金费用。无论盈亏与否,3个账户每月要分别收0.05%、0.1%、0.1%的资产管理费。

  由于保险业务员能从投连险中获得高额的佣金,因此他们在投连热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据报道,对于平安世纪投连险,当时平安保险建立了一支1.8万人的销售队伍。曾是平安保险投连险业务员的罗女士向本刊透露,只要客户缴费,保单生效,业务员都能从中拿到佣金,第一年的佣金是保费的35%。

  “我们完全是工具,业务员之所以能从投连险保单中拿到高额佣金,是因为保险公司需要业务员催促客户交钱。我们太傻了。别为了自己的一点点利益,坑那么多人。幸亏我只卖了20多人的投连险,如果我卖了200人,我的罪都洗不清了。”罗女士不无感叹地说。

  林先生向本刊反映:“在决定投保前,业务员跑得很勤,说专家理财不会赔钱,账户里的钱还会增加,可等我把钱投进去后,她就再也不来了。如果她告诉我,追加投资要收取百分之五点多的手续费,我是不会追加投资的。”

  目前业务员的不实告知,仍是投连险发展路上的“荆棘”。业务员或因专业能力不足,或因追求高额佣金,罔顾投保大众的权益,一味冲刺业绩,造成消费者财产上及精神上的重大损失。投连险迥异于传统保障型保险,运作的复杂程度高于后者,保户往往处于资讯的弱势地位。

  早产的中国投连险

  保险维权网的站长胡涛律师指出,投连险本身并没有错,但它只适宜于严密的监管制度、成熟的保险市场、具有风险投资意识的投保人,在这三者必不可少的条件下成长壮大,而中国在这三方面一样也不具备。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向本刊表示,中国人在脱贫之后的第一张保单应是保障型的,而不应是投资型的。西方国家投连产品是在传统保障型产品已经饱和的前提下,才

  向繁荣的。而中国在保险密度还很不够的情况下,大量推出投资型险种,显然是不合适的。

  国泰君安(香港)保险业研究员戴祖祥向本刊表示,投连险在中国推出的时间太不幸运了,最近5年,投连险投资中国证券市场只表现出风险,并没有表现出收益。在目前证券市场环境下,推出保证收益的万能险更为合适。

  谈投连险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一般都引用英美和新加坡的成功事例来说明投连险的优点,都不愿谈投连险在日本的失败教训。资料显示,1983年到1987年的5年间,日本共发生了170多起针对投连险的诉讼案,每一起诉讼案所涉及到的赔偿金额都在数亿、数十亿日元以上。案件审理结局各有胜负。综合分析保险公司败诉的原因,大多是保险业务员在推销投连险时,说明不充分,被定性为“违反说明义务”而导致败诉。

  在职业道德上,加强业务员的诚信很重要,但仅有道德约束并不能限制业务员的利益冲动。美国证券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简称NASD)和美国保险监理官协会(NAIC)针对投连险业务员都有“适当性原则”进行约束,即业务员必须全面考量保户的经济状况,必须有合理的理由相信其所推荐给消费者购买的投连险对该消费者而言是适合的。否则,在未来的诉讼中,业务员将承担诉讼责任。

  据本刊了解,美国的投连险业务员必须熟练掌握证券、基金等相关金融知识,必须通过NASD的测验,因此业务员不仅要拥有一张有效的寿险执照,更要通过NASD所举办的考试,取得执照后才能销售投连险产品。保险公司要经营投连险,也不仅要有保险执照,还要有证券执照,其监管实行保险和证券联席监管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中国对投连险的监督只在保监会,证监会并没有过多介入,因而对投连险的投资风险监管,力度还远远不够。

    组文:平安投连险 谁来为投资者撑腰

    组文:保险业如何应对诚信危机

    组文:保险投诉调查局或将浮出水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投连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