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北京商报讯(记者 崔启斌 许晨辉)沉寂一时的保险公司“炒停”风再次悄然来袭。近期,一则“返还型健康险被叫停,此后所有健康险均为消费型,有病赔钱没病返本的时代已经终结”的新闻风靡朋友圈,保监会3月6日紧急发布《关于炒停“返还型健康险”的消费提示》称上述报道与事实并不相符。消费者在购买保险产品时,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不要轻信网络传言。

  据报道,“《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返还型健康险即将停售,此后所有健康险均为消费型,有病赔钱,没病返本的时代已经终结……”文章中同时附上了一段媒体报道该新闻的视频。对此,保监会称,《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于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并适用至今,同时,报道中所附视频也为2006年对《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的报道,而并非近期新闻。

  为使广大保险消费者加深对健康保险产品及相关政策的了解,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保监会提示,按照保险产品设计类型,人身保险产品可分为:普通型、分红型、万能型、投资连结型等,“返还型健康险”存在概念混淆。从分类看,没有“返还型”产品设计类型,因此“返还型健康险”这种表述并不准确。当前,一些媒体借用“返还型健康险”表述混淆健康保险的特点和作用,并以此为产品“停售”造势,实为虚假宣传,借机促进产品销售。

  据了解,相关媒体报道中描述的“返还型健康险”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储蓄功能,包含生存或身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健康保险。当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按责任可分为:疾病保险、医疗保险、护理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这四类健康保险分别以约定的疾病、医疗行为、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疾病或者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其中,疾病保险可以包含死亡身故责任,失能收入损失保险和护理保险可以包含生存给付责任。另外,从国际经验看,国际主要保险市场的健康保险产品责任与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近。其中,中国香港的终身重大疾病保险,被保险人若身故保险公司将给付身故保险金;美国的护理保险除了具有达到特定护理状态的生存给付外,被保险人身故保险公司也将给付身故保险金等。

责任编辑:王琛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