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31日23:08 界面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银联国际限购内地客大额保单 香港保险代理建议“绕道”

  10月31日(本周一),受周末银联收紧内地客户购买香港保险的政策影响,在香港上市的多家保险公司股价以大跌回应:友邦保险(1299.HK)跌4.77%,保诚(0278.HK)跌2.8%。

  从上周五(28日)下午,一条传闻在香港保险圈中炸开了锅:“银联即将全面停止内地客户在港刷银联卡缴纳保费。”这条消息直接导致大批内地顾客连夜从深圳赶过来刷卡投保;29日,仍有大批内地客户打飞的前来投保。

  虽然经过28日深夜银联国际紧急向媒体回应,“并未停止境外保险类商户的银联卡支付服务,但按照监管政策要求,境内发行的银联卡仅可进行个人旅游、消费类支付,不得用于资本和金融项目交易。”

  上周六(29日),银联国际再次在官方网站上发表《境外保险类商户受理境内银联卡合规指引》,强调严格落实外汇政策规定的境外保险类商户单笔交易不超过5000美元或其他等值外币的消费金额限制,以及强化境外收单机构对保险类商户管理要求,包括:准确设置商户类别码、加强商户培训及异常交易监控、强化商户检查等。

  多位中介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银联新规仅对那些有大额资金转移需求的客户影响较大,但对年保费在3万元人民币以内的小额保险影响并不大。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10月31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认为,目前,内地客户还可寻找其他渠道购买,银联卡能否用来支付并非决定中国客户是否购买香港保险的关键因素。

  另外,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这已经是年内银联或中国外汇管理机构第三次对香港保险购买渠道进行限制。早在今年2月,银联采取对每笔保险支付5000美元的上限的措施;今年3月,又有消息称央行对部分第三方跨境支付保险产品的平台进行了额度限制。

  但今年年初的多项限制措施并未对内地客户购买香港保险构成实质性限制,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金额屡创新高。但此次银联关闭大额保险出海的相关调整,为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形成了“实际”的障碍,也令持续火热的香港保险市场前途扑朔迷离。

  在银联新规之外,香港保险代理纷纷开始计划绕过“银联”支付,为内地客户寻找新的资金出路。有代理告诉记者,现金和支票两种渠道可以用来购买小额保险,除银联外的其他支付方式,如VISA、MasterCard、AmericanExpress、现金等。

  该代理表示,如果通过VISA与MasterCard卡缴费,按照每张卡片本身的信用额度,每年最多可以缴付5万美元。至于续期保费,依旧可以采用电汇、VISA、MasterCard网上缴费的方式进行,并且强调“各大公司正在积极拓宽新的支付方式来方便内地客人缴纳续期保费”。

  还有中介表示,开立香港账户是可行的支付方式。例如,招商银行香港一卡通、中国建设银行的陆港通龙卡等,这样的一张银行卡相当同时拥有内地与香港两个账户的储蓄卡,在国内与香港均可办理。其方便之处在于,可以将内地账户中的人民币方便地兑换成港币或美元,转至同一账户的香港户口中,但仍受外汇管制。

  

责任编辑:陈永乐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必须发展为人民服务的经济

如果我们的整个增长更多回到以人为本、注重人民的幸福体验的出发点,那么就应该更关注绿色发展的问题,改善民生的问题,上学、就医的问题。如果不把民生的保障问题解决好,GDP增长再快,人民的幸福感也提不上去。

房地产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

在未来一个阶段,住宅仍然是中国长期发展的重点,但是会转移到三四五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人均GDP大部分都还远没有达到8000美金,发展空间还是很大。房地产行业实际上还处在盛夏,将来的路还很长,我们的好日子也才刚刚开始。

沃尔玛买入京东背后有何隐情

沃尔玛看重的是久攻不下的中国市场,京东那边厢则在专心应付猫狗大战。京东希望通过与沃尔玛的合作与阿里一决高下,三年内结束商超之战,沃尔玛则希望通过与京东的合作延伸在中国市场的触角。

如果房地产市场没有炒作

如果房地产没有炒作,市场会出现什么结果?资金一定会流到银行或者股市里、或者民众更敢于创业,银行和资本市场资金增加,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更充足,市场也就更活跃,民众投资企业的意愿一定会倍增,对企业和就业都是有好处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