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8日07:01 每日经济新闻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每经记者 袁园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即便是像人保寿险这样位居国内前5名的全国性寿险公司,也免不了人事变动带来的烦恼。近日,人保寿险高层迎来连番变动,副总裁、首席投资执行官等多名高管接连离职,人保系高管离任出现一波小高潮。

  对于离职原因,业内猜测是因为待遇和经营理念方面的因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人保寿险相关人士求证离职原因,但并未得到正面回应。

  而对于高管离职后的内部人士调整,其表示相关选拔机制已经启动,但最终上任的人选还要等官方消息。

  人保系高管接连离职

  虽说人事变动从来都是公司的常态,但近期,人保寿险却也因此事被拉进公众的视线。

  据了解,人保寿险排名第一的董事、副总裁兰亚东已经离职,并赴任横琴人寿(筹)董事长。资料显示,横琴人寿由珠海铧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明珠集团深圳投资有限公司、苏州环亚实业有限公司、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共同发起,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亿元,注册地为珠海市。

  据了解,兰亚东于1989年加入人保集团,并一直从事与人身险相关的工作,不但精通寿险业务,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IT平台、后援服务乃至品牌宣传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一石激起千层浪,兰亚东的离职揭开了人保寿险人事动荡的大幕。继兰亚东南下后,首席投资执行官韩铭珊选择再创业;除此之外,另一位颇具经验的人保寿险副总裁也即将离职,并有可能奔赴山东的一家寿险公司。

  不止是副总裁级别,人保寿险投资部负责人、拥有北美精算师头衔的崔望岭已于去年初离职,投资部总经理之位由该部门原副总经理于浩接任,但消息称,目前,于浩已辞职下海。关乎一家险企命脉的精算部门也经历了人事更迭,原总精算师李斌于去年年中离人保寿险而去。同时,IT部门负责人许振辉也已辞职。

  而对于离职的原因,业内猜测是由于薪酬待遇差和经营理念方面的因素。有知情人士表示,人保寿险的待遇在人保集团三大子公司中属于末位,低于人保健康。而创业十年,全系统薪酬水平从未有过实质性变化。

  人保寿险相关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并未透露关于离职的真正原因。不过,有业内人员在跟记者交流时表示,国企背景的高管离职基本都是因为薪酬待遇,毕竟市场化的金融机构能给出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

  资料显示,人保寿险成立于2005年11月,成立初期业务拓展、分支机构审批较为缓慢。2007年,吴焰接掌人保集团,挖来悍将李良温掌舵、兰亚东助阵,人保寿险进入快速发展期。人保集团年报显示,2015年人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955.31亿元。

  新一轮人事选拔已启动

  不过,相比于人保集团的财险业务,人保寿险的这一数据显然还有些单薄。数据显示,2015年人保财险实现规模保费2810.10亿元,是同时期人保寿险的三倍之多。“业务规模和在集团战略中占比较小、个人职业上升空间不大等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上述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寿险在人保的地位远不如财险,这也被看做是高管离职的一个内在因素。

  人员离职后,自然就要面临新的人才选拔。多名高管空缺之后,人保寿险的下任高层将如何选拔?高层变动后可能带来哪些业务和发展战略上的改变?

  人保寿险二季度偿付能力信息披露报告显示,目前,人保寿险的高管团队构成有一总裁三副总两总助,即傅安平担任一把手,余龙华、张志廷、周丽萍担任副总裁,周海和钱晓勤为总经理助理,这距离9人的领导班子还差三个名额。

  再加上近期离职的高管,人保寿险急需补充管理层人员。“新一轮人事选拔机制应该已经有了。”上述人保寿险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还在敏感期,具体的选拔方案不便透露。

  有消息称,人保寿险将提拔三人到领导班子中,而去年从基层升到总部的王文和伍立平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消息还称,为了加强人身险板块之间的干部交流,人保寿险将从人保健康调任一名副总裁来接替第一副总裁的位置,钱晓勤则升为纪委书记。此外,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廖定进也是强有力的人选。

  但这些都未得到人保寿险的正面回应。“这个需要再等等,以官方回复为准。”上述人保寿险人士对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蔡越坤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牟其中为什么“见不得阳光”?

牟其中的错误在于,在这种“见不得阳光”的寻租过程中,他又渴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同时还显示出一份十分醒目的异端姿态。他连续不断地、让人瞠目结舌的、恶作剧式的承诺最终让他在政界、经济界、传媒界和社会公众层面多重失信。

实现中国包容性发展需法治保障

法治能够使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代价最小的方式,去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利益平衡,而且这个最大公约数出来以后,可以得到的是在法治保障条件下可持续的多轮的动态优化,来实现中国的包容性发展。

优质公司都去海外上市怎么办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得不要靠吸引外资、“交学费”的方式来完成的话;那么今天要改变大批优质中国企业“肥水流到外人田”的现象则需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嘲补短板”来实现。

限购限贷就是楼市的“饥饿营销”

如果货币泡沫蜂拥进入各大城市的地产市场,再过一段时间会是怎样的情景呢?通常而言,如果地产市场出现大崩盘,则意味着国民经济面临“灭顶之灾”;试想想:如果土地开发大大超越了城市生产力水平,未来会出现多少“死城”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