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5日08:25 新浪财经

  6月21日,新浪金融研究院和“慧保天下”联合主办的“费改及技术双重助力下的车险发展机会”专题研讨会在北京新浪总部举行,天安财险战略与精算部总经理王学力、深圳市成为智能交通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健、清华-得润车联网大数据与金融保险研究中心主任邓颖璐出席此次活动并发言。他们的主要观点如下:

  天安财险王学力:转型发展应该是中小保险公司的主题

  商车费改会加速行业分化,个别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面对这种情况,中小保险公司应积极转型发展。

  深圳成为智能朱健:UBI技术可提升用户与险企接触频率、增加用户粘性

  加装UBI设备后,保险公司与用户接触频次可达到每周超过五次,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手段完全可以有效地提升用户接触频次以增加用户粘性。

  清华大学邓颖璐: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帮助险企有效降低成本

  从事技术创新不是要颠覆谁,而是希望在传统保险公司某一个环节,帮助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三位的发言详情如下:

  天安财险王学力:转型发展应该是中小保险公司的主题

  最近商业车险改革,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我们在基层做了大量的调研,不断的跟外部内部进行沟通,试图判断中国整个车险市场走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主要会出现以下两种趋势:

  第一, 两极分化是必然现象。现在这一点体现得已经很明显,车险市场中70%的机构没有盈利,中小保险公司大面积亏损,排名前10的公司相对好一点。预计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情况依然会持续,出路在哪里,是每一家中小保险公司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二,单一保险公司的经营结构差异会加大。过去每家公司的车险综合成本率都是在100%左右进行上下一两个百分点的波动,但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单个保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波动特别巨大的情况,面临发展、价格匹配的问题。这是多去十年、二十年都是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那么在费改与技术双重助力的局面下,商业保险公司该如何去面对?转型发展应该是中小保险公司的主题!从与同业的交流来看,车险产品、销售模式、互联网工具、技术开发以及客户体验等,是目前大家进行转型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既然现在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因素,那么练练内功,做好基础工作,对于中小保险公司而言,商业车险改革可能反而是一次机会。

  深圳成为智能朱健:UBI技术可提升用户与险企接触频率、增加用户粘性

  从2006年开始,我们(深圳成为智能)公司一直在从事智能交通方面的研究,我本人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了16年,对道路交通安全也有深刻的见解。虽然我从事的是非车险行业,但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商讨费改及技术双重助力下的车险发展机会,也是非常契合的,因为车险和交通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公司作为一家UBI解决方案服务商,目标是让道路交通更安全。当前,UBI正在被车险行业关注和认知,与传统车险产品相比,UBI产品最显著的特征在于以驾驶行为或行驶里程为依据的定价方式。我想从技术方面谈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我也是个车险用户,作为一名安全驾驶人,我是非常欢迎费改的,因为费改让我少交保费。但无论是费改还是技术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一定都是面向终端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会不断地激发创新与改变。

  从整个大的发展环境来说,互联网+能够给车险行业带来很多改变,比如去中介化就能为费改过程中出现的依赖于渠道、渠道费用过高的问题;比如出租车行业份钱很高,服务质量不高等,后来出现了Uber、滴滴,虽然很多人都说是违法,但互联网+技术确实已经对出租车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迫使出租车行业进行改革。

  车险也一样。UBI让车险产品由保额及车型定价转变为以驾驶行为等为基础的使用定价,这样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如果通过商车费改真正实现车险的市场化,车联网技术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了。但现在的费改,还不够彻底,从技术的角度理解,以后还会逐渐完善和放开,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将来一定会有深刻的改变。

  第二,UBI的应用有利于保险公司提升自己的风险识别和筛选能力。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出行路线,重塑车险产品形态,利用车联网大数据分析进行客户筛选,从而规避风险,在竞争激烈的车险行业脱颖而出。

  保监会产险部领导曾表示,商车费改大概需要6-8年完成,在此期间,保险公司特别需要注重提升自己的风险识别能力,否则可能会被淘汰。

  无论是从大环境、未来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客户体验的角度,以及“互联网+”发展的角度,我觉得这个趋势是必然的,保险公司如果不能提升自己的风险识别能力,费改完成及市场化后或许真的就要被淘汰了。

  基于UBI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采集处理驾驶行为等数据,同时也可以实时提醒驾驶者改变驾驶行为习惯以降低风险,经过我们的实践证明,商用车(货运车)的车险赔付率已下降30%;在对乘用车(私家车)用户的分析中,我们发现驾驶行为评价90分以上的用户,车险赔付率可控制在27%左右;我相信这其中还是有很大空间的。当然,数据采集方式、数据颗粒度、处理的模型等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很难反应出实际结果。

  第三,总结现在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服务还没做到位,这需要相关企业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到精益求精,以及充分的利用新型技术手段。

  保险公司除了提供保险产品之外,还要有手段与用户互动起来,并据此提供其他一些附加值服务。UBI产品将提升用户体验,完善保险公司的服务质量,提高与用户的接触频率,从而更加充分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更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和提供服务。

  我们都说车险属于低频产品,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利用UBI解决方案对几千辆车进行了为期一年半的观察与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保险公司与用户接触频次达到每周超过五次,基本上已达到一天一次,也就是说通过一定的手段完全可以有效地提升用户接触频次以增加用户粘性。

  总而言之,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保险公司应重视车联网技术应用并据此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出创新产品以及新服务模式。

  清华大学邓颖璐: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帮助险企有效降低成本

  目前,我们“清华-得润”车联网大数据与金融保险研究中心正在围绕与保险有关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做一系列的研究,我们不是要颠覆谁,而是希望在传统保险公司某一个环节,帮助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把车联网技术、无人驾驶技术、智能安全辅助驾驶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应用到某些场景中。在这里主要介绍我们目前正在从事的一些工作:

  UBI

  意大利最大的一家保险公司Unipol,过去十年在超过400万台车上装上了UBI设备,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我们一起研究到底哪些因子在显著影响风险系数。

  在国内,我们也和中保信以及一些车联网公司合作采集数据,虽然目前数据量还很小,大概只有几万台。中保信的数据主要有出险的频率和出险的强度,车联网公司的数据主要是各种驾驶行为的特征,我们会用一些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方法处理数据。

  无人驾驶技术

  另外,我们和清华苏州汽车研究院合作研究汽车领域领先的技术,包括下一代的无人驾驶技术。无人驾驶或许还没那么快会到来,但是它的前一代ADAS技术目前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我们与一家以色列的Mobileye公司开展合作,研究计算机视觉。这也是目前硅谷最热门的创业公司在研究的事情。

  研究无人驾驶技术,首先是要有一个摄像头代替人的眼睛去看汽车前方发生的所有的事情。清华依托苏州汽车研究院、交叉信息学院、计算机系、自动化系、软件学院在做类似的技术。ADAS设备目前的问题是成本太高,一台设备大概在8000元左右,我们希望通过清华的技术能够将成本降低到1000元左右。

  我们研究过车祸发生的主要原因,驾驶员疲劳、或雨雪天气导致视野不是特别好的时候,容易导致追尾。这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想通过嵌入式系统实时的计算以帮助驾驶员更好的了解前方路况,这可以很好地降低由于追尾引发的车祸发生概率。目前有几百台公交车在试用这套设备,以验证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车祸发生概率。

  希望将来可以应用到更多的车辆上,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事情,不但可以帮助保险公司降低赔付成本,还可以帮助整个交通安全系统降低死亡的风险。以色列的测试表明,利用这套设备,只需要付出10%的成本,就可以降低20%-40%的车祸概率,可以帮助保险公司实现更多的承保利润。

  大数据

  此外,我们也正在和一些互联网公司合作,通过分析客户行为数据,包括他关注的微信公众号,他看到文章的内容,以及他在网上的购买行为等,来为客户进行画像、分类,以帮助保险公司的电销更容易地找到客户,之后通过打电话进行验证,可以提高精准营销概率。

  农业保险相关技术

  我们也分析一些与农业保险相关的气象数据。国外有公司就是通过大量的传感器以及气象数据,设计出非常个性化的保险产品或者说天气保险产品。而且我们也知道,国内保险公司也很希望能够通过技术的创新,包括气象的精准预测、遥感核保理赔、遥感图像查勘等,降低查勘理赔费用。

  在国外,保险公司是可以拿天气保险保单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交易的,一些再保险公司把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精细化到保险责任只保一种灾害的农业保险保单,通过再保险的形式,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分散风险。这也是我们的研究范畴。

责任编辑:张彦如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负责任的政府不会放纵泡沫沸腾

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放纵房地产泡沫的沸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到敏感时点,人们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政府会打理一切,不会让泡沫破裂1吃过苦头的日本人说,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

房价高是因为大城市住宅土地少

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真正用于居民居住用途的土地占比还是偏低,生产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大城市住宅土地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房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铁总年报探秘国企高杠杆之谜

从铁总一张资产负债表来看,降低负债水平和/或提高其盈利能力与改善现金流的政策选择有三:1、加大债券融资比例。2、将优质项目的国有债权置换为股权。3、将优质的高铁项目分拆上市,将未来现金流与投资者分享。

万科之战中宝能系的神奇生钱术

万科9000字举报信成了热门财经话题,宝能系调遣资金的本事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新浪财经“愉见财经”下面就为大家回顾分析,也是带各位“参观”一番,宝能一路上屡屡砸下大手笔资金背后的那个“弹药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