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内地人赴港投保情况,首季度香港新增保费225亿港元,其中28亿港元来自内地居民,占比12.5%。这也意味着每10份香港新增保单,就有1份以上来自内地。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民间资本赴港投保成为潮流。移民潮也使得许多人热衷于到香港去购买理赔标准与国际更接近的港险。
理赔 更接近国际标准
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路女士,趁着“五一”长假到香港去,给自己办理了一份人寿保险。她告诉记者,这是保险代理人介绍,由她亲自去香港办理的。只需要带有签注的港澳通行证和三个月内银行信用卡发来的对账单,投保流程非常顺利。至于为何要不辞辛苦到香港办理保险,路女士表示,全家准备近年办理海外移民,在香港投保后,如果在海外国家出现需要理赔的情况,理赔的标准能更接近当地水平,这样心里踏实多了。
记者注意到,去年以来,香港在内地的保险中介代理机构遍地开花,很多在网上开了咨询机构。通过一家香港保险经纪公司记者了解到,目前到香港买保险的内地客户很多。有人是给自己买重疾险,有人是给孩子买教育保险以备将来留学用,也有人是买了养老保险。购买人群包括外企职员、企业主等。
目前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网站在每个季度和年度公布的统计数字中,都有内地居民赴港投保的数字。能纳入统计指标,也足以说明内地赴港投保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接受记者邮件采访时表示,只要是投保人在香港境内进行的有效投保,都受香港法律保护。需要注意的是,购买港险必须由本人亲自来港进行投保,以入境证明在保险公司内盖章生效,在内地签约投保香港保单的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地下保单”。按照规定,香港的代理人有权在内地推荐保险,但是不能在内地出售。
费率 比内地便宜50%
目前香港有145家保险公司,其中友邦、AXA、保诚、大都会等国际化知名保险公司都是内地居民在港投保较多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保险公司虽然在内地都有合资公司,但和香港的保险条例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说香港的人寿险是没有免责或不保事项的。自闭症、严重哮喘、植物人这些疾病内地保险公司不能承保,但都在香港保险公司的承保范围之内。
记者比较了一下,以重疾险为例,内地保险公司承保种类最多的一家只有45种,而香港的保险公司普遍承保疾病种类在50种以上。以年轻女性投保一份50万港元重疾险为例,保障到100岁,每年保费9685港元,交费20年,保障内容包括56种重大疾病。内地投保相同公司的40万元的重疾险产品,保到88周岁,需年缴保费12080元,20年共交保费约为25万元。相比较,同样保障的内地保险要比香港保险保费高了50%。
风险 出现纠纷要去香港打官司
“现在香港也有不少人民币计价的保单,可以抵抗汇率风险。”香港保险经纪人杨先生告诉记者,为了打消内地投保者对汇率风险的顾虑,近期就有不少香港保险公司推出了以人民币计价的保单。在重疾险和医疗险责任认定和理赔上,只要是香港保险公司在内地认可的医院,其诊断证明都被认可。以北京为例,香港保险公司认可的就包括中日友好医院等十几家三甲医院的诊断证明。首次投保需要本人赴港投保,之后可以通过在香港开户转账进行。“赴香港购买保险也不是绝对无风险。”对外经贸大学保险系教授王国军提醒赴港购买保险者,香港保险是受香港法律保护,但不受中国内地法律保护。购买香港保险的内地居民,如出现理赔纠纷,需要亲自去香港打官司,成本较高。
冷思考 内地保险为啥缺乏竞争力
“到香港买保险就像到香港抢购黄金的道理一样,那么多人都是冲动和跟风吗?”对于大批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郝演苏[微博]隐晦地做了这样一个比喻。
在郝演苏教授看来,关注香港保险吸引内地居民的同时,也要思考一个问题:内地的保险为什么缺乏竞争力?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保险公司设定的保险费率跟国家、地区不同的死亡率、重大疾病发生概率以及寿险利率有关。香港实施市场化利率,金融产品投资全球化,可进行的投资渠道更广泛,收益也更高,因此保费也相应较低。目前,内地保险监管部门限定利率上限为2.5%,这一利率已经持续14年,各家险企均是在2.5%固定利率范围下设定费率,相比香港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广泛带来的高收益,内地的费率自然相对更高。近期,内地关于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消息不断传出,有业内人士估算,一旦寿险预定利率放开,内地保险公司一些人身险产品也可能出现降价。本报记者 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