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保险资金投资结构谋变(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11日 13:19 上海金融报

  今年两会期间,保监会主席吴定富表示,保险公司今年在拓宽投资渠道时,总体上需要坚持把防范风险作为首要原则、放在第一位进行考虑。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保险公司可以考虑使用多余资金来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

  回首我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不断拓宽之路,从央企债券到央行票据,从“间接入市”到直接入市,近年更是加快迈向海外的步伐。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在2005年开始布局海外。当年11月,作为集团成员之一的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中国人寿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6月28日,中国平安宣布在香港设立香港平安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保险业的两巨头双双搭建起海外投资的“桥头堡”。

  继2006年4月央行5号公告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购汇投资于境外固定收益类产品及货币市场工具后,2007年7月,《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发布,确立了保险公司QDII投资额度,允许保险公司运用总资产15%的资金投资境外,投资范围从固定收益类拓宽到股票、股权等权益类产品。之后,保险资金的海外投资经历了从债市到股市、从上市前公司配售到二级市场交易这样的过程。当年10月底,中国平安第一个获得了换汇投资香港股市的资格,12月换汇额度获准提升至15%的上限。在去年11月,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出资18.1亿欧元,在二级市场买入欧洲富通集团4.18%的股票,并逐渐增持至双方约定的4.99%上限。今年3月31日富通集团公布的2007年报还披露,中国平安希望增持该公司股票至7%。

  次贷危机给了中国保险公司走向国际化的好机会,但有专家指出,中国保险公司仍面临重重风险。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和日本也遇到过类似的机遇。美国保险公司将资本、技术、经验和公司治理一并出口,以战略收购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其中一些美国保险公司经过20年左右的努力,成功将其业务国际化。相反,日本保险公司主要以购买海外资产为主,最后,多家公司因利差损而倒闭。专家指出,与美国保险公司当年的海外扩张不同,中国保险公司虽具有资本实力,但在保险产品开发、销售、公司治理等关键业务上,仍有较大差距。财务投资还是战略投资,中国保险资金“出海”远征中,还有许多风险因素要考虑。

  即便如此,要求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宽的呼声从未止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人寿董事长杨超就建言扩大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的比例,并应允许保险公司逐步加大对私募股权的投资力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吴焰的提案则是,“应鼓励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先行试点投资医疗机构。”合众人寿董事长戴皓委员则提议,应当鼓励保险资金来投资养老事业,例如让保险资金投入养老院建设,以更有效地提高保险公司竞争力。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副教授张宗新向记者表示,资金越大,越需要portfolio(投资组合)配置得好。在中国资本市场内外部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形下,我国可以加大股权投资力度,多参与金融衍生品市场,以转移风险。《中国保险市场发展报告(2008)》中的数据显示,在保险资金所投资的多种品种中,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投资收益率高达695.78%,不过这部分资金量非常小,仅为0.13亿元。

  张宗新还提到了直接投资业务,“证监会近日适度扩大了券商直投业务试点范围,保险业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政策出台。”事实上,早在2006年6月,《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提出,将允许开展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和创业投资企业试点。但时至今日,保险资金试点风险投资仍未启动。可见,保险资金运用道路宽广,但前路漫漫。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