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验与启示讨论会嘉宾发言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3日 15:49  新浪财经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第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第三节关于经验与启示的讨论会,下面请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本节主持人:中国期货业协会理事、南华期货公司总经理罗旭峰先生。

  罗旭峰:各位来宾,下午好!今天下午第三小节的演讲由我来主持,首先我们有请MF集团执行副总裁Frederick R.Demler,他的演讲主题是商品、金属价格波动以及基金的影响。Frederick R.Demler曾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矿业博士学位,也曾作为G30高峰会议经济顾问。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Frederick R.Demler博士。

  Frederick R.Demler:首先先给大家介绍MF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一个交易所,我们在伦敦金融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都有交易,我们的总部是在纽约,我们的办公室在香港、悉尼都有设置,我们合作伙伴关系已经遍及全球。最近30年来,铜价波动情况,从四年前开始价格的变化,到了今年的年中都是一个上升的趋势,从今年年中开始下滑,究竟为什么铜的价格现在正在下滑呢?我想我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这30年来铜价格走向的一个基本的原因。

  这张曲线图就包括了铜、铝、锌和镍四种金属物的价格(图)。最近的经济环境如何呢?我想07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引发了CDS,在这个危机爆发后,我们看到很多银行倒闭以及雷曼兄弟倒闭,现在这个危机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使得全球的经济现在仍然处于举步为艰的状态,我们需要去杠杆化。这是工业产量的变化(图),这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的变化以及七国集团的变化,在最近几个月、几个季度产量都在走下滑的势头。根据全球预测,每个月都是在下降状态。在这几条线,依次是8、9、10月产量下降的走势,产量从全球来看,都是跟经济呈负增长是一致的,就是产量是在下降。

  我们再展望一下2009年情况将更加的恶化,可能一直到2010年才能逐渐喘一口气,开始往上爬,但是我相信2010年也需要很辛苦的挣扎,才能真正走出这场困境。

  现在经济危机对我们的行业有什么影响?第一,消费放缓。第二,库存量增加。这是伦敦金融交易所库存量增长情况,左边上边是铜库存量增长,虽然库存量增加还没有超过2000年的时候增加的势头,但是最近几个月也已经呈现比较显著的上升趋势。左下方的锌库存量也在上升,镍也是、铝也是,所以四种主要的金属库存量都在上升,这个和经济箫条是完全一致的,因为经济的箫条,因此消费量就放缓了,所以库存量就上升了。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基金,基金在商品交易里面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例,伦敦金属交易所成交量和价格以及去杠杆化它的表现。这是90年代的时候从1990年开始,下面这条线是它的成交量,中间这块区间是它的基金量,所以你可以看见基金是成交量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这个至少在伦敦金属交易所里面,我们各项产品成交量可以看到的。90年代初的时候基金占客户成交量只是约50%,这几年是呈上升趋势,目前占据比例是60%,未来将会达到70%甚至更多。我们可以把基金分成三种,一种是对冲基金,这是从更宏观角度来看,2008年第二季度以后,对冲基金和宏观正在显著上升,我们可以看到金属价格买多和卖空它的价格走势(图)。这是计算机模式下计算出来的CTA的变化,CTA也是在上升,上升幅度3倍的增长。金属占据了他们全部资金的10%。第三组是属于指数,比如高盛商品指数或者AIG指数,指数基金也是用十几、二十倍的速度正在攀升增长。这是到下一年第一季度为止的走向,这是三大类型基金,对冲基金、商品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情况。

  下面我们看看基金在工业金属上的配置,未来十年也有四倍增长,峰值在08年第二季度就已经达到了。这是我们的指数基金(图),这是GCI,就是高盛商品指数基金和AIG基金比较。右边这是CFTC所做的报告,看到指数基金的持仓量、农产品的情况。我们看一下指数基金的持仓量,这个持仓量在第二季度的时候达到顶峰,在这之后,持仓量在2、3个月内显著下滑。这个是基金在工业金属上的配置,是按照最近两年每季度来做的条型图。按照三种基金类型就是宏观基金、指数基金来做一个比较,一直到08年11月。08年5月配置达到顶峰,3、4季度下降,这也是因为去杠杆化所发生的作用,所以价格正在发生变化。

  我们现在再来理解一下为什么现在在金属产品里面的走势是这样的,比如说为什么这个价格是蓝色的,然后库存是绿色的,我们从蓝绿图片就可以肯到关联性是呈正面的,铜价、基本面因素、基金三者的影响是关联的。我们这种关联的关系已经存在了五年,铜的库存和周度使用量(图)。

  铝价、锌价现在都还是没有实现长期均衡价,只是在长期均衡价附近波动。镍的价格也是一样的,现在都还不是它的长期均衡价,所以从一个长期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看到价格正在发生什么变化。这里给大家展示的是库存和价格的一个关系(图),这也是30年的一个数据。高库存的时候就是低价格,高价格的时候低库存,所以库存量和价格是呈反比。大家看一下在最近这4、5年时间,最早的时候是很多基金都涌入金属市场,而现在基金正在逐渐退出基金市场,在五个半星期预计这个价格就会走到这个趋势,这是库存量和价格关系的一个变化。不仅仅铜如此,铝也是一样的,如果基金撤出,那么价格就会降低,基金的干预就能引导价格的走向。现在再看一下锌,锌也是如此,6周左右的时间就会把价格拉到均衡价。镍的价格,也是基金注入和抽出而导致价格变化,基金抽出,价格就被迫下降。

  所有基本金属里面都会有一个下降,但是下降的坡度会逐渐倾向缓和和稳定下来,到了2010年的时候,基本上我们就已经度过了这场危机。谢谢大家!

  罗旭峰:谢谢Frederick R.Demler精彩演讲,在座各位很多都是来自期货经纪商,下面请出的嘉宾是苏格兰银行全球期货总裁Willliam Knottenbelt,演讲主题:全球期货经纪业务的发展。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Willliam Knottenbelt先生。

  Willliam Knottenbelt:大家下午好!我想感谢主办单位邀请我来这里,对我来说,这里的天气跟伦敦相比真是太好的,我叫Willliam Knottenbelt,我负责IBS全球期货业务。我们现在和银河证券有一个合资企业,我们非常自豪,跟他们密切合作,关注中国的市场。我对中国目前的局面也非常了解,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成为中国市场的一部分。今天下午我想给大家讲的是全球期货经纪业务的发展。提到期货业务,我是一个很老的人,我在这个行业有30多年经验,目睹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都是非常剧烈极端的变化。

  我看到对期货经纪业务的不同需求,跟银河合作,我也了解了中国期货的运营。我知道中外期货业务之间有一些区别,这其实代表了中国市场和外国市场的差异。在我的从业生涯当中看到一个变化,就是交易速度的提高。期货市场是技术的最前沿,我们是技术进步的一部分,我还记得成立叫价这样一种情景,我们是在公开叫价,非常没有效率,现在这种场内叫价已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交易量产生和交易产品的增加。这给期货经纪和交易所都带来一些问题。

  我们IBS是跟机构投资者打交道,而机构投资者他们希望的期货经纪需要有一种全球性的视角,能够提供全球性的交易服务,让他们进一步进入这个市场。所以我们能够为机构投资者所提供的技术必须要有足够的IT资源,无论在IT部还是交易人桌面,要有IT的资源,现在的电子交易呈爆炸性增长,我们全球期货业务也有场内叫价的交易团队,场内叫价好像又开始呈现一定的重要性。我们有24小时的经纪人处理客户的需求。为什么客户会选择叫价的交易方式,有一些客户交易的产品不止一个,他不希望把所有交易放在电子平台进行。另外还有一些没有办法承受电子交易平台,因此采用场内叫价方式。我们场内叫价和电子叫价是互补的,我们为客户提供电子交易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互补性的场内叫价,实现一个双重保险。

  我们现在的执行团队是一个混合型的,有IT的能力,我们也有电子的交易系统为客户服务。所以它是一种混合的,有多种专业特色的24小时执行团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客户希望24小时进行交易。我们订单必须要能够全球性的交换,很多人希望有执行团队能够将他们的订单通过电话或者其他方式进行执行。

  在过去3、4年里发生了一个变化,就是交易所也发生了变化。以前我们交易所的用户是交易所的大股东之一,但是现在由于交易所独立化,这种关系就发生了变化。有好处,也有缺点。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在交易所独立化之后,他们企图推出很多种产品,这就为经纪人带来了问题。但是幸亏在过去2、3年时间里,我们克服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发现经纪人和交易所之间的关系改善了。我们今年也推出很多新的产品,里边有商品、有证券。其中一个很大问题就是交易所对他们推出的产品做了多少研究,我们承担了IT的费用,当交易所推出新合约的时候,我们要提供IT系统变化的费用,因此我们希望交易所多做一些研究工作再推出新的产品。另外,期货对IT要求大大增加。比如CME以及现场交易需求,18年前我们交易线是2M带宽,现在急剧增加到100M,这些数据线是需要成本的。在我们苏格兰银行,我们对于全球围绕数据交付的成本以及网络连接的成本也增加了四倍以上。当然交易量也增加了,我们很高兴,但是对我们来说,成本也增加了。另外我们和交易所良好的沟通,我们希望他们更新他们的技术,这需要资金。我们专门有一个团队进行系统更新。我们有一个很成功的关系,就是跟世界上领先的交易所,让他们相互沟通,使得我们期货经纪系统成本减少,避免因交易所系统更新,而把成本转嫁到我们身上,这是跟交易所良好沟通所带来的好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