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8日10:45 新浪综合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来源:国际商报  

  2017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市场一改2016年的牛气劲,与牛市无缘。据生意社大宗58榜显示,上半年有34.48%的商品价格上涨,65.52%的商品价格下跌,对比2016年上半年市场可谓天壤之别。2016年上半年有63.79%的商品价格上涨,有36.21%的商品价格下跌,2017年上半年市场涨跌比例与2016年同期正好对调。

  2017年上半年市场均涨跌幅为-5.02%,与2016年上半年27.95%的涨幅相去甚远,这也创下了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最大半年度跌幅,2017年上半年市场惨淡收官。

  与2016年大宗商品的“竞高”相比,2017年上半年市场不仅大幅回落,且部分商品价格均触及年内低位。据大宗58榜显示,2017年上半年价格环比下降的商品共38种,跌幅居前3位的商品分别为丁苯橡胶(1502)(-41.23%)、PA6(-25.65%)和甲醇(-23.70%)。从榜单上来看,2017年上半年市场价格的下跌重灾区主要集中在能源(共11种)和橡塑(共7种)板块。

  除了集体性回跌外,2017年上半年的市场还表现出明显分化的态势,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甚至农副板块商品两极分化明显,表现最突出的当属钢铁板块,钢铁板块铁矿石在钢铁类商品中垫底,半年度跌幅高达23.25%,与2016年下半年的表现形成极大反差,冷轧板半年度跌幅也高达16.69%。而螺纹钢和线材却一反常态,高高在上,以19.73%的高涨幅一举成为上半年涨幅榜亚军,线材紧随其后,以14.69%的涨幅屈居第三位。

  生意社钢铁行业分析师何杭生认为,钢铁板块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上半年钢铁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出现了利润的不平衡,但他同时指出,原料铁矿石供应端的持续增加始终制约下游商品价格的上涨,预计钢铁板块下半年很难形成统一性集体上涨,诸如这种只是一部分钢材类商品上涨的情况也难长久持续。

  化工板块表现出“无机强、有机弱”的特点,无机化工品钛白粉、烧碱、原盐、硫磺价格悉数上涨,钛白粉以21.42%的涨幅摘得半年度涨幅冠军,而其他有机化工品诸如纯苯、乙二醇、醋酸价格却纷纷下跌。有色金属板块镍、锡价格领跌,锌、铝、铜价格上涨。农副板块大豆、玉米价格涨势明显,豆粕、生猪、鸡蛋价格持续跌落。

  2017年上半年大宗商品市场大幅回落、急速降温,生意社分析师范艳霞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高楼效应”,楼盖的越高,风险越大。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近8个月的连续上涨后泡沫不断累积,市场回调风险就越大。二是市场的龙头商品原油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下游商品缺少主线支撑和方向判断。三是没有强有力的利好出现,市场缺少能维持上涨的动能,两会召开、雄安效应以及后来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均是短暂性利好,且国家房地产调控、信贷资金收紧、美联储加息等都对市场构成利空,多空对冲下市场牛市难以为继。

  范艳霞指出,整体来看,7月份的市场均跌幅有望继续收窄。三季度市场会有一波行情出现,且市场表现差异化或将会缩小,整个下半年市场将好于上半年,下半年市场均涨跌幅有望转正,预计在1%~2%,市场涨跌比例或维持在六和四开。

责任编辑:戴明 SF006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