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3日15:24 新浪财经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演讲嘉宾:嘉吉淀粉及淀粉糖中国事业部市场分析部经理 付星宇演讲嘉宾:嘉吉淀粉及淀粉糖中国事业部市场分析部经理 付星宇

  新浪财经讯 9月13日消息,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玉米产业大会”9月13日在大连举办。大会以“临储政策市场化改革中的发展机遇”为主题,将聚焦于玉米临储政策市场化改革中产业的风险管理与发展机遇。新浪期货全程直播本次大会。

  嘉吉淀粉及淀粉糖中国事业部市场分析部经理付星宇表示最近几年东北的临储,实际上相当于剥夺了东北企业资源的优势,物流在处于领先,可想而知东北深加工产业衰败是不可避免的。这几年整个玉米产业处于北退南进的领域,因为北方的企业,失去了它生存的根本,必然要退出竞争的舞台。

  后期淀粉产业的利润状况可能还会延续这种趋势,在高利润的时候,由于产能的释放,供大于求,利润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业供小于求。研究淀粉一方面要研究玉米,一方面要吃透库存的变化和价格的变化。

  就像豆粕和大豆期货一样,我们这个产业一定要把淀粉当成以前的豆粕来做,这个是需要摆在日程上的,不是简单的参与,而且要深入的去参与。

  以下是付星宇的演讲内容:

  谢谢大家,感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有这个平台跟在座各位做面对面的交流,淀粉这个产业大家已经熟知,而且这个品种上市五年多,经过这么多年大家也有一些了解,或者有一些深入的研究。那么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各位交流一下,下面开始我今天的主题报告。

  首先说一下淀粉在整个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是什么样的位置。从这张表上来看,这个是目前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大概的加工数,可以看到淀粉作为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它是头一道程序,不管做什么产品,第一道程序都是分离淀粉。中国玉米深加工产业,总体玉米的加工能力,现在9000万吨左右。实际加工量6000万吨左右,在这里商品淀粉每年产量大约在1100万吨,也就是说我们的商品淀粉,它具备了这些属性,首先它是大宗原料,然后它是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品,也具备农产品的性质。

  在一个它属于加工领域的第一道程序,所以说又具备工业品的性质,这个是淀粉的一些基本的属性,然后再来看一下这个,这个是目前中国玉米深加工空前发展的阶段。我们把它跟美国做一下对比,美国是相对来讲比较成熟的阶段,可以看到美国玉米加工结构当中,已经把一些低附加值的输出到国外,国内大部分是以淀粉为主,因为在美国淀粉是受到政策的鼓励。那么在中国,我们看到有很多的品种,而且这些品种一方面有污染,另一方面这些品种都是属于中间环节,也就是说这些品种加工出来,仍然是一种原料,增加值相对来讲比较低。其中有一个品种,都是重度依赖出口的,玉米淀粉和玉米酒精有很大的出口市场,现在的深加工产品是国内最好的。为什么呢?因为拿的是最贵的玉米,然后加工玉米,现在是深加工产业的现状。

  现在这个情况是目前整个环境造成的,也就是说发展的必然阶段。到后期是要向成熟的去发展,像美国这样的产业发展,但是我们还是需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回过头来再说淀粉。淀粉刚才我讲了,一年的商品淀粉的产量在1200万吨之间,一个月产量大约在100万吨左右。中国的商品淀粉量,比我国大得多,因为商品淀粉需要大宗的流通,这个是和中国的资源和区域发展,经济发展不匹配造成的结果。资源优势集中在东北、华北这些地方。那么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作为淀粉这个产品来讲,核心的最有价值的竞争力就是资源的竞争力。那么东北在之前,依靠资源的竞争力,来弥补它的物流劣势,在南方会和华北形成竞争,同样发到广州地区,东北可以说300吨,华北200多,但是东北玉米更便宜,这样可以互相找到自己合适的市场,这是之前我们所说的东北和华北形成这么一个约定俗成的收入链体系,有人也叫东北华北规划。

  实际上这个是资源和物流之间,协调下来的结果。我们知道,在最近这几年,东北的临储,实际上相当于剥夺了东北企业资源的优势,物流在处于领先,可想而知东北深加工产业衰败是不可避免的。这几年整个玉米产业处于北退南进的领域,因为北方的企业,失去了它生存的根本,必然要退出竞争的舞台。

  现在我们可以说,看到了希望,因为临储的退出,资源优势要重新回到东北,下一步产业的格局,有可能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

  那么这个是最近这些年淀粉产业产能产量的情况。这几个柱子变化不是特别明显,有增加有减少,基本是平稳的,但是实际上产业变化是非常大的。那么产业在这几年基本上完全了几个事,一个是产业的初步整合,另外是失恋产业的迁移。这个初步整合是怎么来的呢?在2008年的时候,做过一次产业托底,当时的淀粉企业有200家左右,现在有效开机的厂家已经在50家以内,这些集团也就是10家,这整个速度现在来说是比较乐观的。另外一个产业迁移,刚才说的东北企业在大规模的衰退,这些产能失去了,去哪了?华北上了很多深加工产能,它去了该去的地方,市场就是这样,哪里适合省长,哪里适合生长就去哪里,这是市场的力量。

  那么我们再看一下现在整个产能的利用率状况。我们看到整个的产能,现在还在统计有2000多万吨,这里面划分一个是有效产能,一个是长期产能。在有效产能里,它和产能的量占了绝大部分商品的流通量,怎么放开有效开工量,一年开工率不到10%的,划的长期产能。然后再来看一下这个图,要特别强调一下,现在整个东北的淀粉产量,包括山东的淀粉产量。为什么发生了这种情况呢?还是刚才说的,东北的这几年玉米的高价格,使这个产业已经衰退了。东北失去了淀粉产业的定价权和话语权。那么现在我们说淀粉价格看起来就是看山东定价,而且在未来一段时间,这种格局不是那么容易打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是要延续华北定价的趋势。之前我们看过临储取消之后,东北资源优势回归,会不会东北拿回这个定价权,实际上最终定价权还是要看华北。华北看山东,这个是目前中国淀粉产业,最密集的区域。

  那么这个图要讲的比较多,别看这个图特别简单,但是淀粉有很多交易特征,都是从这个图来的。写了几句话,第一个是淀粉价格的形成机制是长期定价,淀粉价格现在没有彻底摆脱定价的能力。说白了就是一句话,但凡淀粉有大的行情出现的时候,它的后面必然有玉米的支撑,也就是他们的方向需要一致,如果方向不一致,淀粉要向玉米回归。这个就决定了什么呢?这个产业交易策略,这个产品的交易策略也把它看作玉米天然的套利。它的走势实在不能再一致了,几乎像一个品种,只不过是玉米价格的放大器。我相信有很多人已经开始那么做了。它交易淀粉,实际上不是在交易淀粉本身,是在交易玉米,他把淀粉看作是玉米的一种另类的替代品。打一个比方,我现在交易淀粉价格,我要看淀粉的交割是在哪里。那么这个地方的玉米价格是什么样的,然后我算出它的成本,我再把成本算下来当玉米,因为大连交割的玉米都知道,是代表大连的港口二等玉米价,但是产业的玉米目前交易不了,但是淀粉就起到了这个作用,你可以把它当作是华北的,比如说9月份,也可以当作是黑龙江的玉米,比如说1月的淀粉,然后通过你的精确的计算,你认为正确的方向,放大还是缩小,这是由玉米带来的交易。所以说淀粉这个品种上市短短一年,成为明星产品,这里面实际上是跟玉米有直接关系的,真正交易淀粉价值的,我想并不是太多,至今之所以关注,就是因为它与玉米非常密切的关系。

  另外一个,我们判断淀粉价值,我一直在说,大家分析淀粉的时候很矛盾,这个产品很复杂,影响面太多,不太好方面,库存这些,这个实际上就很清晰了,如果就这个方向的话,它就是针对玉米走的,你认为玉米的方向是正确的,它的方向也跟着玉米的方向走,所以说只要你的思维方向是对的,这个取决于玉米团队是否厉害。这个是非常简单的。

  如果是之后的话,需要再了解一下产业的状况,供需的状况,那是后面的事。讲了这么多,实际上就说明什么呢?玉米对于淀粉来讲,借用赵本山的话,大连人永远是大连人,什么时候应该是定价模式,直到这个产业完全整合了,剩几家了,这时候有可能会出现那种情况,但是是后话。

  再看一下这个图,这个是最近这些年淀粉的利润状况,我们看到这个变化是不是很明显,它的利润原来相对来讲以年为计算单位,比较稳定,最近几年像心电图一样波动,尤其近三年波动幅度在放大,我分析是现在这个产业高度透明,太透明了。一方面是微信,这个东西太可怕了,这面刚开完会,那面就知道结果了。另外是辛勤的研究员,他们把这个行业吃到骨头里了,这个情况下,你想隐藏点什么东西,你想再搞一些信息不对称,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话,利润出现这样上下剧烈的波动就可以理解了,因为这是市场的行为。

  再一个还有它自身的特点,我们都说,有时候说玉米的时候会说库存,这个产业没有库存这一说,这个产业只有周转,也就是说但凡供需的变化会直接作用于价格,没有缓冲。所以这个产品的调价是非常剧烈的,我们再说玉米的时候,玉米会调价格,10块20块,或者几块,但是淀粉说涨50,有时候涨100、200,跌也100、200。很直接、快速。那么在这个里面,对交易是非常有意思的。

  然后再说利润状况,我觉得后期淀粉产业的利润状况可能还会延续这种趋势,在高利润的时候,由于产能的释放,供大于求,利润低多一定程度的时候,产业供小于求。研究淀粉一方面要研究玉米,一方面要吃透库存的变化和价格的变化。

  说完了产业端,再说一下产业现状。左面是当时的淀粉是比较单一的,医药化工还有出口,出口是10%,不少了。那么在原来味精没有淀粉的时候,味精大部分用玉米,但是后期味精企业用淀粉做味精,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再一个当时的医药化工占了非常大的版块。以前举办会议,全聚在淀粉厂,看到当时医药对淀粉产业需求的支持。

  我们再看2016年,淀粉行的需求,占40%,这还是商品,实际很多是淀粉企业40%。医药化工这块,新出现的需求,造成达成淀粉现在第二大版块,其他还有食品和原材料,这块也是逐渐的增多,这个再拿第一条跟美国的相比,其实美国现在深加工产品种类多达3000多种,都是高精尖的,利润附加值的产品,中国也在这方面发展,出现了很多高端的食品添加剂,营养剂,这些也是淀粉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不过基数太小,暂时不能对淀粉产业形成量上的拉动,只能是利润的增长点,要说现在产业2000多万吨淀粉消化掉,大头还是淀粉商。

  最近几年,中国玉米业出口,我们看到在2010年有一定数量的出口,但是从2010年之后,玉米淀粉因为没有竞争力,不但没有竞争力,别人还会打进来。我们的产品,不大出不去,别人还要欺负我们。这是自身能力不足导致的原因,为什么你的竞争力不足,所以这个产业,淀粉的产量,在最近几年没有什么变化,不是说中国的需求没有增加,不是说中国出现了问题,而是有的份额被国外的产品占领了。这么看的话,后期如果说我们价格跌到一定程度,这个时候会提高成本。

  这个是上半年产业同比增长的情况,上半年的淀粉产业开工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产量增加75%,需求增加了7万吨。有很多人淀粉买卖,然后这个产业怎么样怎么样,实际上它的需求还是增加的,只不过现在产能过剩,体会不到需求增加带来的好处。当需求增加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明显感觉到,这个产业后面还有后续发展的可能。当然还是说这个前提,玉米价格得下来,产品成本得先下来,这个是逻辑先后的顺序。

  我们刚才说玉米价格下来了,会给产业带来多少好处,这个是谁带来的,实际上是政策调整带来的,这种实际上是跟大家说明一个什么事呢?大家都说政策是最难预判的,那么在这个图里,可以用大的概念来说,也是可以判断一个方向。那么国家对这个产业的政策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对于玉米的态度,2006年之前玉米也是去库存的状态下,大量的鼓励深加工企业,包括退税、扶持也好都有,但是2006年之后,就出现了一些言论,玉米深加工和与民增量,当时深加工邻域的增长,在2007年发布了一个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说,深加工玉米的用量有根红线,这个红线就是不许超过全国玉米产量的26%。

  严格限制或者说原则上不再对玉米深加工的企业新建,为什么前后反弹这么大呢?实际上表明国家在粮食的态度上,然后在考虑深加工这块产业的利益。后面又出来了很多,让人不太理解的,会包括2011年,要求东北深加工企业停售。在这个限制后,这个阶段以来,出了很多的政策,都是限制深加工企业,包括限制利润,包括限制开工,方方面面特别多。

  2015年到2016年,我们说国家去玉米库存,一定要鼓励有人用这个玉米,那么这个时候,深加工产业或者扶植政策的待遇就相当大,包括2016年开始恢复,包括之前说的收购玉米,我想后面这些政策会陆续出台,这就是说你判断现在政策对你是否有利,或者说利多利空的时候,首先还是看国家对玉米是什么概念。

  这个图是很有意思的,说一下未来的发展状况,这个图是去年做的,绿色的是已经淘汰的,或者说已经下来的。东北是绿的,在华北是红的,这是去年的状况。后面会不会改变呢,我觉得一定会改变。我说了一个山东省的淀粉产量,占了全国40%,这个显得拥挤,去年是什么情况?东北的玉米被北京收走了,后面东北几大优势有丰富的玉米产量,有庞大的玉米库存,还有政策的倾斜。

  后面我说了四个字,叫决战东北,产业在经历了向南迁移后,在今后三年有可能向北迁移。包括我们的行业领军,中粮,计划三年内是加工翻番,包括新进来的大产业在黑龙江大规模兴建玉米加工等等,包括中城扩建等等这些,玉米深加工淀粉这个产业的集中率,在未来还会继续的快速的提高。这就是给整个产业参与者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我们的经营环境怎么样,我们后期会面临什么样的竞争格局,我们的企业怎么去生存,这个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怎么办呢?我想在这里也非常的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把这个产品上市了,上市之后很多企业现在已经在参与,后期我认为参与度要不断提高,而且要加速提高。就像豆粕和大豆期货一样,我们这个产业一定要把淀粉当成以前的豆粕来做,这个是需要摆在日程上的,不是简单的参与,而且要深入的去参与。比如说现在期货类的衍生品,都要感兴趣,都要建立专门的团队来为我们服务。

  作为这个产业自身怎么办?要简单的写了几句话,如果你发展,觉得自己规模没办法再大的话,有两条路,一条是小钻精,不要把产品卖到全国去,就钻研周围需求的领域,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需求,培养你的产品,就用你的,不用别人的,产品的服务要优异化,差异化,独特化,这些客户就是你的忠诚的客户,用别的人的淀粉不行,多好的也不用,用你的舒服。

  另外一个是要做大,大到什么程度?要有话语权,全国剩下4家企业的时候有你一个,达到这种程度。普,不是说产品普遍,普是要制定整个产业普遍遵守的规则,这样才可以。控就是刚才讲的核心优势,这个产业本身就不是什么高附加值的东西,资源永远是第一优势,控就体现在控制资源上,这点要立足于资源优势,把下游的产业吸引过来,做产业园模式,这个是跟美国差不多。让消费从广州到东北来,然后加工产品再运到销区,它过来给你提供原料,再收它费用,我想这个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

  那么现在说一下后期,我们说需求这块,我们说成本或者说价格下来了,需求立即增加,需求怎么增加,现在跟大家说一下,本身淀粉就是头道工序,下游产品成本已经下降了,它的价格下来了,它的需求也会高,这就意味着一旦价格下跌之后,你的需求可能会呈几何倍数增长。这个问题大家都能理解。

  那么这个价格下跌到什么程度,才能打开需求的盒子呢?现在谁也不知道。包括现在行业内的价格,又提高了价格,这个价格七八年内已经见到了,所以说我给出这么一个价格形态,中国有2000万吨的淀粉产能,你的价格下跌,首先会刺激出一个新的需求,那么这个新的需求出来之后,有可能会产生价格,但是别忘了,有一半厂子是闲置的,开起来之后又供大于求了,然后价格又下跌,第二类需求,然后再回来,然后再下降,一直到把所有的产能都激发出来,你的产能不够了。这个时候你会迎来一种真真正正的大反弹,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这是有逻辑顺序的,你得价格先下来,先跌到底,信心是哪来的?是跌出来的,跌到底市场才会反弹过来,这个底也是市场给的,我现在没办法预测这个底在哪,但是逻辑很清晰,一定是先探底,才能有后边的需求增加,才能有后边的价格反弹,否则的话,今天所说的需求增加,没办法做交易,因为它不是实在的东西,但是价格下跌这个事,是一定要先发展的,所以在这里也得说一下,我们的玉米不能再有大的反复了。现在整个深加工处于起死回生的初级阶段,如果这个时候玉米再出现政策上的反复,这个产业可能要面临再一次的崩溃,欣欣向荣得来不易的产业,可能转眼就消失了。

  所以说,话说回来了,这个产业究竟发展到什么程度,最终还是取决于玉米。今天跟各位领导汇报到这里,再次感谢大连商品交易所,为我们这个产业提供这么强大的平台,今天我也非常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各位领导做这次报告,如果会后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找我,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许孝如 SF185

相关阅读

先去杠杆好还是先去产能好?

去产能意味着经济下行,去杠杆意味着金融风险加大。同时,中国的产能过剩部门基本都是高杠杆部门。如果去杠杆的同时又去产能,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重大的恶化。这是平衡防范金融风险和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选择。

中国的工资是低了还是高了

一方面,劳动者抱怨收入低、压力大;但另一方面方面,制造业企业又在抱怨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这似乎是一个悖论。悖论的直接原因在于参考系不一样:劳动者抱怨工资低的参考系是房价和医疗教育价格,企业抱怨成本高的参考系是过去和国外的工资水平。

企业家必须是一个高尚的人

你要成为企业家,必须要有丰富的人脉资源,这个人脉不是靠你行贿、喝酒,而是靠你人品的传扬。你做企业要有好的团队,好的团队不仅仅是靠高工资和给他提供舞台,更重要的是,你要有高尚的品格,才能吸引到优秀的团队。

支付宝和马云都不是活雷锋

无论是微信的收费还是支付宝的收费,都反映出互联网公司的一种商业模式:前期通过各种手段积累大量用户,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如社交习惯、支付习惯等),后期通过收费来实现和扩大自身的商业利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