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豆类步入跨年度牛市上涨周期(2)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1日 09:07  北京中期

  (二)拉尼娜气候令南美减产忧虑挥之不去

  拉尼娜气候可以说是今年贯穿整个豆类市场走势并给豆类市场走势带来极大影响力的因素之一。在美豆种植及生长期间,拉尼娜气候就一度引发市场的紧张情绪,担心拉尼娜气候给美豆播种及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盘面也一直在拉尼娜因素困扰下保持着谨慎的风险升水,但直至美豆顺利完成收割工作,拉尼娜气候也未对美豆产量带来严重的破坏影响,对拉尼娜气候的炒作暂作停歇。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当市场关注焦点向南美产区转移之时,对拉尼娜气候的炒作再度升温。

  2010/11年度美豆期末结转库存处于偏低水平,意味着2010/11年度世界大豆供应将更多的依赖于南美产量,一旦南美产区出现大幅减产情况,都将引发世界大豆供应格局的转变,但也就在此刻,南美产区却同样面临着拉尼娜气候干燥天气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据气象机构预测,拉尼娜气候至少将延续至2011年3、4月间,这意味着南美大豆主产区还要经受着后期严峻气候的考验。在世界大豆供应压力向南美产区偏移的同时,任何对南美豆产量产生威胁的因素都将触动市场敏感的神经,盘面保持着谨慎的升水等待着时间的验证,这种紧张的情绪将继续伴随着南美豆的生长。

  图2‐4:南美大豆主产国历年产量情况

图为南美大豆主产国历年产量走势图。(图片来源:USDA、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对南美产区产量下滑的忧虑已经体现在预期之中,据2010年12月USDA大豆供需报告显示,报告预测2010/11年度巴西、阿根廷大豆产量均较上一年度出现下滑。其中预测2010/11年度巴西大豆产量为67500千吨,低于上一年度的69000千吨;预测2010/11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2000千吨,低于上年度产量54500千吨。

  (三)世界大豆供需从宽松格局向紧平衡转变

  图2‐5:世界大豆历年供需状况图

图为世界大豆历年供需状况图。(图片来源:USDA、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10/11年度南美豆产量出现下调,导致世界大豆总供应量整体下滑,在供给下滑的同时,大豆需求却依然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导致2010/11年度世界大豆供需格局从上一年度的供大于求局面开始向供需平衡转变。截至2010年12月USDA公布的世界大豆供需平衡表来看,2010/11年度世界大豆总产量预计为257780千吨,总消费量为256240千吨。强劲需求亦再度引发世界大豆库存消费比的进一步下滑,据报告显示,2010/11年度世界大豆期末库存消费比0.23,位于历史同期偏低水平。

  目前对于南美大豆的产量依然面临着不确定性,还要经历后期拉尼娜气候的不断考验,为美豆盘面进一步走强埋下利多伏笔。

  二、美豆基金期货做多热情持续不减

  图2‐6:CFTC 美豆基金期货持仓报告

图为CFTC 美豆基金期货持仓走势图。(图片来源:CFTC、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自美豆7月启动涨势以来,基金期货多单一直在大幅增持美豆期货,成为美豆强劲涨势背后的助推力。截至2010年12月14日CFTC公布持仓报告显示,当周美豆基金期货多单249065手,基金空单37466手,基金净多单211599手,基金多单持仓占比高达38.7%,处于历史高位水平。基金持续增持大豆期货多单也显示出资金对豆类后期走势的看涨情绪,关注后期南美天气变化能否为市场再度提供利多动能,吸引基金做多热情。

  三、中国需求仍是关键因素

  (一)美豆周度出口势头强劲

  图2‐7:美豆周度出口销售数据

图为美豆周度出口销售走势图。(图片来源:USDA、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据USDA公布美豆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12月16日,美国2010/11年度大豆累计出口销售量3431.34万吨,去年同期3069.14万吨;累计出口装船1944万吨,去年同期1714.07万吨。中国累计购买美豆2201.91万吨,去年同期1887.35万吨;累计装船1352.53万吨,去年同期1135.35万吨。美豆强劲出口需求,特别是来自中国的需求一直是支撑美豆上行的重要动力之一。在2010/11年度美豆期末结转库存再次调低情况下,后期南美产量一旦产量出现下滑,将再次加重美豆供给负担,美豆盘面在低库存及强劲出口支撑下盘面调整空间有限。

  (二)中国大豆进口量再创历史新高

  图2‐8:中国月度大豆进口量

图为中国月度大豆进口量走势图。(图片来源:中国海关、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10年中国大豆月度进口量均较历史同期出现大幅攀升,特别是在阿根廷豆油进口禁令影响下,为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油脂消费需求,大豆进口量更是居高不下,保持着强劲的进口势头。

  图2‐9:中国历年大豆进口量

图为中国历年大豆进口量走势图。(图片来源:中国海关、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10年全年中国累计大豆进口量约为5478万吨,较上年度进口量4255万吨增长28.7%。

  (三)豆类需求将不断增长抬升国际豆类价格重心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豆类品种的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2010/11年度中国大豆压榨消费量预计为5700万吨,较上一年度增加700万吨,增幅达2.3%。中国需求将再度成为世界目光的关注焦点。

  图2‐10:中国历年饲料及肉类总产量图

图为中国历年饲料及肉类总产量走势图。(图片来源:WIND资讯、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图2‐11:历年猪牛羊肉产量统计

图为历年猪牛羊肉产量统计图。(图片来源:WIND资讯、北京中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近年肉类及饲料产量也不断上行,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养殖行业逐渐由原来传统的散养模式向规模化养殖转换,且随着原料波动的剧烈,以前的散养户自配料养殖更倾向于购买配合料,进而使得饲料消耗快速增加,对原料市场构成良性提振,近几年我国饲料类蛋白原料需求增长迅猛。近五年肉类年均增速为2.5%,饲料产量年均增速为7.9%,蛋白原料年均增速为6.9%,尤其以豆粕消费量迅速增长,年均增速10.2%。而中国的油籽及大豆产量却是逐年萎缩的,尤其是大豆产量近年来萎缩严重。目前我国有80%左右的大豆需依赖进口,近年我国大豆进口迅猛,近五年来年均增长14.8%,增长幅度远大于世界大豆贸易量的年均增幅9.3%,也远大于世界大豆产量的年均增幅3.7%。我国大量的大豆进口需求无疑对国际大豆市场形成较好的提振,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近五年来,豆粕消费量年均增长率3.9%,带动大豆压榨量年均增长4.1%。当然除此之外,各国发展生物能源亦增加了一部分大豆需求。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