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认识股指期货 走向股市新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15日 00:03  中原证券

  关键要素:

   所谓股指期货,一言以概之,即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远期合约,它是商品期货管理经验应用于证券领域,管理股票市场系统风险的产物。股指期货诞生于现代金融体系发达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繁荣以及机构投资者数量的迅猛增长,股指期货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价格发现与规避风险是现代期货市场的两大核心功能;从交易方式上来看,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都可划分为三种方式,即套期保值、套利交易以及投机交易。

   境外市场经验表明,无论是股票市场处于牛市还是熊市中,股票市场在股指期货上市前上涨、在上市后下跌,但不改变长期运行趋势。境外16个市场股指期货推出后的市场表现显示,有13个市场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出现调整,时间从4个月到2年不等。其中主要原因在于,股票市场中的蓝筹股出现溢价需求,在股指期货推出后逐渐回归到合理的价格区间。

   股指期货的推出,为中国股市引入了做空机制,意味着此前“单边市”中的投资理念和投资模式都将因此而调整,A股市场也将由此而步入新时代!投资者在未来要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应从资金、熟悉股指期货交易制度、转变投资理念等方面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建议广大投资者充分利用股指期货正式推出前的这几个月时间,积极参与股指期货的仿真交易,不断摸索适合于期货市场的投资理念与投资模式。

  2010年1月8日下午,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国务院原则上批准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推出”!国人期盼3年之久的股指期货终于要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开创中国资本市场的新纪元!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金融工具究竟是何物?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究竟我们如何参与?简而言之,股指期货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1、境外股指期货的起源与现状

  所谓股指期货,一言以概之,即以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远期合约,它是商品期货管理经验应用于证券领域,管理股票市场系统风险的产物。

  股指期货诞生于现代金融体系发达的美国。1982年2月24日,堪萨斯交易所(KCB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份股指期货合约——价值线平均指数(The Value Line Index)合约。价值线指数期货推出当年成交量就达到了35万张,不久之后推出的S&P500指数期货当年成交量更是达到了150万张。

  股指期货在美国的巨大成功引发了世界性股指期货交易热潮。 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的繁荣以及机构投资者数量的迅猛增长,股指期货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图1:1986~2008年全球股指期货成交统计

图为1986~2008年全球股指期货成交统计图。(图片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国际清算银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目前,股指期货及期权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衍生品种之一。根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统计,全球场内衍生品中,交易最活跃的品种是以股票和股票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期权合约。2008年,股指期货与期权合约在全球场内衍生品的交易量中占36.76%,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股票期货与期权,占31.22%,利率类衍生品排名第三,占18.15%,而商品期货、期权的占比只有10.34%,这说明当前场内衍生品的交易以金融期货、期权合约为主体,而不再是商品期货、期权,且权益类衍生品在场内交易中占据绝对地位。

  图2:2008年场内衍生品构成(单位:%)

图为2008年场内衍生品构成图。(图片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美国期货业协会)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股指期货的交易主要集中于北美与欧洲地区,其中北美地区的成交量占据37.22%,位居第一。欧洲紧随其后,占据35.87%,亚太地区近年来由于新兴市场股指期货的大力发展,成交量也迅速上升,目前占据23.15%的市场份额。总体来看,股指期货在全球的交易分布相对于其他衍生品,还是较为均衡的,这也说明了股指期货在全球都得以快速发展。

  图3:2008年全球股指期货成交量地域分布

图为2008年全球股指期货成交量地域分布图。(图片来源:中原证券研究所,国际清算银行)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中国股指期货发展概况

  中国的股指期货可追溯至20世纪90年代。1993年3月10日,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开办了股票指数期货交易,标的物为深圳综合指数和深圳A股指数。它的出现为广大股票投资者提供了一种规避股价波动风险的工具,但投资者对这一类衍生工具了解甚少,再加上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并非全国性市场,会员单位有限,成交清淡,而且当时股票市场的管理与运作也很不规范。所以,股指期货不仅很难发挥避险作用,实际上还成为一种投机性极强的工具,出现大户联手操作,打压股指的投机行为。由于违法交易,市场投机混乱很快被监管当局勒令停止。1994年1月证监会责令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停止其交易。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股指期货的推出又被重新提上日程,随后,中金所推出了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物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迄今已运行三年有余。仿真交易的合约设计如下表:

  表2: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合约表

合约标的 沪深300指数
合约乘数 每点300元
报价单位 指数点
最小变动价位 0.2点
合约月份 当月、下月及随后两个季月
交易时间 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15
最后交易日交易时间 上午9:15-11:30,下午13:00-15:00
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 上一个交易日结算价的正负10%
最低交易保证金 合约价值的10%
最后交易日 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三个周五,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交割日期 同最后交易日
交割方式 现金交割
交易代码 IF
上市交易所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

  除了上述合约设计,为便于风险控制,中金所对股指期货交易又做出了系列规定,主要包括:

  (1)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每日无负债结算又称“逐日盯市”,指在每日交易结束后,期货交易所应按当日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实行净额一次划转。每日无负债结算使期货合约持有人的持仓价格是当日的结算价格,同时按结算价格计算并交付交易保证金。这样就能保证交易所收取的交易保证金能够完全控制一天的价格波动风险。

  (2)熔断制度

  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及股票现货交易的一个显著不同之处在于引入了熔断机制。所谓熔断制度,是指在股指期货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点数时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或交易可以继续进行,但价格波动幅度不能超过规定点数之外的一种交易制度,前者称之为“熔而断”,后者称之为“熔而不断”。中金所规定,每日开市后,股指期货合约申报价触及熔断价格(目前规定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6%),且持续5分钟的,该合约启动熔断机制。申报价触及熔断价格且持续5分钟,是指只有熔断价格的买入(卖出)申报、没有熔断价格的卖出(买入)申报,或者一有卖出(买入)申报就成交、但未打开熔断价格的情形。“熔断”制度的设立为股指期货交易提供了一个减震器的作用,当价格突变时,给投资者一个冷静期,以防止反应过激。

  另外,熔断制度也给投资者提供了潜在套利的可能。根据金融期货持仓成本模型理论,股指现货指数与期货指数价格之间有一个固定价差,熔断有可能止住期货上涨或下跌的步伐,而此时股指现货价格如果继续上涨或下跌,期现价差就会扩大,进而给市场带来套利机会。但是,为了保证期货合约在到期时向现货收敛,中金所规定最后交易日不设熔断机制,且涨跌停板幅度为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的±20%。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