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年铜价应是波澜不惊 仍将维持高位振荡格局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5日 00:04 中诚期货
主要观点 全球宏观面:2008年,中国及新兴市场经济或略有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将放缓。西方发达国家对精炼铜需求将放缓,而中国需求将保持刚性增长。 2007 年全球铜市由供应缺口转向小幅过剩的紧平衡。铜精矿的供应瓶颈、低加工费可能导致冶炼商减产,将限制2008年精炼铜的产量增长。全球精炼铜低水平的库存、供应中断以及中国需求的刚性增长,将促使铜价维持高位运行。 因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经济放缓,不排除其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次级债危机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影响程度,均有待观察。2008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显著增大. 大区间振荡的格局依然难以改变。 一、2007年行情回顾 自2006年5月11日伦铜创出新高8800美元/吨的价格之后,就一路振荡走低。2007年初在中国进口需求的带动下,铜价结束了2006年末的下跌行情,并在3-4月份发动了一波较大的上涨行情,5月初价格最高达到了8335美元,但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之后长达半年时间铜价在7000-8000美元区域振荡。2007年里世界铜走势主要由两大因素主导的:一个是中国铜消费量的大幅增长超出预期,中国因素影响了世界铜市走势;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对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经济放缓将导致铜消费量下降的忧虑超出预期。这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期货投资基金在对铜市场需求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其资金投向也变得不明朗,从而造成了铜价在高位保持震荡的格局。2007年铜价的走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探底回升阶段(2007年1月-2006年2月) 从2006年12月初开始,由于对美国经济放缓的忧虑和LME库存持续增加打压金属市场人气,铜价逐步回落,进入了下跌探底阶段。2月初伦铜在一度跌至5255美元/吨--2006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沪铜指数也跌至50075元/吨的年内低点。2月初以来,由于受亚洲库存流出的牵制以及中国买盘的涌现,铜价开始逐步回升。而在我国春节假期期间受空头回补热潮的推动铜价上涨。但2月底中国股市暴跌,金融市场动荡令市场担忧中国对铜的需求可能会减少,铜价再次出现回落。 第二阶段:加速上涨阶段(2007年3月-2007年4月) 2007年3月初,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累及商品市场,铜等基本金属出现短暂调整;而随着金融市场企稳,铜市场重新回归基本面,市场焦点再次集中在中国消费因素上。随着中国铜进口数据连续数月激增,市场预期中国消费启动,中国因素支撑投资者重燃买兴,铜价稳步上行节节攀升。 第三阶段:高位宽幅震荡阶段(2007年5月-2007年10月) 2007年5月,美国次贷危机成为世界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其引起的风暴席卷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商品市场随之大幅下挫。在这一阶段,基金撤离金属市场,美元贬值,供应中断等因素交互影响,铜价位于高位宽幅震荡。 第四阶段:回落调整阶段(2007年10月-2007年12月) 2007年10月,美国楼市继续下滑、次贷危机以及对经济衰退的担忧等利空因素打击金属市场人气,同时不断增加的LME库存和需求放缓的忧虑,令铜市持续承压,进入回落调整阶段。 二、宏观经济 全球宏观经济 2007年受到美国房地产市场下滑及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07年全球经济增幅为5.2%,比2006年减少了0.2个百分点。在2007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IMF将2008年全球经济增幅下调了0.5个百分点,预计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4.8%。 10月份再次爆发的次级贷危机使得未来美国经济增长急剧放缓的可能性增加,11月20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经济预测报告,将2008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原来预测的在2.5%至2.75%之间下调至1.8%至2.5%之间。油价上涨、信贷紧缩也是促使美联储下调经济增长预期的因素。尽管自2007年9月以来,美联储已经连续三次降息,累计降息幅度达到100个基点,由于房价持续下跌以及次级贷款的高违约率,金融机构尽量减少贷款并提高借款标准,信贷市场普遍紧缩。今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执政共和党不会希望经济不好影响选情。因此政府必然会尽力救市,预料今年之内联储会继续减息,即使引发滞胀,也再所不惜。尽管美国深陷次按泥潭,但减息和出口增加等正面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衰退的步伐,尽管目前来看收效不甚明显。 受美国影响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也开始放缓。德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而美国是德国第二大出口市场,美国减少进口需求已经使得德国出口增速放缓;尽管11月IFO商业景气指数由10月的103.9稍增至104.2,但之前已经是连续5个月下跌,而11月商业预期指数由98.6降至98.3。日本政府则预计2007财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3%,低于早先估计的增长2%。调降成长预期和住房建筑活动的下滑有关,更为严格的法规影响了日本营建许可的发放。不过,受私人需求走强、企业活跃度提高和家庭结余将出现某种程度增长的推动,日本政府预测预计2008财年日本经济将增长2%。 但是,在世界经济遭受次贷危机,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出现放缓之际,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劲动力。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金砖四国"2007年GDP增长分别达到了11.2%、7%、9%和4.4%。世银对中国在2007、2008和2009年的GDP增长预测分别为11.3%、10.8%和10.5%,中国经济虽因宏调而略有放缓,但增长速度仍是全球第一,并带动东亚地区整体经济在今、明两年维持9.7%和9.6%的强劲升幅,如果不计中国因素,东亚在这两年的增长就分别只有5.9%和6.2%。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还会对金属价格带来支撑。
总的来看,在2007年世界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但初步出现了调整迹象,局部地区经济增长过热和主要工业国家增速放缓并存。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高企、原材料商品大幅涨价和美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世界经济承受的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虽然整体上看世界经济运行依然健康,但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由于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不利影响,2007年世界经济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但是,金融市场动荡和油价飙升给世界经济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2008年世界经济面临的风险显著增大。 国内宏观面 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2007年,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呈现出积极变化,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增长环境相对宽松、经济效益明显改善、结构性调整初显成效。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取得积极进展,初步形成了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为未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07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66043亿元,同比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1.1%,二季度增长11.9%,第三季度有所回落,但仍保持11.5%的较高水平。2007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2951亿元,同比增长36.7%。中国社科院对外发布《2008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7年GDP将增长11.6%,2007年CPI上涨4.5%。蓝皮书预计08年GDP增速较07年回落,保持在接近11%的水平。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上一个经济周期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双顺差延续 人民币加速升值 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仍在持续,双顺差规模继续扩大。虽然出口增速有所回落,进口增速有所上升,但出口增长速度仍明显快于进口,导致外贸顺差持续扩大;由于对外投资规模和速度仍落后于资金流入,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规模比上年度明显扩大;外汇储备增长的势头强劲,外汇储蓄新增规模大于贸易顺差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表明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大量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我国寻求套利机会;2007年以来,虽然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在加速,但对欧元和日元却是相对贬值,导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不升反降。2007年底美元兑人民币逼近7.30关口。 2008年人民币汇率上升步伐将进一步有所加快,但不会迅速地大幅度升值。因为目前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接近国外认为人民币低估水平的大约40%,而且由于过去两年国内资产价格已经大幅上涨,如果人民币升值步伐太快,尤其是如果发生一次性大幅度升值,则可能导致海外短期资本获利了结而流出,资本大规模的外流将可能引发国内金融动荡。因此,2008年人民币不会出现持续加速升值的局面,最可能出现的是人民币汇率在上半年加速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出现较大幅度震荡的格局。预计到2008年底美元兑人民币可能达到6.50-6.75的区间。 信贷规模有所控制,投资仍将高速增长 2007年信贷投资持续高增长,并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一是贷款继续沿续长期化的趋势,中长期贷款占比持续上升;二是贷款主要投入房地产、工业和有价证券等平均净利润增长率高的行业;三是贷款一改往年"前高后低"的特征,在下半年增长依然强劲;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虽有所回落,但反弹压力仍然存在;五是地方项目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且增幅明显快于中央项目;六是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较小,且份额一直处于下降过程中。预计2007年M2、M1增速分别在18%和21%,信贷增长为1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6%。 展望2008年信贷投资:信贷增幅将有所回落,投资依然保持高速增长。虽然2008年信贷需求仍将十分旺盛,但考虑到信贷增长将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信贷增长将略有回落。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将可能出现高速增长。2008年,随着各地换届的完成,地方项目投资也加快展开,政府投资项目将加速增长。预计2008年M2、M1增速分别在17.8%和20%左右,信贷增长将在15%左右,均略低于2007年。预计2008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在28%的水平,比2007年有所反弹。 宏观调控进一步强化、货币政策依然从紧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的平均CPI上涨幅度已经达到4.4%,比前9个月平均CPI上涨幅度高出0.3个百分点,全年约为4.7%左右。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受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四大因素拉动,今年的经济增长达到近11年来的最好水平,全年CPI涨幅可能在4.7%左右,GDP增长预计将达到11.5%,但为了防止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明年经济增速可能略有下降,2008年GDP增速可能放缓至11%以下。中金公司预计,2007~2008年贸易顺差分别达到2601亿美元和3400亿美元。预计12月CPI增速将为5.9%~6.1%,2007年全年CPI增速为4.7%.2008年上半年由于食品价格较高、货币政策趋紧,因此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维持2008年CPI增速4.0%~4.5%的预测。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课题组发布了2008年消费形势预测,预计2008年CPI上涨3.8%.报告预计2008年GDP增速可能略有回落。同时,国家信息中心编制的消费景气预警监测显示,目前我国消费先行指数处于快速上升阶段,预示着2008年前三季度甚至全年消费景气指数都将呈现高涨的态势。国内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出现反弹,经济过热趋势明显。 总体上,在石油成本上升、外部经济发展放缓、通胀压力延续、流动性仍居高的四重压力下,中国将继续采取各项降温措施,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未来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但幅度可能在调整中平稳放缓。从宏观经济层面看,国内金属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但调控压力将加强。 三、供求分析 1.消费 从长期来看,世界精炼铜消费量趋向增长。但在不同阶段,精铜消费的增长速度有快有慢,这是由全球经济环境所决定的。 从图 1 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全球经济成长高于 3%时,铜市场的消费增长情况都比较理想,而当全球经济成长放慢时,铜市消费增长也会放缓甚至出现下降。不过2005年全球经济成长速度在3%以上,但铜市消费反而出现下降是一个例外,这有可能是市场高估了2004年的消费并低估了2005年消费的结果所致,因为中国市场的表观消费与实际消费之间存在一些偏差。2006年和2007年全球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球精炼铜消费保持同步高速增长。根据ICSG的统计数据,截止2007年9月份,世界精炼铜消费同比增长了92万吨,其中中国表观铜消费同比增长38%,消费增长量为87万吨,进口量增长60万吨,大大超过市场预期,这也反映出此前市场对中国的实际铜需求是明显的低估了,而07年中国表观铜消费大幅增长应不是一年之功。 从图 1 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全球经济成长高于 3%时,铜市场的消费增长情况都比较理想,而当全球经济成长放慢时,铜市消费增长也会放缓甚至出现下降。不过2005年全球经济成长速度在3%以上,但铜市消费反而出现下降是一个例外,这有可能是市场高估了2004年的消费并低估了2005年消费的结果所致,因为中国市场的表观消费与实际消费之间存在一些偏差。2006年和2007年全球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球精炼铜消费保持同步高速增长。根据ICSG的统计数据,截止2007年9月份,世界精炼铜消费同比增长了92万吨,其中中国表观铜消费同比增长38%,消费增长量为87万吨,进口量增长60万吨,大大超过市场预期,这也反映出此前市场对中国的实际铜需求是明显的低估了,而07年中国表观铜消费大幅增长应不是一年之功。 图1
图2
图2展现了2007年主要铜消费国和地区的铜消费份额。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前8位的主要铜消费国所占的消费比率高达世界消费总量的81%,这说明铜市场的消费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而且各国的消费地位在过去十年中还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早在1997年,中国的铜消费量还居于日本之后,但在此后五年,中国的铜消费量则已经跃居美国之上。确切地说,在2000年前在铜消费市场唱主角的是西方欧美国家,但在2000年后铜消费市场的主角换成了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这些国家也被市场称之为金砖四国。不过印度和巴西在铜消费量的基数上都不超过40万吨,因而这两个国家只是有较快增速,但在增量方面的影响力则是微不足道的。世界范围内真正对铜市场的消费有深刻影响力还是中国、欧盟、美国主要消费市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