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中国铜市消费分析:需求增长减缓表现差强人意(5)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9日 03:07 金瑞期货

  三、中观消费层面

  铜市场终端消费的增长带动了铜加材产量(中观消费)的迅速膨胀,2004 年铜加工材产量达到416.6 万吨,2005 年的产量达到514.2 万吨,2006 年上半年的产量为220.0 万吨,铜材的产量在2005 年达到了阶段性的高峰。在今年上半年的3—4 月份,我们发现铜材产量的增长比较大,而下游的消费却很差, “中观消费”和 “终端消费”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主要原因如下:1、统计局公布的铜材的产量数据并不是很准确,主要原因是统计局的数据只针对规模比较大的冶炼厂,而规模小的冶炼厂并没有统计在内。而在经过高铜价之后,产业重组使得大铜材加工企业仍在扩张,而规模小的冶炼厂的产量在减少。因此统计局的数据只是片面的反映了铜材产量的情况;2、铜的“消费密度”在下降,比如:目前“铜包铝”、“铜包钢”的应用在扩大,和以往相比,同调铜管变得更薄,单位面积的用铜量在继续下降。但是06 年5—6 月份以来,以来铜材的月度产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尤其处于第二季度消费旺季时,6 月份铜材竟出现了负增长,铜材产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我们对于铜消费下降的预期。

  图十一、03 年以来铜材月度产量

   中国铜市消费分析:需求增长减缓表现差强人意(5)

03 年以来铜材月度产量走势图(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95 年以来铜材的进出口数据

  图十二、铜材进出口形势

   中国铜市消费分析:需求增长减缓表现差强人意(5)

铜材进出口形势图(来源:金瑞期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从1995 年以来铜材的进出口数据来看,04 年以前铜材的进口量逐步增加,但到在2005年之后铜材的进口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减少,而对应的是出口是在大幅增加。制造业向中国转移,导致铜材进出口格局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我们认为:中国对铜需求的增加部分,实际上有一部分本来属于西方发达国家原有的需求,只不过在加工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刺激下,出现了铜消费地域分布的重新配置。因此,中国对铜的需求,除了部分自身的实际消费增加外,其实有相当部分属于“转移消费”。我们在关注中国铜需求的强劲增长时,不能忽视西方发达国家铜需求量的绝对下降和消费增速的下滑。

  四、表观消费层面

  最后我们再来关注一下中国的表观消费量:

2005 2006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2005 平均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精炼铜产量 17.7 18.9 19.2 19.9 21.04 21.6 23.9 23.2 24.5 24.8 24.54
净进口量 11.1 10.5 10.1 9.7 9 5.6 3.3 4.1 4.96 3 4.5
交易所库存 0.9 -1.9 2.0 0.4 -0.2 0.6 -0.5 2.4 -0.1 1.5 1.53
表观消费量 29.7 27.5 31.3 30 30.00 27.8 27.3 29.7 29.36 30.3 30.57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05 年平均的表观消费量是30 万吨,累计360 万吨,虽然大部分机构的预测,06 年中国铜消费增长将达到8%-10%,但是在我们对消费分析之后,今年中国铜消费达到8%以上几乎不可能。在第二季度中国消费旺季,中国的表观消费才30.07 万吨,当然这里面并不包括国储所抛售的铜。第二季度国储基本都在现货市场抛铜,这增加了我们对国内表观消费的判断难度。按照市场的普遍观点,我们在预估的30.07 万吨的表观消费量的基础上增加2万吨,这已经是最乐观的预估了。因此加上国储所抛的铜,第二季度中国平均每月的表观消费量可能只接近32 万吨左右。高涨的铜价抑制了国内的需求的膨胀,从各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力、家电、房地产、汽车行业虽然长期来看仍保持乐观的增长,但是各行业在今年上半年的确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放缓。高铜价带来的是产业革命和产业重组,但是从终端消费来看,我们认为铜消费市场的潜力仍然很大,以电力为主的铜消费主体仍然会带动未来消费的增长。我们认为,中国各行业的终端消费仍然存在,最终中国的消费买盘将会被迫回到市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综合各行业的发展情况,我们认为中国今年的需求增长约为5.3 % ,总体表现差强人意,明显低于前三年的需求增速,今年全年的消费量大约在375 万吨左右。

  金瑞期货 张恒 黄守锋

[上一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