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1日01:59 中国基金报

  机构投资者在公募基金中持有比例一览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巨额赎回引发基金净值大幅波动、绝对收益风格产品增多、定制化基金数量扩容……机构资金的增多正在给公募基金市场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并让公募市场越来越具备专户业务的特点。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公募基金中机构持有人的比例持续攀升,公募基金的投资风格将会发生改变,基金公司或将在工作重点、业务模式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型。

  机构投资者占比迭创新高

  近日,多家公募基金投研人员向中国基金报记者透露,机构投资者在公募基金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而个人投资者的占比越来越低,这将给公募基金从投资策略到业务模式等方面带来深刻的变革。

  基金年报显示,2011年至2015年,机构投资者比例持续攀升,从2011年的28.94%上升到2015年的56.85%,一举突破50%大关。虽然2016年半年报尚未出炉,但多位业内人士分析,随着2016年A股市场震荡下行,个人投资者纷纷“逃离”,而随着“资产荒”的蔓延,委外资金陆续入驻,公募基金中的机构资金占比有望再创新高。

  “公募基金的投资者正在发生结构性和趋势性变化。”益民基金基金经理助理吴桢培表示,“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个人投资者持有基金规模占比在下降,机构投资者持有基金规模占比在上升,机构投资者正在成为公募基金的投资主体。”

  吴桢培分析,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机构投资者为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和相对较高的固定收益,他们通过公募产品来实现该投资目的,而公募基金的产品正好适合机构投资者的需求,“例如,有些指数产品就能满足他们的投资需求,从机构持有基金的比例看,被动型指数基金这类工具型产品持有比例占据绝对优势。”

  北京某大型公募基金经理也认为,机构投资者在公募基金中的比重增加,可能会产生公募基金专户化的现象,并对公募基金的投资风格产生影响。

  基金投资风格或受影响

  随着机构资金在公募基金中的占比越来越大,公募基金的投资风格也将发生改变。

  泓德基金一位投研人士认为,与个人投资者相比,机构投资者更成熟、理性,他们不容易跟风,不太会表现出追涨杀跌的特征。而且,他们投资目标明确,有相对成熟的投资策略和相对完整的投资考察周期,因此,不太容易受到市场短期波动的干扰。

  该人士分析,机构投资者对基金公司和产品的选择标准更为严苛,包括公司综合实力、收益来源、风险收益比等;个人投资者较为垂青高收益,机构投资者则更关心收益背后的风险代价。

  另外,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追求的目标差异较大,在产品策略方面,机构投资者既需要纯债券投资策略、绝对收益策略、保本策略、现金管理策略等固定收益策略,还需要权益类、量化对冲、定增、大数据、FOF(基金中基金)等多种风险收益属性的投资策略,促使基金公司在产品的多样化方面下功夫,以满足机构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该人士称,“从国外情况来看,成熟的市场通常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的市场,而这对于公募基金来说也会有积极的影响,减少短期波动带来资金的大进大出,从而减少对基金经理投资决策的干扰,对于基金的长期稳健运作意义很大。”

  吴桢培也认为,机构投资者的增多有助于整个市场的稳定及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给公募基金行业创造长远的、良好的发展环境,公募基金的投资风格也将更多地选择以价值投资为主,改变投资行为散户化和投机化的现状。

  公募业务成机构资金新宠

  在多数业内人士印象中,专户业务凭借定制化、费率较低等优势更为机构资金所青睐,机构资金参与公募业务则是行业的新趋势。

  北京上述大型公募基金经理认为,与专户业务相比,公募业务更有利于机构投资者,一是定制公募基金可以定制投资风格,二是在申购赎回上相对灵活,而专户一般有一定锁定期。

  该基金经理称,“比如,机构客户投资特定公募产品可以向基金公司约定投资范围,约束收益波动性,定制产品策略,指定在特定风险下去博取收益,降低净值波动性等。”

  吴桢培也表示,公募基金和专户产品各有优点,比如,公募基金通常采取市场指数为业绩比较基准,追求超越基准的相对收益,而专户理财可通过灵活调整资产配置,严格控制风险,追求绝对回报。

  “机构投资者之所以选择公募产品,主要是因为公募基金具有透明的产品设计、专业人才优势以及公募基金的品牌优势。”吴桢培称。

  但上述基金经理称,公募基金也有投资范围相对较窄的劣势,主要以货币、债券或股票为投资方向,专户的投资方向更宽泛一些。

  吴桢培也认为,由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量较大,一是大额赎回或短期赎回对基金产品运作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产品的流动性要求会更高;二是基金的操作难度也会加大,对公募基金产品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发展更多专业化、工具型投资产品。

  从长远来看,机构资金在公募中的增多或为基金公司的工作重点和业务重塑带来契机。

  “益民基金看到了公募基金这种发展趋势,把大力发展被动型指数基金这种能有效满足机构投资者的产品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吴桢培称,“今后公募基金会更加重视机构投资者,会出现一些以满足机构投资者需求为主、积极开拓机构投资市场的有特色的基金公司,这对整个基金行业发展和业务塑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香港证监会“夺权”港交所?

不论哪一个监管机构主导上市审批,提升港股市场素质最终仍需落实到企业管治的改善和规范中来。改革上市架构,在推动改革的漫漫长路中,只是第一步的尝试,未来无论法律条例的修改,监管和执法的加强,还是投资者教育的改进,无处不关键,也无处不艰难。

商务部为何棒打“美年大健康”

假如商务部这一大棒狠狠砸下来,不是打蔫了“美年大健康”,而是窒息了中国医疗市场健康发展的活化因子、消解了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市嘲供给侧”改革能量,中断了医疗服务市场多层次需求与多层次供给的有效循环。

华润才是结束万科宫斗的钥匙

很久以来,华润并没有太多的声音,可能是囿于央企的身份吧。但王石主动敲门来了,华润该如何表示呢?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快要打开了!

日元为何能成为避险货币?

半年来,日元对人民币的涨幅已接近30%,促进了人民币在没有对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有序释放了对一篮子货币的贬值压力,并通过改善贸易条件推动了中国出口的企稳。在日元币值趋稳之后,一旦美联储加息预期重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可能再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