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目前最先进的买基金方式,新浪基金小秘书只能帮您到这里啦。新浪基金实盘大赛,牛人带你选基,一键跟投,“何时买何时卖”统统不用愁!高手投万元60天赚941元,快来跟投,快来挑战高手!【我要参赛】
⊙记者 周宏 ○编辑 于勇
2017年接近过半,“年内业绩排名”这档子事渐渐在业内交流和产品宣传中多了起来。好事传千里,这个行业习惯大家都能理解。
但面对较好业绩的产品,基金持有人此刻更需要的是冷静分析,分析相关产品的业绩来源:区分运气和能力、风格和水平,以及最关键的——识别投资团队的品行作风,进而为下一步的投资打好基础。
比如,今年业绩出色的大半集中在重仓消费股的基金身上,各类溢美之词也围绕着业绩出色的投资团队和基金经理。但是,其中每个绩优基金经理都很出色吗?每一个排名靠前的基金都值得持有吗?
当然不是。
从个人经验出发,我们提供以下挑选产品和投资管理人的诀窍供参考。
其一、区分主动投资和被动投资。
今年许多基金的业绩比较出色,但是仔细看来,排名靠前的基金中不少是指数基金和分级基金。后两者的业绩出色主要归因于跟踪指数的优异表现。也就是说,这些基金的业绩靠前并不体现基金经理和投资团队的投资能力。如果持有人希望找到投资能力强的产品,还是要关注那些主动型投资的绩优基金产品。
其二、剔除偶然表现出色的基金。
那么,所有基金业绩排名靠前的主动型基金都很好吗?也不尽然。
A股市场有3000多只股票,公募基金只需要布局其中几十只,决定这些排列组合的过程有太多的运气,而股票基金的业绩也有着太多的偶然性。
从历史经验看,能够相对大概率地筛选出绩优基金的方法只有一个:时间。通常来说,能够在较长的周期内,较多次地获得优秀业绩的投资管理人,更有可能在未来重复这种业绩。因此,多关注长期业绩中等偏上的基金,比选择某一两年业绩突然冒尖的基金可靠性高得多。
其三、关注基金业绩背后的风险。
同样的业绩,可能承担不同的风险。而后者一旦兑现,对持有人财富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有两种基金产品的风险一望可知。第一种叫“集中持仓”。任何时候,喜欢阶段性地把资产押注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或行业板块的股票上的基金,都是风险较高的基金。行业内,有一类基金经理喜欢采用这种激进方式来博取业绩,但持有人承受的后果通常都比较惨烈。
第二种叫“过度自信”。“过度自信”的基金经理喜欢做下列两件事中的一件:第一件是过于频繁地交易,第二件是持仓几乎不动。如果发现持有的基金有以上特征的话,持有人要多多关注自己产品的净值走向了。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