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东:美国养老金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2015年06月18日 18:11  新浪财经 微博 收藏本文     

确定
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新浪财经讯 6月18日消息,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夏季论坛今日在青岛市银沙滩温德姆至尊酒店举行。领航投资(Vanguard)大中华区总裁林晓东发表主题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林晓东:感谢钟会长,感谢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悉心安排,也感谢各位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下午的讨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如何构建多层次的养老金体系,我今天下午的发言会着重在跨国企业在全世界各地拥有不同的养老金计划的时候,他们是如何发展的,最佳实践以及如何调配资源,最后如果在投资管理的计划跟制定方面会有什么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今天最主要分享领航独特之处及机构投资者业务,还有什么是理想的退休计划,确定收益计划资产管理的演变,现代意义的DC计划。

  关于领航,过去的翻译叫先鋒基金,是一家源于美国服务于全球的投资机构,服务了280只共同基金跟交易所买卖的ETF,现任总裁是Bill McNabb第三任总裁兼董事长。

  目前一共管理了三万三千亿的投资规模,过去真正的发展是在1995年开始,过去20年是我们真正腾飞的时候,其实可以看到这20年也是美国养老金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有一个数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取得第一万亿美元是花了三十年时间,第二个是六年时间,第三个一万亿资产是一年半的时间,而且全部是内生增长,没有进行任何的兼并和收购。

  在资金增长和净利润方面过去几年间也是领先于美国市场,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2014年以及到今年的上半年,我们都是美国公募基金现金流排名第一。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十块钱流入美国公募基金行业,就有五块钱来了Vanguard.。

  大家可能会问,领航可以这么成功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最主要原因,我认为是企业架构跟企业理念。第一行是普通基金公司的架构,大多数的公司都是公众或私人股东拥有的,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挣取利润。某种程度上,基金拥有者和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矛盾的,因为有一部分的管理费用。所有美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就是我们公司的股东,所以对我们来说不存在利益冲突,所以过去40年来,我们可以真正做到以投资者利益为第一,并且这同时是我们的经营目标。

  经营模式也非常简单,用个风车来概括,中间是员工团队,领航的标誌是一艘船,所以把员工叫做船员,没有叫员工。一个核心是我们共同的基金,平均收费是18个BP,比美国业界平均水平低82%,由于我们的低收费,导致长期业绩是领先于美国业绩的平均水平。良好的业绩加上良好的客户服务,保证了我们领航的每一位客户在公司里有多年时间,平均费率是在18个BP。

  养老金业务是我们公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所管理的三万三千亿美元里面,27%来自所谓的机构投资者业务当中又有92%是退休金业务,所以加起来在7900亿美元左右。这意味着是美国15%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也是美国401k市场中最大的份额。

  这是机构在过去四年的资金净流入,我们目标基金占所有净流入的70%。我们每年也发行“美国人如何儲蓄退休”年刊,过去发行了13版,我们亦希望于2年內尽快发行国際版,跟大家分享我们的经验。

  回到今天的主话题就是退休金,在这里也会跟大家分享最新的市场调研,我们采访90家在全球世界各地拥有不同的DB和DC计划的机構。通过调研,我们会发现心目中什么是理想的退休计划,投资安排方面大家有什么样的投资偏好,什么是最理想的退休计划,以及如何调配资源。

  我们问了这90个跨国企业,大家觉得从理论上,从他们心目中来讲,最完美、最理想的退休计划就是DC,有75%的人觉得DC是最理想的退休计划,只有3%的人选择DB。所以这是很大的转变,因为在过去,如果看十年之前,这个数据相对是颠倒的数据,DB原来是全球最核心的养老计划,所以养老金市场也是瞬息万变的领域。有14%的受访者觉得DC和DB的合成计划,还有5%来自于集体确定缴款计划,员工跟雇主共同组建资产池,但是一个集合的投资计划,对员工来讲,对这个集合计划会有期望的回报,对于雇主来讲,不需要保证,雇主只是一个DC,对员工来讲,可以根据这个集合理财计划内心会有理想的或者梦想的退休收益,这是最近在欧洲比较兴起的。

  大家看到,既然DC是大家理想的计划,是不是在现阶段的资源投入就是最多的呢?我们得到的答案是恰恰相反的。如果问大家,现在在什么养老金计划方面投入的时间、物力、财力最多?DB是占58%,DC端是38%,4%是其他。只有22%的人愿意在DB方面增加投入,53%的投资者希望维持目前的投入,在未来五年,有63%的受访者回应会大幅度增加在DC方面的投入。并且我们看到,这63%是会被低估的数据。因为在美国以外的市场,DC计划通常没有像在美国那么受欢迎,或者大家参与度没有那么高。我们估计在未来几年里面,这种差距会快速弥合,比如说在英国市场,DC快速发展,对费用的审查,以及对基金透明度提高的要求,还有日常常规的尽职调查等等工作都会消耗大家更多的时间跟精力。所以相信这63%的比例在未来五年之内,一定会逐步提升,特别在美国以外的市场。

  从前面我们讲的理想的养老金计划以及资源投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首先大家都很清楚,之前留下的DB计划,虽然不受大家欢迎,但是还会继续消耗大规模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第二,DC作为大家比较倾向的,或者比较理想的计划,会正在兴起,并且对资产管理监督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方面会更加增多。第三,我相信很多养老金计划的资助者要作出抉择,做出取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加理想的DC方面。我们看到比较大的转变,在2013年的时候,美国通用汽车把DB端转为DC端,他们花了两年的时间做了这个痛苦的抉择,做了重大的转变。

  传统的DB虽然不受大家的欢迎,但是在投资方面有了变化,从筹集策略开始,已经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在早期特别在80年代的时候,大多数DB计划都是坚持总回报的策略,其目标是获取最高的回报。这种策略在过去是非常管用的,因为DB计划的资金筹措不需要企业的筹款,可以通过资本市场高额回报获得。更重要的是,这部分资金可以放在资产负债表上面,被当作企业收益资产。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资本市场结束了这种趋势,市场的波动性导致一边倒的策略已经不适用于市场的发展。其结果就是这些养老金集合,DB资助者开始适当将养老金当做负债,投资策略也变成由传统追求单一绝对回报,变成更追求资产的匹配,就是负债驱动投资。

  我们也问了受访者,他们对负债驱动投资策略及总回报策略偏好,不出意外,是73%的受访者觉得负债驱动投资是最希望用到的投资计划。我们也看到,其实在DB计划在美国和欧洲也有区别,在欧洲LDI比较流行,但是我们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在美国使用LDI的企业利用率有所上升。我们觉得LDI的策略,与领航对养老金管理的思路非常一致。首先我们觉得DB计划的资助者应该拥有与其他个人投资者不一样的视角,不是为企业提供超额回报或增加资产,所以资产的匹配以及市场组合的波动性,特别是DB计划资助者最需要考量的。受访者决定确定收益计划投资委托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在被动式管理策略里面,收费与跟踪误差占很大的比例,而在主动式管理策略中,收费也是很大的关注度,而投资管理年期及经验是两者都最为关注的。在主动式管理策略中,投資策略也是被高度关注。

  我们从这种演变得出的结论是什么?DB计划的主办或者资助商希望简化架构和降低风险的诉求一直在持续,希望可以降低整个DB计划的风险,并且简化投资架构。第二,大家都意识到负债驱动是投资策略,是最好的管理策略,哪怕是在现在低利率的环境之下,很好的匹配资产和负债水平,都是最合适和最实用的方式。第三,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可以采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方式,来降低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从我们的角度来讲,被动策略是最直接的投资手段,不需要引入投资管理人的选聘风险。但是无论采取主动还是被动策略,对养老金的支付商都应该注意,如何利用规模效应以及长期的管理关系去降低投资成本,因为长期来看,市场回报不可控制,唯一可以控制的是投资成本,如果可以降低投资成本,DB的投资收益就会比别人好。

  这是在DB投资计划过去的演变,最近也在提什么叫做现代的DC计划?到底DB好还是DC好?如何最大化DB的结果或者DC的结果,但是我们觉得未来的历程应该更注重看把DB或DC的功能相结合,或者把结果做出一个相结合的方式。事实上,这个在全世界各地都已经有了很明显的转变。在过去十年,我们看到美国已经有了混合制的计划,以及有一种叫自动式的DC计划。在欧洲出现的,前面讲的集体制的DC计划,在澳大利亚和亚洲一些国家也出现了强制性的DC计划。我们相信在过去从DB到DC的转变,传统DC和现代DC的转变,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看哪些是最为明显的。

  我们问了受访者,从他们制定投资计划,以及制定选聘管理人的时候,什么是他们最关注的因素?很多人都提到基金收费的透明化,我们看到受访者里面79%觉得这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6%的受访者觉得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由于大家对基金收费透明化的需求,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过去十年很明显的趋势,就是DC计划去捆绑。曾几何时,DC计划账目管理和投资管理是合为一体的,这导致从财务部的同事无法确定什么是投资成本,人力资源部无法确认每个员工花费的行政管理费是多少,现在中国走在了前面,一开始就是独立的两套团队。

  另外我们看到在过去DB到DC是一个责任从企业主到雇员的过程,传统的DC到现代化的DC也由单一责任到共同责任的转变。企业主从DB转为DC的时候,也认识到DC的缴款水平不但是要员工自己解决,企业应该做出很大一部分努力。所以我们也问了受访者,他们对未来五年内DC计划缴款水平有什么预期,我们看到57%的受访者回应从企业角度来讲,缴款会有所上升。14%的受访者相信会大幅度增加。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DC计划最好的成功,以及最后的收益水平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缴款水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投资选择。很多对员工来讲,没有一个专业投资知识,如果只是提高缴款水平,而没有给他太多的或者更好的选择,最后就涉及到预设基金,员工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你有什么预设基金可供他们选择。

  我们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对预设基金架构有何偏好?在今时今日去问美国大的跨国企业,或者全世界大的跨国企业,大家都会选目标日期基金。我们在问卷里做了更细分,分成现成的目标日期基金和固定配置基金,从大家理想的状态来讲,现成目标日期基金和定制目标日期基金占66%左右。我们看到量身定制方面有很大的预期,但是也存在费用高的问题。

  问了前面的问题之后,又让受访者做两套答案,如果是非美国市场,大家会是什么答案?这个答案非常有趣,在美国市场,DC是占64%的比例,作为一个预设基金。在右边,这个比例就很奇怪,因为在右边大家可以看到,最高比例是一个固定配置的基金,一共占38%,跟最前面最早讲到的对预设基金的偏好是有背离的,这个也可以理解,美国以外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一方面是文化的原因,结构的原因,还有监管机构的原因。比如在英国,法规规定退休时必须年薪化,所以所有资产都集中于如何按客户资产达到最大化,而忽视了到了退休日之后整个资产管理里面的资产配置。这种年金化的需求刚刚被废除,所以很多跨国企业都在争前恐后开发更多的目标基金供投资者选择。

  我们亲身经历也看到,美国推出预设基金,会有很多的法规和限制,在香港我们也尝试推出预设基金,但是在立法和监管机构方面也会有很多的挑战。

  前面讲了预设基金,大家会觉得在预设基金和默认基金的时候,大家会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我们问了三个问题,仅为被动、仅为主动,或者被动主动相结合的方式,差不多6成的受访者认为是被动主动相结合的方式,5%愿意以主动式投资,38%是被动式投资,我们考虑受访者大部分有美国计划,也有在美国以外的计划。我们觉得未来随着整个市场波动性的增加,随着大家对费率降低的要求,这个比例一定会逐渐上升。

  我们做一个总结,什么是现代的DC计划?我们觉得有三个特征,一个是收费的透明度和计提增加,会导致结构性的转变。第二,在DC计划方面,大家会有更多的共同责任的心态,在DC计划资金筹措方面,不但是企业,更多政府也会共同参与,承担较多的负担。第三,前面讲的让员工选择的结果,可能并不是最好的,哪怕你的缴款水平在增加,如果员工没有做出很明智的选择,最后的投资回报也不是特别理想。所以我们相信用预设目标基金,将是未来DC计划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在过去几十年,整个退休储蓄的演变。从DB开始,对员工来讲是无忧的计划,因为员工退休之后一定会得到确定的收益和福利,对企业来讲,就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从DB到DC的转变,就是完全把企业的负担转移到了员工的身上,对员工来说有各种挑战性,首先要面临风险,第二是要面临决策,而大多数员工没有受训。集体投资计划会是一个很好的愿景,我们也看到这的确是雇主和员工共同承担风险,但是员工通常有梦寐以求的目标投资收益,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杂志或刊物上面会戏谑DC,叫做固定愿望计划,因为很多愿望不会实现,将不会实现的时候,这计划就会变成旧版的DC计划。什么是现代的DC计划?很多都有创新元素,但是没有一个完美的计划可以全部囊括在一个计划里面。在美国,DC计划已经有自动登记、自动缴款功能,我们叫自动系统,但是在美国能够参与的很少。在澳洲强制性的DC,拥有全世界最高的缴款率,但是计划复杂,员工选择太多,也对员工造成很大的困难。目标收益方式的可行性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疑问,最后的实现还有待于市场的检验。简而言之,现在的DC不是一个特定的详细的计划,现代的DC五是不断演变的过程。在这个演变和创新过程中都会变成自己的力量,我们也相信现在DC计划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非常感谢大家在这阳光明媚的下午抽出宝贵的时间与我们分享养老金的话题,如果大家有什么话题也可以跟我分享。

文章关键词: 基金养老基金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乔石遗体本周五火化 天安门等地将下半旗
  • 体育亚冠8强恒大-柏太阳神 天津6600万签孙可
  • 娱乐好声音试录:周杰伦为“情敌”转身后悔
  • 财经传监管层考虑放开外资购买中国楼市
  • 科技微软重组管理层 诺基亚前CEO将离职
  • 博客“贩卖儿童一律判死刑”为何不靠谱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977-2014全国高考人数和录取率统计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董少鹏:谁在诱导中央政府打压股市?
  • 齐俊杰:360可能跟分众一样借壳上市
  • 水皮:A股高利贷不差钱?地主也没粮
  • 叶檀:温州金融风险中的信用溃败难题
  • 慕容小散:楼市日光盘与历史耐心
  • 韦桂华:南北车合并尚未触及国企改革
  • 朱大鸣:股市涨楼市一定会涨吗
  • 天天说钱:牛市也许真的只剩下6个月
  • 叶檀:美大公司钱太多 有必要加息
  • 肖磊:A股下跌风险主要由散户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