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汇添富基金2008年投资策略报告会完整实录(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7日 19:18 新浪财经

  因为,讲到出口在工业中占到半壁江山。其实出口在中国收入中占的江山也很大。在盈利,在沿海地区的消费应该也是占很大份额的。所以,我觉得还是跟投资者交流的时候,我觉得今年特别是上半年,头三个月,还是小心一点。我们的感觉,不管是宏观调控的靴子,还是世界经济的靴子,他们都在降落的过程中,尤其是外面这一块,我们连底部都还不知道在哪儿。如果我们知道它在哪儿也好,问题是现在还不清楚。这里面的主要问题还不只是美国的问题,下一步是欧洲,亚洲对欧洲的出口也开始往下走。我们即使占美国20%,怎么能把欧洲加上,把日本再加上,这三个加起来大概50%以上,如果出现问题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脱钩?这个假设我觉得有一点太大了。从大家看数字来讲的话,这个现在对我们来说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就是短期内没有数。今年年初怎么样开头,这个开头的话,2月份我们只能看到银行信贷的数和出口的数。现在统计局不统计工业生产,也不统计投资了,想知道都没有办法知道。所以真正能看见数的时候是三月份,三月份可以有一个春节过去之后的数据,但是那个时候又到两会期间,这几个数心里判断比较强的可能是通货膨胀会偏高。别的数下得未必够快,这是我的一个担忧。要到三月份的数字出来之后才敢做判断,我就讲到这里。

  提问:

  您刚才说的地产、金融、汽车这块都不太看好,如果不看好,整体经济会下来,整体经济下来,消费品还会有什么出路呢?而且从国际经验来看,主要是通胀,这是不可避免的经济衰退。所以我们现在的困惑就是,像您这样的学者都对外看空,如果说要找一些行业性的,或者是安全一点的领域在哪里?

  梁红:

  我觉得有两点,一个是真正在11月份看空的时候,那个时候有一个操作的概念,甚至多一些现金,到这个程度,现金、债券。回过头来看,11月以来,美国国债是跑赢大势的。很多人还是这么多钱,这些钱一定会买亚洲的股票,我一直说这样的概念是错误的,流动性说来就来,说走就走,主要是预期的问题。如果大家对整个增长看好,这个时候大的资产分布是从股票回到债券的过程。最近都讲现金为王,就是拿着现金,等到那些猪从天上掉下来有钱买。我们觉得要清仓,A股有一些不同的周期,但是我对A股的看法是,可以不同意我们的分析,因为空仓的时候也很难受,买债券的话,买不好也会亏,我们是建议买中长端收益率曲线的那一部分。像中石化公司债发出来7个点可以买一买。我们也觉得今年债市的机会后面会比较大。特别是增长下来,通胀下来,如果真的发生的话,在下半年,一旦调头的话,债市的机会会比较多,还有一部分是股票基金,必须要做股票,这个时候,从去年就讲三个D,第一是保守型,第二是内需,躲开所有的出口,我们也非常明白,抱团取暖到一定程度也有问题现在故估值也要命。因为跟多的基金经理跟你有一样的痛苦,只能在这个地方躲。以前大家都不太激动的这些东西,今年价值就来了。所以包括香港的电器公司,发电的公司都赚钱。我们现在找什么东西呢?真的到两种公司,一种是业绩好,至少现金流不要有问题。去年三季度的时候,钢铁和煤差一点点,市场就会给你卖的一塌糊涂。现在如果被这样子的话,至少70、80倍市盈率也好,至少这个公司的管理层和业绩和盈利的模型,让你基本肯定它不会出这种事。

  现在这种情况下,要财务安全,要现金流安全,公司不要崩得太满,崩得太满就很难受,而且完全没有定价权。我们要挑好的公司,挑现金流稳定的公司,挑以前你都不愿意看,没有什么花头的那些公司。从股票基金来讲,除了这个以外,还是有大仓位的股。大家都说现在至少没有赎回,但是这个就有一点太滞后了,要想到会有这样的问题,在美国现在已经出现了赎回的问题了。很多的投资客在这些产品上过去几年赚了很多钱。看看市场的变化,三个月以前我们讲这个的时候,大家都会说市场不会调整的,因为一调整大家都不买。现在都说再涨就卖掉,没有后知后觉的基金经理会利用这个机会出货的。国内的基金经理多做一点研究,多发现一点好的股票,我记得2005年的时候,整个大市非常不好,那个时候选对了几个公司,几个公司真挑好了,就赢了大市。所以,今年也可能有这样的问题。通货膨胀管下去,一定是从压缩企业的盈利空间来做到的。

  今年我们觉得总的来看是上游和中游都会被挤,下游相对来说,有工资、收入的概念,相对会好一点。还有几个食物链,大家看看这几个食物链会挤在哪里,油、煤、工资上涨、铁矿石这几条线大家,最后大家看一下谁不能把成本传导出去,断在哪里,比如说电不能涨,电也许能涨一部分,至少工业的用户可能会涨。它能涨,能不能全部涨,全部也是很困难的,但是能涨上一部分之后—用电的大户,如果最终端的需求很多,还能不能再传导。铁矿石是一个,现在看样子要涨价了,涨完了,钢铁能涨多少,钢铁如果能够传导一部分,那用钢铁的人呢?那底下有多少是跟工业,跟最终需求是海外的联系一起。最有意思的是工资,工资是全线上涨及等到开春看,肯定再来一波涨工资。这个东西如果涨在很好的企业,如果涨券商,涨基金工资没有问题。但是对于现在一些企业盈利已经很困难了,就传不过去,但同时又是消费概念的一部分。这是周期末端一个表现,就是喜欢消费,喜欢工资类保守成本的东西。短期内大家因为担心通货膨胀,炒炒黄金,农产品都可以。但是,一旦增长真的下去,这些东西也不是呆的地方,因为早晚都会下去的。

  提问:

  梁博士您好,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刚才说对国际的产品价格的走势,你觉得是一个周期性,应该从高点往下走,不知道您是基于怎样的判断?我个人觉得近年来,国际商品价格持续往上走和美元的持续贬值是息息相关的。如果美元继续贬值,假如2008年美元继续贬值的话,特别是有色金属的价格,出现拐点,也就是从高点往下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如果2008年美元在第二季度,特别是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之后,信息恢复之后,出现拐点,一旦美元走强,以美元标价原材料的价格应该会出现拐点,我不知道您的判断,就是原材料价格的走软是基于这个判断,还是经济周期的一个下滑导致的?假如你觉得经济是呈现下滑的态势,那么,对消费品的看好,是出于怎样的理解呢?谢谢。

  梁红:

  我想对消费品为什么看好,我刚才已经讲了。这是现在不得不想的问题,要往前看,总要买一点什么吧,相对稳定是消费股。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很多人,就是拿着现金,现金至少给我的回报不是负的。你刚才讲的原材料这个东西,有好几块东西,它结果价格下不下来我不知道,但是相对价格,我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宋国青老师去年七、八月份写的,拿人民币表述上下游的价格已经调头了。作为经济学家我们不能判断绝对值黄金是不是到一千块。但是,相对比价它是要掉下来了。这个已经出现了,而且同时出现的是在中国利润分布中上下游的比例在下来。2005年的时候,80%的利润全在20%的上游上,去年大家看,分得很平了。其实上游利润就开始占整个利润的份额下来了。在香港看什么原材料的公司并不是要呆的地方,相反比较喜欢航空公司,喜欢中石化,喜欢下游的,它们是下游的。作为一个国家来说,企业都在下游,我们很多占便宜的地方并不是在上游。这个我们把握非常大,做比价、比例在调头,而且还有一个比例也在动,前几年企业的利润,在GDP占的比例一直在下来,工资的份额在下来,这也在调头。这也是所谓拐点的概念。从绝对量上的,我自己有自己的看法,就是这些大宗原材料的价格。大家都说美元贬值,大宗原材料就上来了,美元为什么贬值?因为美联储降利率,美联储为什么降利率?因为美国经济不好。回过来说,看企业盈利,是价格重要,还是量重要,谁带谁?所以,我们在这里面的判断,作为经济学家的判断,至少短期里面,最终如果是经济不行,是需求不行,价一定涨得上去。所以你看历史上,工业原材料在美联储降利息的时候都是跌的,贵金属是另外一个股市,黄金是另外各一个股市,包括石油是黑金,能保值的这些东西,这些是另外的。看工业原材料,从历史来看,它并不涨。现在都说最终需求都是中国需求,像我们出口那些东西,有多少做金属。而且我们自己还有一个判断,如果房地产不行的话,不只是美国的房地产不行,欧洲的房地产也不行,房地产是非常重金属的东西。不光是盖房子,还是房子本身,还是买到房子以后放的东西,都是非常重金属的东西。这是经济学家的判断。如果短期对美国经济如此不看好的话,应该有一些东西是不会看好的。

  谢谢大家!

  主持人:

  非常感谢梁红女士的精彩演讲。今天我们的主题还是汇添富基金2008年投资策略报告会,接下来我们有请汇添富基金研究总监韩贤旺博士做投资策略报告会。

  韩贤旺:

  各位嘉宾下午好,也谢谢梁老师非常精彩的演讲。

  我准备了2008年的投资策略,基本内容,我们很明显看得出来,我们对市场的看法还是保持比较一致、整体的看法。

  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宏观经济这块。梁老师刚才也跟大家交流了很多宏观经济的东西,我们的结论是2008年有很多不确定性,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外部的环境和去年相比有很大不确定性。现在来看,随着美国次债的危机,现在来看有很多不确定性,美国经济在什么地方大家现在都很不清楚。具体我们看外资的机构,对这样的看法也变得越来越悲观。第二个不确定性,我们觉得还是来自于国内的宏观调控,目前来看,2008年这方面的风险是存在的。

  第二,经济增长动力,肯定是外需转为内需的。大家会非常看重内需这块,包括内需。这块有很多看点,但是要有区别的对待。

  通胀的看法,2008年上半年通胀会比较高,我们对这块的看法,觉得应该存在。但是发改委要对物价有直接的干预和控制,我们觉得这是短期的行为。下半年的话,压力还是存在的,潜在的CPI的压力是存在的。

  利润方面,我们判断还是有30%,在市场整体看法也是比较将近的,我们考察我们重点覆盖的公司。

  风险覆盖方面,还是基于第一点,有更多不确定性。这个情况我们在后面也做了一些材料。

  第二块是多方博弈,就是国内不确定性。主要不确定性,就是目前来看宏观调控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近期发改委出的政策,每个部委都有自己的考核目标和利益所在。所以,经济增长目前的状态,对他们来讲,有些地方要出一些调控政策。而资产配置方面,我们后面有讲债券的,我们觉得股票还是可为的,因为在高通货膨胀率情况下,而对而言储蓄利润不是很高。

  这是我们对2008年经济指标的预测,在2007年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正。整体方面大家能够看得出来,我们对经济整体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一些主要的指标还是可以的,第一个是贸易差额我们觉得还是可持续的。我们觉得我们这个预测还是比较谨慎。固定资产投资我们觉得再往下的空间不是很大,甚至有可能回升。

  这是我们对次贷的整个判断,我们的看法是,2007年3季度到2008年3季度这一年期间,应该是次贷集中调整的时期。接下来,到2010年,中间这段时间,的确有不确定性,需要看一下。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现象,基本上美国目前处理次债危机和金融相对有风险。2008年下半年开始,也有可能会有积极的信号。

  我们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是低通胀到高通胀,CPI我们今年觉得比官方预测要高。这是我们内部做的预测,这是我们的区间是4.9—7.3%,这是我们中性的预测是5.5—6%。

  信贷增速速度也非常快,这跟贸易增速也是有关系的。整体来看,准备金率,各方面都有关系,但是投资还是相对平稳的增长,我们觉得要注意一些紧缩性的政策。下面一块我们觉得房地产和政府投资,从各项统计数据来看,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整体拉动作用还是很强的。中间来看,地方政府,现在财政整体在往中央集中,地方财政对房地产的依赖程度也非常高,所以我们觉得这块不容易压下来。

  这是我们对整个财政表现的预期,我们觉得2007年是超预期,从2003年以后整个财政表现都非常不错。但是,2007年的财政表现还是超过了我们的预期。基本来看,财政是出现了盈余,而且规模很庞大。还有一块数据,我们觉得反应不过来,几年之前,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财政收入方面已经在往后推了,到年底以后今年任务就完成了,会跟企业打招呼明年再来交。在2004年就有这种现象,现在这种现象也很多。倒过来讲,真正的财政收入可能比这个还要大得多得多。

  上游瓶颈可能再现,我们觉得近期价格又有异常的变动。这一块涨幅还会超过原先的预期。这是宏观调控的基调变化,明显能够看出来,整个基调变了,从稳健到从紧,稳健的说法是中国人自己的说法。但是,我们觉得中间有一个词变了,货币政策从稳健变成从紧。从紧是有依据的我们觉得后面还是要区别对待。财政政策从紧有难度,这块是可以理解的,财政方面要紧缩的空间不是很大。

  这是中国的贷款利率已经不低了,CIRP也样制约存款利率上调。中国的企业大致差距是537个BP,这是企业税前三到五年期利率的差距。这了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别之外,还有资产负债率结构变化以外,这个差距的话,实际上也表明基本上贷款利率上升,压缩ORE的可能性不大。一般情况下,按目前的状态,大的空间不是特别大,还会降一到两次息。

  准备金率我们是这样看的,主要的作用是预防性的。最近这一次加准备金率主要是因为春节马上要用一些现金,春节之前资金都比较宽松。同时,一季度又有很多央票要到期。所以调整准备金率,我们只要看M2的增速。

  这是我们对市场特征的分析,第一个看一下市场的结构,行业分布的结构。我们觉得A股市场快速扩张以后,行业分布结构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同时伴随着每个基金,大部分基金的规模都实现了很大的增长。我们觉得这个做法,对基金的操作,行业的结构,市值的分布,对基金的操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或者说有影响。同时需要思考,一个大的基金怎么管理。我觉得基金公司还要从这个角度要与时俱进,多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像美国这样成熟的经济体,基本上也是金融这样一大块、基础设施等。中国的特征表明,操作过程中,不会像台湾、像韩国那样的股票市场。这两天表现得能够看出来,非周期性的股票跌得很少。我觉得以后的情况来看,对基金公司的操作影响越来越大。

  第二个看我们来看基金还是A股市场的主导力量。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讲,我们觉得这个比例还会继续上升,应该会通过多少年以后还会上升,但是需要一个过程,应该没有那么快。因为,有一部分机构客户,可能需要税收等政策来做配套。但是从趋势来讲,基金占一定的比例,而且比例是很高的。最近基金由于整个市场流通市值增长比较快,逐渐来看,隐含的含义就是说A股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非常有可能会形成两个故常,在估值,在活跃换手率,中小盘的股票,和中盘的绩优股,和大盘蓝筹股之间,在各方面应该会形成机构,还有投资者机构,可能会形成二元结构。

  这是换手率的波动,我们看了一下,曾经到5、6月份,5.30之前到了很高的程度。相信这个东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目前市场比较活跃。一段时间以后,假如市场有一点趋冷了,整体会下来。但是这个水平,月换手率在20—30%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是波动率,股民开户数增加,意味着中小盘的表现比较优越。这是我们对资金供应的判断,有利因素是全球资金流向由成熟市场向新兴市场。第二是通胀环境下,股票资产分流过程还会再继续。

  我们也做了可流通市值的分布。今年2、3月份可流通的量比较大。深交所的比例会高一点,超过50%,上交所可能是30%左右,这个数据只有交易所知道。我们不觉得短期内这一块是需要很大一块要考虑的要素。三月份平安有一个接近30亿股变成可流通,最终会出来多少,大家也不是很清楚。

  重点公司我们看了一下,同时我们也遵循了分析师的看法。他们也比较认可和接受,和内部的预测偏差不是特别大。所以,这个预测可能会比这个比例高一点,所以我们对2008年上市公司的增长,特别是一、二季度没有看得这么差,我们觉得还是可以的。特别是像我们覆盖的一些公司,业绩增长方面,关键驱动因素我们还是非常认可的,我们盯得比较紧,一旦有风吹草动还会做判断的。

  投资体会分析这块,第一点高通胀预期下的产业结构机会,这是一个新的现象。第二个我们觉得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消费与服务还是投资的亮点,第三个对投资资源和能源还要考虑系稀缺性的。

  第一个是高通胀预期下的产业结构的机会,我们现在对中游这一块看得没有那么好,下游方面,就是说食品,在消费品里面这块还是非常不错的。服务业这块毋庸质疑,上游里面有一些紧缺的行业我们觉得还是可以投资的。我们把整个产业链也做了梳理,每个环节做了一个判断,制约这个行业有国际价格不确定性,但是垄断性比较高的资源性行业比较高的、垄断的行业还是可以投资的。我们觉得中游的行业,特别是今年会做比较大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份额会重新做调整。我们建议投资者多看一下龙头企业。对出口主导型的行业也要一分为二的来看。要选一些有优势的企业,有些出口的产品和国外的差价非常明显。

  我们对人民币升值看得还是比较乐观的。3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要做报告,我们除了这个因素以外,从基本面角度来讲,我们觉得人民币升值兑美元,甚至对其他的货币,也应该有升值的基本面来支撑。在这个背影下,需要消费和服务。我们看消费品,一些肉类、加工业,医药保健,比较好的企业我们还是非常关心的。还有一些金融、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房地产业,连锁经营业看好,商业里面特殊的业态。房地产我们觉得还会有一次比较大的洗牌。

  稀缺性的资源和能源,我们觉得这块,要看一下我们对铜和黄金看得比较好。新的特殊消费,不具有回收性,所以消费的话,供求矛盾的话,可以再观察。最后一点,在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我们会考虑一些布局,会看一下。

  这是各种金属的表现,基本上供应稀缺是主线。

  最后提一个后股改时代制度性激励因素的释放。一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被允许做股权激励,第二是民营控股的上市公司也在做各种激励计划,激励程度高。第三股改承诺的兑现,包括业绩承诺和资产注入承诺,第四上市公司管理对资本市场的理解和认识逐渐正面化。第五,股东拥有优质资产存在潜在的注入机会,包括大型央企,地方性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我们也在看,我们对这一块,我们觉得很难成为主导型的投资策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