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8日07:49 新浪综合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 工作报告首提人民币“全球货币体系地位”

  * 贬值压力释放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推进

  * 加速开放银行间债市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 汇率弹性有望继续上升,助力汇率市场化

  2017年中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汇率的新提法引发市场热议。分析人士指出,纵然今年外部环境仍较差,但过去两年因汇改导致的人民币国际化推进阶段性倒退状况将有机会翻转。

  他们认为,今年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料长足进步,例如银行间债券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提升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另外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国际贸易人民币结算使用量有望再度回升,汇率弹性上升也有利于提升市场交易兴趣。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而此前常提的“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则并未提及。

  “IMF每五年要对篮子货币进行评估,如果不符合要求,还是会被剔除出去的,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必须稳步推进,必须巩固和加强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增强人民币的信心,未来也应该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更多的使用人民币,”一位央行官员稍早在一论坛上表示。

  “8.11”汇改让稳步推进的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戛然而止,持续的贬值明显打击了市场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人民币支付价值总额下降29.5%,人民币全球交易使用量由第五降至第六。

  另据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测算,受制于人民币贬值压力,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占比由2015年8月(汇改当月)33.96%一路下降,至2017年1月该占比已降至11.94%,创2013年10月以来新低。

  无怪乎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或是不希望当前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继续下滑,因为当前人民币仍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且今年美联储仍有2-3次升息预期,内外部环境仍施压人民币汇率。

  受美元指数强势以及资本外流影响,2016年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累计贬值6.6%,离岸人民币则贬值5.8%。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汇率单边贬值趋势有所缓和,单边贬值预期淡化。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博士认为,此前人民币国际化确实是处于一个阶段性放缓的状况,都是已成历史,政府工作报告的措辞结合监管层近期表态,可以看出对年初以来人民币企稳的状态较为满意。

  中国外汇管制政策是在国际金融监管框架下进行,对抑制非理性的资本外逃有明显作用。当前资本外流状况仍可控,因此适度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有物质基础,程实表示,“汇率稳定和人民币国际化存在跷跷板效应,人民币国际化再度进入加速推进期完全可期。”

  继续开放

  当前环境下的人民币国际化,面临诸多掣肘,因资本管制引发离岸市场萎缩,同时在岸市场交易也受到一定压制,市场成交量难以上升,管制也降低了境外主体对人民币资产的持有信心;同时人民币贬值减少了贸易项下的结算量,这些都会降低人民币的全球使用。

  “增强汇率市场化定价,继续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给境外投资者,让境外投资者越来越多的用人民币计价的产品,这才能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德商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称。

  人民币汇率专家孙晓凡亦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已经走出重要一步,下一步工作是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市场建设与产品的深度和广度。“近期外管局关于海外投资人民币债券的便利政策,其实是更为重要的。”

  中国外管局近日发布通知称,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在具备资格的境内金融机构办理人民币对外汇衍生品业务,该业务遵守实需交易原则,限于对冲以境外汇入资金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产生的外汇风险敞口。 

  同样身为央行副行长的潘功胜在两会间隙针对债市开放表示,下一步在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软性的环境建设,能够帮助债券投资者在境内的投资界面更加友好和方便,包括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债券市场的信用制度、信用评级、会计制度,税收制度等等。

  而持续开放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也吸引国际投资者的目光,根据中国央行公布的《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情况》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债券达8526.24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加超20%。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趋势不改,境外机构增持的核心因素依旧在于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加入SDR等政策效应持续发酵,以及人民币债券加入主流国际债券指数所带来的被动配置需求。

  除了开放银行间债券市场外,交银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认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将从“经常项、负债型”向“经常与资本项并重、负债与资产型并重”转变,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向更高阶段发展,促进人民币输入与输出均衡化。

  他指出,除了通过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资产的“负债型”以外,随着人民币汇率趋于基本均衡水平,未来在跨境人民币贷款,熊猫债、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方面也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

  “美联储升息背景下,中美利差趋于收窄,跨境的人民币融资成本未来会降低,另外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因素,未来还款成本会降低,还有熊猫债发行等都是不错的选项。”刘健称。

  提升弹性

  另外,虽然政府工作报告并未再提“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基础上基本稳定”措辞,但两会期间包括央行副行长易纲及外管局局长潘功胜在不同场合均对此有表述,因此可以预计人民币汇率在今年仍将大体持稳。

  德商周浩认为,资本管制会降低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汇率若要保持基本稳定,而市场又认为还有贬值压力,那只能用时间换空间的方式稳步推进,从这个角度看其实是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总体思路还是要逐渐减少干预,提升汇率市场化定价。

  但短期内可以预期,由于美联储仍有加息预期,央行仍将动用外储适度维稳汇率,但美联储加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边际是递减的,对人民币的影响也会逐渐降低。

  根据FED watch工具,美联储3月加息概率已升至87.5%,而上周初不过30%,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加息2-3次。

  “今后人民币汇率的改革方向是市场化,即使有一些宏观审慎措施出台,也不能影响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现有地位;人民币汇率仍会保持对主要货币篮子的相对稳定,”广发银行商品和外汇交易主管黄毅在报告中称。

  交银金融研究中心刘健亦指出,尽管汇率稳定政策效果初步显现,但贬值预期并未销声匿迹,汇率维稳政策取向不宜轻易改变。今年汇率方面改革料会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合理引导市场预期,有效控制贬值节奏。(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路透早报”】

责任编辑:张伟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