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1日07:21 南方日报

  外汇风云

  七月的最后一周,美联储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会议为外汇市场的风向定调。美联储在上周四决定保持0.25%-0.50%的现行基准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但随后公布的美国第二季度GDP令市场信心弱化。而在上周五,日本央行祭出的货币宽松政策十分温和,令市场忧虑,日元大幅上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上涨,报告显示人民币资产在离岸市场热度升温。●南方日报记者 唐子湉

  美加息面临双重难题

  上周四,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结束货币政策例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25%至0.5%的目标区间不变。自去年12月升息25个基点以来,美联储已连续五次会议按兵不动,观望时间之长颇为罕见。

  美联储决议公布后,美元冲高回落,一方面,略偏鹰派的会议声明增加了年内加息的预期,但另一方面,未来数月内加息前景依旧低迷。上周五美国商务部发布的数据再为美元带来打击:美国第二季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增长1.2%,远低于预期的2.6%;同时第一季增长年率被下修至0.8%。

  过去的一周,美元经历了连续5天的惨烈杀跌,从97以上位置连连下跌,周终尾盘收于95.5130,一周跌幅约1.95%。

  目前,市场认为美联储在12月加息的可能性高于9月。高盛在美联储发表声明后将9月美联储加息的概率将由25%升至30%,因为会议上提到“经济前景近期的风险已经减少”;对12月加息概率的预测仍然保持在40%。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货币策略师Hans Redeker则认为,美联储近期不可能加息,经济数据将变得更糟糕,而美元可能下跌5%。

  市场担忧,美联储在考虑未来加息步伐时,不仅需要考虑国内外经济环境,还要面对11月美国总统大选可能带来的政治不确定性。市场分析指出,若希拉里在总统大选中的胜率加大,由于其政策较为稳定,利多美元,若特朗普获选的几率加大,由于特朗普的政策给美国经济和政治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利空美元和风险资产。

  日本央行宽松力度令市场失望

  日本央行推出的温和量化宽松措施未如市场预期,日元多头卷土重来,助推日元对美元汇率升至102附近。

  上周五(7月29日),日本央行在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购买金额从目前的每年3.3万亿日元增加到6万亿日元。由于日元升值及消费低迷,物价上升基调难以维持,日央行认为要摆脱通缩需加强政策。

  同时,日本央行宣布维持每年购买80万亿日元资产和0.1%的负利率政策不变。此外,为在英国“脱欧”的不利外部环境中帮助日本企业在海外经营,日本央行决定将美元资金供应量由120亿美元扩大至240亿美元。

  此前,市场预计日本央行可能会在此次会议上降低利率水平0.05个百分点至负0.15%,以打压过高的日元汇率并刺激经济和出口。决议出炉后,金融市场失望气氛浓厚,日元对美元汇率当天上涨3.03%,日经指数大幅震荡。上周五日元对美元汇率收于102.0500,一周涨幅达3.96%。

  富达国际日本基金基金经理Hiroyuki Ito表示,虽然此次日本央行决议没有惊喜,但是对日本股票市场而言是好消息。“消息公布后,日元汇率上升,因为投资者早前预期日本央行会推出更大规模的宽松政策,我预计日元汇率在短期内将维持在1美元兑100至105日元之间。维持利率不变为日本银行业带来正面支持。”

  人民币升至一个月新高

  外围市场持续动荡,人民币上周连续走强至一个月以来的高位,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纷纷升至6.63附近。上周五尾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报6.6371,较上周一开盘价上涨0.67%;离岸人民币则报6.6268,一周上涨0.89%。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金融市场部负责人梅治信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主要经济体放宽货币政策的步伐放缓,美联储的加息预期亦比较波折,从利差角度来看,其他货币对美元贬值的速度放缓,舒缓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此外,日本央行再降息的空间和效果均不大,减轻了亚洲国家货币的压力。

  日前公布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公报》称,仅靠货币政策不能实现平衡增长,在强调结构性改革发挥关键作用的同时,强调财政战略对于促进实现共同的增长目标同样重要。回顾7月份各大央行的货币政策会议决策,美国、英国、欧洲央行均按兵不动,日本央行量化宽松力度弱于预期。在近年席卷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宽松大潮下,通过放宽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效果渐见衰减,市场期待各国央行通过推出更有效的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刺激经济复苏。

  中银香港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根据中国国债登记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6月份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余额为6635亿元人民币,比5月份猛增401亿元人民币,无论是余额还是增幅,均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人民币资产热在离岸市场显现,预计未来人民币债券增持热潮将会持续。

责任编辑:支全明 SF099

相关阅读

香港证监会“夺权”港交所?

不论哪一个监管机构主导上市审批,提升港股市场素质最终仍需落实到企业管治的改善和规范中来。改革上市架构,在推动改革的漫漫长路中,只是第一步的尝试,未来无论法律条例的修改,监管和执法的加强,还是投资者教育的改进,无处不关键,也无处不艰难。

商务部为何棒打“美年大健康”

假如商务部这一大棒狠狠砸下来,不是打蔫了“美年大健康”,而是窒息了中国医疗市场健康发展的活化因子、消解了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市嘲供给侧”改革能量,中断了医疗服务市场多层次需求与多层次供给的有效循环。

华润才是结束万科宫斗的钥匙

很久以来,华润并没有太多的声音,可能是囿于央企的身份吧。但王石主动敲门来了,华润该如何表示呢?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快要打开了!

日元为何能成为避险货币?

半年来,日元对人民币的涨幅已接近30%,促进了人民币在没有对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有序释放了对一篮子货币的贬值压力,并通过改善贸易条件推动了中国出口的企稳。在日元币值趋稳之后,一旦美联储加息预期重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可能再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