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世界货币体系的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4)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8日 14:05  东方证券

  其次,资本管制愈加宽松。固定汇率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贸易过程产生了大量资本的流入和流出,使得资本的管制更加困难。对于金融机构日益宽松的监管环境也为国际间绕开管制的资本流动创造了条件。

  最后,一个常常被人忽略却又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世界范围内储备金属——黄金供给的有限。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货币的需求大大增加了,而黄金产量的增长显然不足以满足世界经济对于流动性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的原因固然是美元对于日元与欧洲货币出现了高估,但更重要的是美元对于产量不足的黄金出现了高估。如我们前文所述,十九世纪晚期的人类世界通过通货紧缩维护了金本位,这一次,我们放弃了。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解体使得信用纸币,并且是永久不可兑换的信用纸币出现在了人类的历史之上。

  图11 使用不可兑换纸币(fiat money)国家的百分比

世界货币体系的前世今生美元如何影响世界(4)

  当人类第一次完全的抛弃了商品本位,而开始依赖政府的自我约束以之时,我们固然避免了以往商品本位带来的弊端(如前文所述),但就如同人类第一次掌握火的使用一样,被火焰所灼伤也不可避免。

  首当其冲的是信用货币打开了上个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的“通胀之门”。央行不断的增加货币供给,财政部日益扩大的赤字使得政府的公共债务高企。凯恩斯主义在公共政策领域里的大行其道,货币与财政政策应当被用来对抗失业在世界各国政策制定者中获得了相当的认同,在世界货币与金融体系维持了20 年的稳定之后,通胀高企的教训逐渐被忘在脑后!不幸的是市场的反应超出所有政策制定者的估计,当政府用激进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市场则更激进的对政策做出预期。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为包含了通胀修正的弗里德曼——菲利普斯曲线所取代,也成就了芝加哥学派“弗里德曼”货币主义之父的一世威名。

  八十年代之后,联储终于通过传统的高利率政策重新控制了通胀预期。在商品本位的货币政策之锚被抛弃了十多年之后,货币政策这艘大船重新寻找到了锚定标的:通货膨胀。

  图12 美国通胀与联邦基金利率(1960-1985)

世界货币体系的前世今生美元如何影响世界(4)

  在美国之外,发达国家普遍放弃了固定汇率而采取了浮动汇率,各国得以拥有独立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学术界普遍认同浮动汇率让市场机制在利率领域发挥了作用,可以自动的纠正宏观经济的失衡。

  图13 采用固定汇率国家的百分比

世界货币体系的前世今生美元如何影响世界(4)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缺乏强有力的自我约束机制,在放弃了固定汇率之后,过度的政府支出和迅速扩张的货币基数使得许多国家出现了恶性的通货膨胀,例如巴西的年度通胀水平曾经超过200000%。部分发展中国家(甚至包括一些发达国家)仍然以自己的货币钉住美元或其他区域主要货币,但是其国内货币政策的目标常常以维护就业促进增长甚至是为政府赤字买单为优先,最终在市场纠正汇率失衡的时刻演变成了一场场的金融危机。

  图14 巴西的GDP 与CPI 同比增长

世界货币体系的前世今生美元如何影响世界(4)

  但就总体而言,浮动汇率在成熟经济体的成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贸易的发展。

  新世纪的展望

  在浮动汇率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之中,美元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作为世界上实力最雄厚的经济体,其货币美元仍然在国际结算和国际支付中充当国际间的主要支付手段;大部分商品尤其像石油、粮食、重金属等大宗产品,依然是用美元来计价;在国际储备中美元所占比重达到60%以上。当世界各国不断积累美元的时候,美国就不可避免的继续出现贸易的巨额赤字。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又回到了布雷顿货币森林体系困境的原点。

  1999 年欧元的诞生和近十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是影响世界经济版图的重要事件。在未来的几十年间,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下降是大概率事件。按照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规律,美元也将出现一个长期贬值的趋势。一方面,美国长期的贸易逆差必存在一个对于币值修正的过程,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美元在国际交易中结算所占的比重将有逐步的下降,并导致美元下跌,与一个半世纪前白银价格下降的情形类似。

  在未来的几十年间,国际货币体系最有可能的是出现多元化的趋势。美元与欧元,甚至是人民币和印度卢比都有望出现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之中,就如同170 年前黄金与白银并驾齐驱,80 年前美元与英镑难分轩轾一样。当然,我们也并不能排除国际货币协调机制加强,IMF 和特别提款权发挥更重要作用的可能性,尽管由于各国协调问题,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较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进入股吧 】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