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农业银行:美元贬值的战略应对(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08:52 新浪财经

  从我国自身看,应对外部压力缺少自信恐慌自我,“顺从”压力中缺乏自主货币把握将不利于金融改革开放实际效果的实现。一方面我国不是自由货币国,市场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化水平、程度与规模并没有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状况,而至今美国并没有承认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人民币单边升值超出我国现实国情,更多来自于美国的压力和需求。如果从美国经济实力和地位看,美元强势是经济支持与市场需求的结果,但从美国经济问题看,美元弱势是美国经济问题与投资信心的反应;无论强弱都有道理与依据,但是美国并没有依据经济或市场决定汇率把握,而是依据战略设计和策略需求的条件调节汇率变化。另一方面是我国内部自身此时的不自信。我国主权货币的自主性不能简单顺从外部压力与指责,超出自身国情顺应外部的改革不仅不利于自身经济金融发展,而且必将不利于外部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回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我国面对人民币巨大的贬值压力,我国以世界经济利益和自身国情需要为重,人民币坚持不贬值政策,从而为世界经济和区域经济稳定作出巨大贡献,赢得良好的国际信誉。而今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我们依然需要坚持主见和国情,不能为顺从外部压力而伤害自己。但是面对一个超级大国的压力,我们有点“惧怕”,甚至“顺从性”迹象出现,进而产生人民币升值将加快的预期。然而,从我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趋势看,我国经济金融状况并非适宜汇率直线、单边上升,其中包括我国经济金融实力的理性认知,也包括我国经济规模的定位,更包括我国目前汇率上升趋势与国际普遍汇率趋势的不适宜甚至逆向运行。

  因此,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人民币汇率上升加快步伐,而人民币层面连接的经济金融结构矛盾与问题继续扩大甚至加重,汇率问题并没有解决经济问题和提高金融效率。面对人民币的外部压力,我们的紧张程度更是一种信心不塌实的表现,心理没底产生对汇率敏感的脆弱,进而出现人民币继续扩大上涨的趋势,信心心理压力带来的价格预期占据主导,我国有点缺少自信与自主,有点过于紧张美国的压力与舆论,实际上我国内部的压力远大于外部,自身的信心心理脆弱需要调节,理智和理性看待当前的我国经济金融态势与国际压力相当重要。近期由于我国经济金融数据之间的复杂性扩大,不利于经济金融稳定的价格趋势引起政策猜测和暂时“混乱”局面,但是主要经济价格指标单一和短期暂时因素突出,其中CPI指标敏感与分歧见解需要我们理性认真分析原因,以综合性手段和短期、长期匹配性政策解决协调。我国人民币汇率改革是符合我国经济状况的进展,有利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听从他人的指令不是我们的原则与需求。

  四、美元与人民币前景的“逆反”

  综上所述,美元贬值并非简单短期行为或政策所为,而更具有长期综合性、前瞻性以及预见性的战略规划和筹谋,包括次贷爆发时间、恶化程度以及关联层面等等,都具有很强的战略组合和策略搭配。仔细对比在我国与更多发展中国家面临金融扩张与升级创新发展时的次贷衍生产品和金融机构信誉的冲击,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风险,因为主导与规模形式在发达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依然是顺从、模仿和协从状况。尤其是我国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的汇率变化,表象中我们有政策与策略的长远思考,但实际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包括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两条主线的关注乃至压力,我们更值得思考我们设计、规划以及应对的效率、效果,核心在于缺乏全面、综合甚至金融专业的战略考虑,短线应对代替长期战略、短期价格代替长期规划、短期收益代替长期目标,我们值得谨慎考量国际、理性对待自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