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挺直民族的脊梁:关于中国画现代化的思考(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16:52  人民网

  从目前看来,中国画是不是已经走到了"穷途末日",要不要把中国画彻底"破坏"和"否定",这种议论似乎已经过去了:因为中国画家还在画,中国人民还在欣赏这一基本的事实,已为中国画继续存在和发展,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但是具有几千年优秀传统的中国画,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到底应该如何发展,已经十分尖锐地提到了每个中国国家的面前了。

  毫无疑问,我们的中国画是属于人民的。列宁说,艺术"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它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这一科学论断,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中国画。我国的人民一一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它劳动者、爱国者,不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者,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只有植根于人民之中、与人民有着密切关系、为人民所接受的中国画,才有生命力。

  当我们的中国画家在作品中反映了人民的欢乐、理想、愿望和追求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人民的代言人和杰出的代表。今天的中国画家及其作品,都是他生活着的、创造着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生活一一即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宏观背景下的产物。中国画家应为创作被人民所亲近、所理解、符合人民利益和要求的艺术作品而奋斗。这是因为,愈是与人民息息相关,愈是在作品中表这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这样的作品才愈能感染广大的观众。人民的利益,应该成为中国画一切创作活动的出发点。

  因而,中国画家不能超然于人民之外"远离现实"、"表现自我"。中国画作为一种艺术门类,是广大人民从精神上掌握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应以独特的审美方式,表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面貌。人民希望中国画家在作品中表现真正美好的东西。脱离人民、孤芳自赏,是不可取的。这正如法国著名电影艺术家雷内?克莱尔所说的:"观众并不永远都是对的,但是,无视观众的作者却永远是错的。"

  中国画家的主观意识,在创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力求通过艺术形象揭示社会本质,从不照搬生活中的表面现象。但是构成中国画的最基本的因素,并不完全是中国画家的主观意识,而是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国画家的创作思思以及作品的完成,是由画家主观意识决定的,可画家的主观意识是画家本人赖以生存和创作的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中国画作为一种精神"原料",它无法远离生产者〈画家〉的精神条件,而生产者〈画家〉的精神条件,也无法远离为其提供生产这种精神产品"原料"的客观世界与社会生活。因而,最终决定中国画创作的,只能是中国画家所接触到的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

  在优秀的中国画作品中,画家的独创性是与画家认识生活深刻的程度一致的。画家在创作中只有抓住时代的特点,不是抽象地,远离时代洪流地"表现自我",而是生动地、具体地、真实地描绘壮丽的山川||,人民的心态和时代的进程,他的作品才会闪烁美的光辉,具有永恒的魅力。

  但是有人说,在中国画创作中,只有不带任何"功利色彩","远离现实","表现自我","注重情感的渲泄","追求内心的真实性",才有可能是真诚的,才有可能是自由的。诚然,中国画家在观察生活时的真诚态度,对他的艺术创作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任何真正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透过对自己所描写的对象的分析,对生活所做的真实的、积极的反映。在作面中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不表现艺术家的真诚,当然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但是艺术家的"真诚",并不能作为抽象的评价作品的标准,艺术的真实,是由真实地反映了生活现实本质的艺术形象决定的,因而中国画家的"真诚",只有反映了生活的真实,才有积极的意义。"情感与态度尽管带有相当大的笼统性与主观性,但它们始终是现实关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意识的表现"。那种"面向自我"的所谓"真诚",只不过是否认情感的社会性,把情感与生活割裂开来,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歪曲的反映。所以,以为中国画家可以脱离社会、单凭主观意志进行创作的"自由",只是一种虚伪的"自由"。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