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疆和田玉遭遇投资狂热 十年涨价千倍 (8)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18:42 中国新闻周刊

  和田玉:最好的时光,最坏的时光

  这是和田玉最好的时光。自上世纪90年代和田玉交易解禁后,蛰伏多年的和田玉迎来了自己近百年来最好的时光。

  这也是它最坏的时光。和田玉的买卖从完全政府垄断走向完全的民间贸易的十几年里,这个尤其讲究品质的行业,行业标准正远远滞后于市场的蓬勃容量。在新国标的庇护之下,每年有上百吨名正言顺的“和田美玉”进入市场。但真正产自和田的好料,“每年不过10来吨。”

  十八里店在北京城南的边上,是这个不断扩张的大都市的城乡结合部。这个黯淡破旧的所在是一些玉雕厂的聚集地。一条黄泥路边的小院里,中鼎元珠宝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书占坐在椅子上,一边说话,一边用卫生纸反复擦拭着一块和田玉。他曾做翡翠生意,从90年代初转向经营和田玉。“翡翠没意思,太耀眼了。和田玉温润,有内涵。”

  这些名叫“和田玉”的石头年代久远,是在2亿5千万年前,昆仑山脉尚年轻时,中酸性侵入岩侵蚀交代白云石大理岩后形成。随着山石的裂变,松脱出的原生玉矿被冲刷到各处,经流水的冲蚀和搬运,沉积在河床,历经河水的日夜打磨,成白玉中的上品。

  在刘书占这样多年和珠宝打交道的行家眼里,和田玉有着迷人的独特魅力:比如低调、内敛,触手细腻光滑,而且有生命力。被人收藏把玩已久的玉石总会比一块刚出土的同品质的石料更油润,更有灵性,即所谓“人养玉,玉养人”。而且,每块石头都藏着一个财富的秘密。这是这种玉石最合乎时代的一点:满足人们的赌性。“玉石这东西,你可能今天还很穷,明天就靠它成为百万富翁,却在后天又变回穷人。”刘书占说。

  和田玉买卖不可预知的大起大落和如今的股市非常相似。当

股票、基金已经在全民参与下有了太明显的风险,其他价值不确定的东西便成为资金的一个个追逐点。因此,在新晋的投资客眼里,这些石头就有了更简单的符号——投资品,像股票、基金,还有更久远的年代里昙花一现过的君子兰,和80年代曾随着“股疯”风靡一时的翡翠……不同的年代,人们的赌性和不断增加的私人财富都需要一个实体来寄托。和田玉正逢其时。

  “现在是近一百年来和田玉最好的十年。”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奥岩说。从去年11月始,和田仔料价格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提速上涨。短短四个月中,和田仔料累计升价3倍以上,普通仔料价格已经上升到了每公斤18万元,羊脂白玉料价格则上升到每公斤200万元以上。

  但在玉石行家的眼里,这也是这个行业最坏的时光。对这个尤其讲究品质的行业来说,行业标准正远远滞后于市场的蓬勃容量。在新国标的庇护之下,每年有上百吨名正言顺的“和田美玉”进入市场。但真正产自和田的好料,“每年不过10来吨。”刘书占说。

  和田玉的赌性

  刘书占玉雕厂的天井里有一架石头切割机,这是一架笨重丑陋的机器,外形有些像农村收割稻子时用的鼓风机。但是它锋利的电锯和石头接触时发出的嘶吼声却揭示很多秘密:是真正的美玉,或者只是一块粗鄙的顽石。

  在和田玉产业链的第一环,从产地流出的石头通常还是尚未切割的石料。一块顽石中到底有什么秘密,通常靠买家的肉眼判断。“就是赌嘛”,蒋有儒说。蒋是圈内赫赫有名的行家。这次,他从新疆带来一块约怀抱大的黄皮石料,外壳布满了青绿色的细点和参差的石纹,还未验明正身。用手电的光源反复扫描之后,蒋有儒在石头约1/3处的地方划了一根黑线。有关这块石头的秘密就要从这里被揭开了。

  要看懂一块石头的秘密,可是一门冒大风险的技术。蒋有儒和刘书占都说,辨玉行家是用钱砸出来的,“经过血的教训才得来的经验。”石料在河床上经历几千年河水的冲刷,玉石面包裹了重重的颜色,而在石料内部,在氧化铁、锰质等元素的作用下,会形成糖色,破坏着玉石的完整和价值。而且糖色大多隐蔽性很强,即使在光源下也很难被识破。一刀不慎,100万的石头就成为废料。刘书占办公室茶几下,放着一个人民币辨伪机,这个行业的货品虽然动辄上千万,但交易方式却像中世纪的行会一样,通常用现金结算,尤其是对不熟悉的人。“怕他赌输了反悔。”蒋有儒说。

  石头切开了,果然中间含着透闪石,但中间赫然一块“糖色”,像一大块扫兴的雀斑。一块羊脂美玉的赌局输掉了,但蒋有儒决定继续割下去。虽然含有糖色不太完美,但在现在的行情下,这样的玉石在市场上依然有个好价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