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5日23:2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0月25日消息,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主办的第5期金融街十号论坛——透视“灰犀牛”在京举行。本期论坛邀请来自政府、银行、证券、智库等不同类型机构权威专家探讨外部冲击、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国企杠杆、互联网金融、房地产风险等热点问题,着重讨论“灰犀牛”冲击下各部门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应对与转机。

圆桌讨论:聚焦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圆桌讨论:聚焦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

  在以“聚焦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的圆桌讨论中,东方金诚评级副总监俞春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晓蕾、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资深副经理苏瑾、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华创证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屈庆就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的状况、防范和化解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为文字实录:

  主持人:下面我们进入压轴戏,聚焦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这个话题,让我们风险分区域就完整了,那这个环节我们是邀请了俞春江先生主持,请他上来给大家介绍,掌声欢迎。

  俞春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感谢各位专家的分享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们进行最后的一个圆桌对话的环节,圆桌对话的主题是聚焦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今天上午各位专家分别从地方政府债、房地产风险、互联网金融等潜在的“灰犀牛”做了分析,那另外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十九大报告都将作为一个金融体系的目标,上午银监会主任着重金融监管的角度谈了金融体系应对灰犀牛的关键措施,今年我们圆桌对话着重去学术金融机构的角度解读金融体系的流动性以及风险源和特点,提出金融机构化解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思路,首先我介绍一下圆桌对话的嘉宾,他们是:(略)。

  因为我们这一次会议主办方很贴心的为圆桌对话留了很充足的时间,所以说跟各位专家提前说一下,我们分成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请各位嘉宾从各自的角度对金融体系流动性风险系统风险他们的观点,每位嘉宾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第二部分是互动讨论和问答的环节,互动主要是围绕在强监管的背景下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如何适应监管政策的趋紧的态势,如何应对流动性的风险,请各位专家给予一些看法,如果时间充裕我们还可以让嘉宾接受现场朋友的提问,最后一个环节是想请各位专家为此次圆桌对话做一句话的总结,大概是这么几个部分。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有请刘晓蕾教授为我们做防范系统性风险方面的演讲,大家欢迎。

  刘晓蕾: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既不是领导也不是专家,我是来自学术界的,学术界有一些专场的话来自于数据分析,在这里我利用一点时间跟大家分析一下就是在学术界跟大家分享一下学术界关于系统风险,特别是我个人研究方面,跟这个金融系统风险相关的几篇论文,然后跟大家分享一点我的比较简单的看法。如果说从国际上面的研究来讲对于金融系统风险的研究其实很久了,但是得到重视就是特别是08年,就是美国次贷引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一下子大家就意识到了,原来金融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东西,一旦发生一点问题引发这么大的危机,我觉得一个比较典型的特点就是对比,就是和美国当时纳斯达克泡沫相比,纳斯达克也是相当于行业出了问题,但是这个行业互联网行业相当于,但是他造成的影响其实是非常小的,一两年的时间就恢复过来了,基本上也没有影响到其他的行业,但是08年这次由于房地产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就非常大了,不仅是从美国传播到了全世界,而且这个影响也非常的深远,也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才慢慢的恢复了,就意味着这个金融行业如果他出现了一点问题的话和其他任何行业都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在我们学界理论界也有一些论述,从理论文学上面前主席有过一些模型来提出一个所谓的金融加速器的理论,就是说假设一个食品行业一个非金融行业他有一个负面的冲击,即使这个冲击非常小,但是通过金融行业会起到一个放大的作用,就是即使一个非常小的冲击一个负面的来自于经济不好很小的一个负面小作用,也是在金融里面放大,会带来非常大的负面效果所以说他叫做金融加速器。

  这个理论很复杂,如果非常简单来讲,就是说因为企业要去贷款,贷款的时候一般都是要抵押,那如果实体经济这边有一个负面效果之后你的抵押品就贬值了能贷到的钱就少了,贷的钱少了投资就少了,然后资产进一步贬值,这个就变成了恶意循环的作用,这是一个金融加速器的作用。那这个金融加速器作用前面的分析还是说这个负面冲击是来自于非金融体系,就是最开始负面(英语)是来自于实体经济。那还有一些研究就是说即使这个不考虑实体经济负面的冲击,那我看金融体系自身金融体系本身也有一个非常跟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一样的脆弱性,最早就是大家用的(英语)的论文,其实简单来讲即使是一个谣言,比如说一个银行他本来非常的健康,一个谣言说这个银行没有钱了,最后大家都去挤兑这个银行就真破产了,这个谣言会自我实现。今天上午的时候我们有领导对媒体提出了一些批评,我知道在座的有一些媒体行业有的时候即使你是一个负面假的消息最后能够自我成真就是在金融系统就是一个特别特殊的例子,即使你是一个谣言来的说这个银行不好最后这个银行就真的不好了,意味着这个金融体系跟任何金融行业跟任何行业不一样有一个脆弱性在里面。

  介绍一点我自己的论文,房地产市场和系统性金融风险,为什么我们当初想研究房地产市场呢,这个最主要的我考虑选一个题目是来自于考虑到房地产在金融风险中的重要作用,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次贷危机,最开始是房地产危机,他最后引发变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日本也是房地产日常崩盘以后经济十几年都没有缓过来,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我就分析了一下我就做了一个房地产市场三个效率的论文,房地产市场的三个效率,抵押、挤出、投机,当你房地产价格上涨之后你的抵押品价格就上升了,原来借不到钱的公司由于抵押品价格上涨就可以投更多的钱,房地产发展拉动投资我们也经常看到媒体上有这样的说法。但是我们还提到了一个就是挤出效应,银行会更多的发放房地产抵押贷款,他就更好的发放系统贷款,那企业就更加贷不到钱了,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是房地产发展挤出了企业,其实这些企业又是双创企业,又是创新企业,就是需要钱的而且效率比较高的需要融资的企业,所以说从这种角度来讲其实房地产的发展对这个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置其实是一个错配的。后面我们又进入了一个所谓的投资效应,即使后面不是房地产企业,是制造业和服务业,他也不用这个钱投他的主业,所以说这样的话是房地产对这个实体经济的一个挤出的效果,这是我们这个论文记录的几个效用。

  像我们论文里我们搜集了全部的从有数据开始招拍挂开始所有地价交易全套数据,我们构建了一个各个城市的地价指标,因为如果我想构建一个城市地价指数我不能单独看城市的价格,比如说北京你不能拿二环的价格和六环的价格对比,你不能把二环今年的价格和六环去年的价格来对比,这个是不可比的,一定要控制你的楼盘的所在的位置,包括这个地使用的特性,所以说我们是有一个模型的,那通过这个模型我们构建了一个房价的指数,这是每个城市的,然后我们把他划分为一类城市二类城市三类城市,现在我们看是综合全国的指数,不过一类城市是从04年到现在是到15、16。那我们用这个指数做了一些分析,这个是我刚才提到的地价上涨之后公司的投资是增加的,这是一个回归的系数具体的做法不跟大家分享了,但是我们同时发现这个地下上涨之后公司投资虽然多了,但是他是更多的投到了商业用地,就是他的投资还是用来买地,而他的非土地投资随着地下上涨是下降了,这个就是我们全面所说的挤出效应,房地产是挤出了实业的。这边我们看到是房地产和银行贷款,如果地下上涨在那个城市的地下上涨,那那个城市是更不可能发放信用贷款,所以说那些没有地的城市没有地的企业就越发的拿不到地,然后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有地企业,那我们用这篇论文想说什么,因为我们国家的这个房地产和我们的信用和我们的银行是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如果我们想贷银行的风险就是要关注房地产企业,因为房地产和我们的银行业是千丝万缕的联系,多数的房地产无论是他的购买还是再建其实都是大量的资金是来自于银行贷款的,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论文。

  第二个论文可以讲是回应了刚才所说的理论分析的第一点,当这个负面冲击是来自于其他的一个非银行机构,比如说房地产机构,那如果说我们看这个金融体系自身的风险,特别是流动性的风险,这里面跟大家分享我的另外一篇论文,是对于2015年股灾的分析,他是一个流动性的危机了,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当时股灾发生最集中的,6月中旬7月中的时候,千股停牌的现象,那个阶段有很多公司就是停牌了不能交易了,也有很多公司就是跌停了不能交易了。我们想分析这种交易限制,就是停牌制和我们涨跌停板的制度,当时最初制定这种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防止这种金融危机,如果你跌太多了就冷静冷静冷静,但是我们描述的一个极端的情况下在流动性枯竭的情况下,这种类似的交易截止的现象这种制度其实是加剧了危机的传染,这是我们的一篇论文。这是我们股市,当时大家都熟悉这个是股灾暴跌的图了,可是我们看这三个不同板块的数据就会看到,如果我们看这三个板块的市盈率,其实主版的市盈率涨了很多,如果我们看市盈率这个PE值PE比,其实主板并没有涨很多,但是在暴跌的时候其实主板也是从传染的了,但是后来是传染到了主板,那为什么会产生金融的传染,当我们提到这个风险的时候,我们是很多公司都发生了危机,所以说就是一个传染效果,这个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在这篇论文里论述了交易限制包括我们的跌停限制,包括我们的停牌制度,其实在这个传染的过程当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每一支股票我看一下你持股的基金他手里其他的持的股票有多少已经不能交易了,这个股东里面有两个基金,A基金60%不能交易了,B基金占这个公司持股的20%,他里面有80%的股票不能交易了,那我就可以根据这个股东的比例计算一个传染指标,就是说大部分指标越高就意味着这个股票更可能被抛售,我这个股票没有任何问题,他手里任何的股票都没有办法卖了,他只能卖我,因为别人兑现他别的股票都跌停了,所以说就意味着我这个股票没有任何的问题,我的基本面都没有任何的问题,只不过因为我的股东手里持了其他的股票不能交易了,所以说我就受到了传染,我们在每个股票上构建了这样一个指数,然后我们发现这个指数对于股灾期间的预测能力是非常高的,这个指数越高的公司我排序的话他在股灾期间未来看他股市的回报率是越低的,他面临更大抛售的压力,我们这篇论文的结论我们有一些交易限制其实是限制了股市的流动性,虽然说我们初衷是好的,但是是限制了股市的流动性。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点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法,这个是博士生做的一个论文,他构建了一个金融风险指数,如果要防范风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预警,那怎么样预警,这个是我们一个博士生他用的是三种方法,具体就不介绍了,动态因子还有(英语)等等不同的方法构建出来的金融风险指数,这是构建这个指数的一些指标具体就不跟大家讲了。我自己的意见就是说这种指数其实是如果能够再持续中我们监管部门能够应用是很有帮助的,让我们预知是不是系统性风险很高了。最后一个结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我个人通过我研究的看法,一个是要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比如说利用金融性风险指标刚才介绍的指数,另外要关注其他的行业,特别是在国内房地产行业对金融行业带来的影响,因为我们的房地产和金融是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另外就是关注流动性风险,我个人的建议就是应该尊重市场自身运行的规则,我们十九大报告也提出来要更多的专项直接融资,因为我们国家原来传统上一直都是间接融资为主导的,大银行为主导的,银行间接融资和股市直接融资其实是非常非常不一样的,也就是说用来管理银行的这些行政政策,你可以告诉银行不要给房地产贷款,可是你国家股市你不要跌了他是不听你的,股市有他自身运行的规则,所以说我自己的看法就是说对于这种股市或者是直接融资市场或者是监管应该尊重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则,首先我们要理解这个规则并且要尊重这条规则,谢谢大家。

  俞春江:谢谢。下面我们有请温彬首席为我们讲一下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来阐述金融机构应对加大风险管理。掌声有请。

  温彬: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参加关于金融机构风险这样一个讨论话题,我想新思考协议里面也是讲了银行的风险,包括了很多的方面,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战略、剩余风险如何做一个资本,那我想金融机构里面特别是银行最核心的风险就是流动性风险,我们讲银行三原则首先第一个就是流动性,那应该说你不管你其他的这个风险最终都可能是通过流动性风险首先爆发而引起这个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不管是过去的巴黎银行还是之前的雷曼兄弟都是流动性的风险没有管理好。那既然是讲到流动性的风险和系统性的风险我觉得离不开一个话题就是利率市场化,应该说不管现在是在过去五年中国改革取得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就是利率市场化应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2015年10月份我们放开了存款利率的上限,应该说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个突破。但是利率市场化究竟对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风险管理意味着什么,我想其实对银行内部包括银行外部关注的并不多,所以我想今天就这个利率市场化跟这个银行风险管理上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那大概是讲三部分的内容,一个首先是大家现在关心宏观的风险特别是系统性的风险,中央文件从去年开始已经非常关注我们金融体系这个风险。那另外就是利率市场化他的这样一个推进使整个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进行了一个重构,整个战略定位都发生了变化,那最后就是我们这次十九大提出如何应对系统性的风险,这个也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内容。

  从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把金融风险放在首要的位置,然后我们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了包括不良资产债券违约等等要高度的警惕,就是所谓现在讲的大“灰犀牛”,然后4月份中央政治局学习,习总书记提到了金融活则实体活,金融稳则经济稳,那7月份召开了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简单来看就是一二三四,第一个坚持党的领导,第二个就是两个定位,总书记提到了金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克强总理提到是国之重器,三项任务大家耳熟能详了,那刚刚结束的十九大里面关于金融的报告表示并不多,只有这么两句话,其实也是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的一个重申,但是这个里面特别是强调了需要建立一个框架,防范系统性的风险,这个也是为我们今后几年整个监管体系的架构对银行的经营会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为什么说防范系统性的风险其实之前也提到了,就是因为我们国家近年来宏观杠杆率上升比较快,到去年末达到了260%,那理论上讲260%在全球来看并不是最高像卢森堡高达400%,日本政府债务GDP占240%,中国整个杠杆率还是总体可控,但是个别的部门达到了160%,前年开始居民的部门杠杆率也是上升的比较快,这个要从宏观方面考量的。大家也看到了我们GDP的增长从07年的14回到目前的6.7,但是我们对这个信用的投放是增加,那其中银行的信贷达到13万亿,财政支持我们的经济达到了6.5到7之间,所以说对信用的依赖既是宏观不稳定因素也是对银行产生了压力,那因此我补充了一句,就是银行稳则金融稳,金融稳不稳主要是看银行,银行的资产规模目前就占到了240万亿,加上银行理财高达270万亿,那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占比是高达85%以上,而且我银行包括近年来大家也看到了这个信托券商资管包括保险的资管的规模扩张是比较快的,很快的一块也是体下在他作为影子银行更多是体下在银行里面,银行通过这些通道或者是表外融资方式转型出去,这些表外高达100万亿,应该说现在央行从宏观的角度加强对影子银行特别是大资管的管理,防止监管套利,这个应该是非常必要的。

  那说完宏观的那我们再看看微观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也确实这几年整个央行资产负债表增长了一倍,但是我们银行资产规模是增长了3.3倍,在整个的这个信用的创造还是以银行为创造是这样的一个核心,那应该说我们利率市场化经过了20年,到2015年10月份取消上限之后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但是还并许多结束,我们的基准利率还存在法定利率,央行通过调整短期的利率然后银行进行自由的浮动,实际上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那利率市场化对整个银行的经营意味着什么,实际上我觉得核心是两点,第一点就是他实际上是一个战略差异化这样的一个选择,那过去我们银行是做大企业做担保抵押的,那做利率市场化了,你有没有能力去做中小企业做普惠金融,这个实际上是对银行能力这样的一个战略转型的一个压力,同时战略转型考验你的风险管理的能力,所以说在为了应对利率市场化,整个银行业实际上都进行了资产负债表的重构。过去我们关注银行的经营是看竖向的三张表,现在看的更多是横向的,银行的表内银行的表外和表表外这样的一个资产规模,实际上银行从单纯的信贷的投放已经扩大到了表外和管理类金融资产这样的一个扩张,这个实际上是需要进行一个控制和约束的。他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由于这个市场化的压力,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看了整个银行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4万亿之后大量的信贷需求出现,所以说银行不是一个高端武器,之后央行开始紧缩,很多的融资需求在表内得不到满足,这个时候通过了银行表外银行的理财,包括一些同类业务的扩张。2013天出现了钱慌然后47号文对同业进行了约束,然后延伸出了负债端的同业存单以及资产端的投资,所以说整个市场的业务在第二阶段获得了一个快速的发展。

  那随着去杠杆的推进,大家看到了我们银行的业务纷纷在向零售在向这一块转型,特别是在2016年在整个房地产的背景下所有银行都制定了零售银行贷款的目标,新增贷款占到整个新增贷款的45%,那由于房价的暴涨央行对住房进行控制,但是没有想到今年消费信贷又是异军突起,所以说银行为了应对这个市场化的节奏下实际上出现了公司金融市场和零售分三个阶段这样的转型。那与企业进入高增长时代是一样的,整个银行也进入了高增长的时代,特别是在企业阶段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中小企业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那就是说在这样的一个我们的外汇帐款持续的收缩,银行如何满足资产规模的扩张,所以说只好通过了同业业务的快速的扩张,你看到的这个红线就是同业的覆盖远远高于我们一般存款的增长。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其中一个重要的产品就是大家所谓的同业存单,实际上同业存单是美国创造主动负债的管理工具,但是在我们国家出现了一个监管套利的工具,因为在47号文规定同业负债占整个负债不能超过31%,但是同业存单没有进入到这个范围。那好了,既然我没有这个监管的约束但是我成为一个利器,到目前为止达到8万亿的余额,那因此在这样的一个扩张的背景下我们在金融去杠杆,这样如何来从过去的只关注银行表面的信贷现在要关注信用的扩张,要提出我们整个宏观审慎管理,宏观审慎管理包括了很多的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面也是中国央行进行了独特的创新就是MPV,我把这个量化到了MPV的七大项指标,而这个指标最重要的就是资产负债这样的一个扩张,那其中最近就是对这个广义信贷,之前央行从名义表内的信贷到投资到表外的理财都纳入到统一范畴而且不超过33%的增速所以说就限定了资产规模的扩张,最近又到明年一季度把同业存单都纳入到同业负债,这样三分之一一卡你这个负债的规模也会受到约束,这样有助于在利率市场化中更加的注重风险管理,而不是靠资产规模的扩张和金融的套利。

  那我们除了宏观审慎之外还有稳健中信,在过去十年我们财政政策是始终积极和稳健的,他究竟什么是稳健央行也有解释,不紧不松,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两个方面,从量来看就是适度,我们知道过去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是帐款的,但是如果持续下去所以说就创造了一系列所谓的粉系列,通过这个来补充银行体系这样的一个流动性,之前有了稳增长但是你所有的一级市场交易你从银行建立了“麻辣粉”,所以说保持了市场利率的平稳,那你这些量我不能保证这个供应,我要适度,量要控制的话那就要出现一个市场利率走高,那这个就是价格一定要合理,那我们的利率我们贷款利率已经是持续没有变了,但是市场利率从去年下半年持续走高,我们市场利率当然CPI是关注的对象,但更主要就是很大一块受制于美联储这个利率变动对整个无风险收益率变化的影响,实际上这张图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的线,红色的线是中国的国债收益率,很多人认为今年不会国债收益率破3.5,现在已经超过了3.7,为什么这个线要散,就是受制于美联储对人工利率资本流动贬值的压力,而我们比美元利率走高的时候我们人的汇率是升值的,你就要保证一个平衡,所以说我想最后再总结一下,就是说利率市场化其实是已经真正走到了商业整个行为当中,过去我们看美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其实实际上无疑是两点,第一点就是信用风险的下沉,过去大企业有担保有抵押,他现在信用风险下调了,那另外就是期限的错配,所以说你要提高收益率,通常就是金融市场短期的负债高质量的负债来进行这种资产高收益资产的配置,而这个是有前提的,是在利率整体下行的期间可能是有空间的,但是一旦出现了货币的周期,那这个银行会有一个灭顶之灾,在80年代美国呈现了按揭的这些企业的破产倒闭,我想对中国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融合加强管理应该还是很有这样一个大的参考作用,我今天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俞春江:谢谢温彬总。那我们2013年支付宝推出了余额宝整个利率被市场被动的平复了,十九大报告提出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力度,对银行来讲利率市场化是必须要做出应对这样一个话题,所以说谢谢温主席。下面有请屈庆总进行分析,掌声欢迎。

  屈庆: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来参加这个论坛,其实前面几位嘉宾讲的非常的详细也非常的完善,其实没有必要再讲了,当然接下来参加这个论坛我想通过我自身的经验做一个普通参与者市场为主体讲一下我的想法,那我在想一个问题,我们今天讨论这个“灰犀牛”的问题是为什么,是我们要避免吗,那为什么他会发生,那当然在一个监管比较宽松的情况下大家有追求规模的想法有追求利润的想法,我觉得这个本质上反应人性对所有一些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说我觉得可能你很难去避免,那我们为什么要探讨他,对于我们整体来说我们想的是如何在他没有成长起来的时候我们要去压制他,当他已经成长起来的时候我们如何降低他,那对我们个体来说我们在这样一个“灰犀牛”成长和发展包括他正在破坏金融市场的时候,那我们可能依然有探讨的意义,那我们就是从自己的理解,那我们按照主持人提的问题我谈几点风险和解决的判断,那当然了其实这一点“灰犀牛”不是今天才出现,所以说我们看到这个是从今年几月份讲了,但是我们看到从去年开始从政治局会议从央行的态度已经开始为我们金融市场不断的未来风险的释放做一些准备,那大家会觉得说现在的金融市场包括我们今天证券市场面临的困难是因为央行导致的,我觉得不是,是因为我们已经过度形成非常大的一个风险央行要去释放风险。我想讲“灰犀牛”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我们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当我们人去的时候你要把他拽住,要是拽不住就会有一些人挡在前面。

  我想讲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不能指望说当我们在处置“灰犀牛”的时候我们认为他会上升,大家总是会认为不能发生处置,但是我们整个市场都是相对比较兑现的,当你发生风险的时候你怎么指望他平稳的落地,当我们今天看到了很多银行面临双重压力,资产的减持,负债的提高,那这个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那我们不能去发生的事情就是9月9号那一天很多金融机构违约,我们一定要有底线,但是在这个底线之上我们因为处置“灰犀牛”而面临的风险,这个都是很正常的。所以说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他认识的比较早,从去年开始他做了一些准备,包括我们货币政策的收缩,包括我们业务文件都是准备的一些东西。那大家可能会一直考虑问题,很多人来讲我们同业的套利我们整个的杠杆最终也是买的债,那你为什么要监管我,我们可以讲一下很多金融的活动跟这个没有关系,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企业发了一个债,然后把这个都给到银行,银行说再给到我们券商,我们券商又买了这个债,但是实际上这方面跟金融跟实体经济确实是没有什么关系。当下我们如果说金融风险在哪里我们无非看几点,第一点我们看到了确实是一个金融杠杆的高起,包括了钢企业我们很多的金融进入杠杆非常高,我相信很多人会难受因为他杠杆还是很高,他去不了,因为他的资产是不行的。

  第二个同业链条会非常的长,为什么有时候资金会长,而是你借我的钱,这个有五家六家机构。

  第三个还是在于我们整个自管行业不是那么规范,我们有做套利的,有做金融监管的一些违背金融监管方向的一些业务,所以说如果我们从尽管杠杆来说很明显有几点,第一点我们债券是可以做五倍六倍,如果你的风控允许当然可以做,我们现在证监会的维度上面杠杆已经降低,过去结构化的产品1比9个杠杆,那第三个我们同业链条是非常长的,那有多少银行发同业的存单,然后券商去做投资,很多很多。大家可能会把现在跟2013年来比,但是2013年杠杆并不高,因为2013年没有太多的银行,所以说这个是金融杠杆比他高很重要的点,金融过度的放松。在这个里面那很明显了,因为伴随着我们杠杆的提高我们当然看到了金融行业不断的扩张,我们看到金融行业创造的GDP已经超过了美国占比,那大家觉得金融并不是金融大国,那你超过了美国不是特别的合理。但是我们可能会说我们服务实体,但是想想这几年我们金融行业活的很好,但是我们实体是不是真的很好,也许他有一定的改善但并不是那么的明显,我们很多人在指望说如果金融监管过于严厉他一定会导致实体经济快速的下滑,大家会抱有侥幸的心理,但是从去年到今年以及今年一年资金的紧缩,那我们依然看到金融市场很难,但是我们的实体经济很稳健,因为很简单,你过去的钱没有做实体,当你把这个泡沫洗掉难受的是金融,我们要把这些基本的环境有一个长期维度的准备。

  当然了同样我们是回到本源,为什么金融杠杆不能太高,就是说你虽然是金融杠杆没有忽视那他是不是就不允许,我觉得第一个确实过度的杠杆最终一定是绑架了央行,当我的杠杆很高的时候你只能指望央行,或者是突然有一天美联储不能放权的时候,我们要以面临内部外部的平衡过度的放权会引发人民币过度的贬值,所以说我觉得这个是我们不能延续的。第二个就是我们可能在说我们金融杠杆的线条你套一个基金子公司你需要一个成本,套一个你需要成本,最终这个成本谁来背,那当然是企业,他加剧了五个企业的成本。第三个就是空转。第四个就是强化刚兑,那你实际上是把这个刚兑的风险极具扩大。那我们来讲所有的业务核心在于我们过去的监管确实过于松,当一个金融在发展的时候我们都在学习,那只是说市场大家都很聪明,市场的产品市场的模式已经跑在了监管的前面,导致了我们看到很多的由于监管之外的产品,那未来我觉得我们在谈论这个金融监管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行业更加的规范。第一个资金池的操作你要规范,那可能大家会说你银行理财就是一个大的资金池,但是我觉得银行理财某种程度确实他有能力维护这个短期的刚兑,但是你这个券商有没有能力他是没有能力的,第二个产品风险的传递,第三个影子银行监管的不足,第四个刚兑,第五个金融机构在开展很多的金融业务,那确实我们现在我们正规的金融机构在做业务,很多不是金融机构的人也在做金融机构的业务,那这个都是我们在一个金融机构相对比较松的情况所面临的问题。

  那当然这个背景里面聚焦到这个上面,我们面临就是一个普遍的大概率的除了极少数的大型银行,是外面一些小银行他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很简单,现在我们央行流动性投放他是分层的,大的银行有公开市场他的流动性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我们中小银行过去几年最终扩张的,现在怎么办?没有零售没有负债,央行不给你钱,怎么办,这个就是一个风险,你的负债非常不稳定,你的负债成本非常高,很多人说中小银行要转向零售,你的中小银行有没有零售的基因,没有,当你大本营在一个县城的时候,你指望这个县城提供足够多的存款,在中国很明显变成几个大的城市群,而这个大的城市群我们占比是非常高的,很多银行就是因为很多没有存款没有负债,他只能因为规模寻找新的负债,这个就是他成长的原因,你现在说你应该去投零售很不现实,那我们面临的流动风险不是某一家的风险,现在几乎是所有中小银行面临的风险,除非这几年你风险规模没有扩大,如果你规模扩大就面临这样的风险,就是大概率范围广破坏性很强,那会不会产生信用风险,我觉得一定会,很简单,我们的银行如果有一天当他违约了,他是一个信用风险,而且作为银行来说当他出现流动风险他所引发的这个信用风险可能比单个的企业引发的信用风险更大。第二个当我们金融实体经济和我们虚拟经济还是一个存在的链条,当我们金融体系资金不断收紧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问题,我们编制融资的企业融不到钱,因为我没有钱,那这种情况下引发风险市场是肯定会的。

  不管是金融市场的风险还是我们实体信用的风险都是在一块的,大家没有说谁会脱离风险过滤期,那如果我们说确实对这些问题方面做了一些约束,我理解从监管的角度就是几年,第一个同业存单和理财,我觉得确实有必要,如果说这个好象是任何杠杆,我们觉得杠杆本身是金融机构和监管的一个博弈,如果当央行把这个放的很松的时候会去杠杆吗我肯定不会,当我融的2的钱我愿意买4的国债,所以说你要去杠杆就没有主动去杠杆,那所以说在那个来说去杠杆是非常剧烈的,所以说你要管他的负债不让他的负债过度的扩张。第二个资产,MPV,包括你的风险资产未来也要积极等等,那业务模式,我觉得这个非常的重要,因为我们看到了334文件的出台,大家也觉得说好象压力很大,但是实际上客观的来说334文件只是告诉你只是表明很多是不能做的,但是他并没有告诉你做怎么样不能做怎么样,那确实需要细化,包括我们的理财新规,我们可以想一下现在我们面临所有银行的流动风险,但是在这个里面当一个流动性冲击的时候可能我们大的银行没有倒下去,因为我们大的银行能力比较强,但是很多小银行倒了,所以说我非常赞同如果我们理财未来要出新规确实要对银行分层,当你没有资产寻找的能力没有风险意识的银行就不能从事一些高风险的这种资产的业务,那理财业务也需要谨慎。那我们再说从央行的角度,当然前面是银监会的,那比如说我们MPV的考核,包括统一资管新规,这个未来都会出来,所以说在这个里面其实我们讲了这个真正的延续性是这样的,那我们更想知道,就是我们说了整个市场面临了“灰犀牛”的冲击那对于我们单个的主体如何去做,这个是最重要的。

  第一个做好负债的管理,很简单,今年真的是有资金,资金很便宜的机构,那实际上他是很宽松很容易的,那其实我们想想去年,去年就是一个好的环境,你的理财在4,我配合在3,我只能做杠杆,而今天如果你有钱你非常从容。第二个不要有侥幸心理,很多人说监管不会怎么样,但是按照我们看到监管的表态,基本上监管是一个大概率的事,没有妥协的方式,一定是强监管严监管持续监管,这个对于很多中小银行来说他还在扛这些银行,所以我觉得还是要主动的去调整。第三个金融机构核心在哪里,前面有一个中小银行的困惑和交流,不管你是做债券业务还是什么,大家没有区别,都是反应了你有一个非常好的体系,反应你对宏观对微观比较明确把握的情况下投资行为的自然的表达,所以说不管大银行小银行你面临是同样的一个问题,你得建立起来核心的竞争力,过去我们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我没有找到钱,你的风控,但是在金融监管不断强化的情况下这个不是你的分析金融,但是在一个维持金融监管稳定的情况下,或者是我们自己强化我们对宏观经济的理解,对于我们各项业务精耕细作的理解这是需要的。那我们发现其实你用的好象还不如你,他核心的原因是什么,是我们过度强调过度以为管理会帮你怎么样的,那如果你有投资能力你其实可以不用做的。

  那和外围的交易是不是不重要,很重要,我们在一个金融体系虽然说未来没有监管的套利,那基金有基金的优势,银行保险在大的金融体系里面依然需要相互的合作,相互的交流,共同把这些业务往下做下去,所以我理解我们既要认识到现在的困难可能是一个长期的,同时对于我们单个主体来说我们不能等着监管去调整,大家跑的越早对我们移民越快,谢谢大家。

  俞春江:针对整个金融体系风险屈庆总提出了四个很有针对性的建议,也能够因很多的金融机构同仁们的一些思考。那下面我们进入一个互动讨论的一个环节,是这样的,刚才屈庆总也讲了,我们银行过去几年内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不管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上也建立在地方政府加杠杆的基础上,也建立在金融机构自身加杠杆的基础上,就是说他很多的流动性的分析管理都是适应这样的一个加杠杆这样的节奏,现在是要主动的把杠杆降下来,监管政策也要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加杠杆,那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强监管应该是会成为一种常态。比如说今年郭主席强调加强理财和表外的感觉,那我们必须要去杠杆的情况下我们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如何调整能够适应,就是您刚才讲的应该主动适应做业务的调整,要去适应监管的变化去加强流动性的系统分析的管理,先请我们金融机构的三位专家从各自的角度能够给在座的各位提供一些这方面的一些建议。然后我们请刘教授,从我们学术的角度能够做一个建议,我们学术的角度应该是距离产生美,可能有了一定的距离才可以更多的看清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请温总。

  温彬:我觉得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讲今年其实银行业的经营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这个也是监管背景发生了变化,那作为市场中的机构我想其实很大一块就是要判断监管政策变化的方式和趋势,那2013年大家给央行起了一个“央妈”,银行的行为很多时候他也是要去对赌,你会不会有定力,所谓你监管去杠杆等等这个是不是有足够的定理,这样才是真正会影响到他自身的这样一个行为。所以说我想从下一阶段我们也看到了银行商会的领导多次表示监管要找牙齿,监管还要进一步的加强,要在这种趋势下那反观到银行内部来说,资产负债的管理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那我们关注四个字,量、价、显、期,量包括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已经在同业资产包括表外这些资产,监管的趋势是这样的,那从量上机构肯定是要调整你资产负债的规模。第二个就是价,而这个价格核心就是FTP的价格,这个实际上用了银行的公司零售经营市场,甚至包括了这些同业各个板块你业界的考核,所以说如何制定出一个FTP的价格也反应出你监管政策调整以后我到底是鼓励我的资金配置在哪些领域和部门。第三个就是显,显从内部来讲经济资本的这个考核要实现资本约束的情况下我如何可能再通过资产的配置实现收益最大化,这个也是对下一个阶段各家银行发挥资本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最后就是这个期限,其实金融很重要的一块就是通过加杠杆错配,那你这个期限错配的比率要大,那可能你收益越高但是你流动性风险越高,如果说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我觉得还是要从适度的调降自己的资产错配的倍数,可能对我们银行在未来一段时期更加平稳这样的一个做法。

  屈庆: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两个层面,既然监管给了杠杆的比率,我们是要达到这个要求,但是我们现在很多的银行通过一些渠道以及通道他实际上也超越了这个,我觉得第一部分我们要达到监管的底线,但是监管作为第三倍的杠杆不意味着你永远都是三倍,那我们并不是说杠杆是一个贬义词,杠杆套利是一个中性词,这个是我们所有金融机构都在做的事情,但是我想说市场好的时候你确实应该加杠杆,但是市场不好的时候我觉得你确实应该降杠杆,因为你杠杆在监管的要求的范围之内,你杠杆的波动客观反应宏观经济对监管包括对货币政策的一些理解,但是我们可能很多印象他一直是相对的状态。所以我觉得止赢很重要,止损也更重要。那因为这两年我们不断的转型,从同业业务伴随着这个利率的下行,从2014年开始,2015年2016年银行负债不断的提高,那对于这些银行来说我规模既然做到了,那我负债率我就扛,我觉得在这种阶段去评估扛是不是一定对,我觉得没有一定的标准,如果监管是一个短期的我觉得扛是对的,但是如果监管是一个长期的,那我觉得他就不一定对,你扛三个月行,扛一年两天那这个窟窿会越来越大。那我觉得把你的资产负债特别是你负债要分清楚,哪些是短期的钱,短期的钱是扛不了的,因为你是不确定未来会不会有,那现在发一个肯定有,那你未来有可能发不到,所以说短期的钱不能做特别长的资产错配,那就像保险我当然可以做长期的配置,这个就是客观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还是要做精细化的操作。

  第二个我觉得大家观点上要有一个转变,不要认为说信贷业务就是亏钱的,他觉得说现在亏钱不良贷款很高,我们当地放一个贷款都找不到人,但是债券市场买了以后你有超额的收益,那任何金融市场都是有波动,但是任何有波动的东西都会产生估值的变化,那当然意味着你可能会亏损,而且你会比实体经济来源的更大,而且你有了杠杆你只能放大你的收益,我觉得这一轮市场金融杠杆的叠加到了一个高位的央行,国内国外开始收集流动性引发了大家相对资金比较紧张的状态以后,使得大家比较的难受,我觉得这个阶段有没有银行,其实据我了解好象不太多,有没有银行敢于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站出来说我不做同类业务我去降低我的同业负债的这个占比好象是没有的,那当你没有调整的时候那你可能只能说拒绝调整,那应该说调整的时间会越来越长,所以说这个反正也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

  刘晓蕾:我补充一点,我们几位嘉宾都是大银行大券商的,我补充一点就是我对于这个普惠金融,就是这个服务中小,就是我们蚂蚁金服的嘉宾也介绍了他们的普通老百姓对于服务这种客户的金融机构是面对强监管应该怎么应对或者是一点建议吧。我感觉这种客户和我们这些专门的机构或者是大的银行的一个巨大的差别,就是这些客户普通老百姓的金融知识就是没有,我们北大有过一个调研中心就是做过一个金融知识的调查,真是非常的惊人,最简单的单利负利都不了解,这个对商学院和教育工作人员很惭愧,对老百姓的金融知识的普及显然做的是非常差的。那面临这种客户的情况下这个金融机构就是所谓货币金融或者是互联网金融也好应该怎么做,我觉得一个比较好的或者是应对未来的监管或者是应该加强自律加强投资者教育,教育这些不明白风险潜在的客户买的理财产品是有风险的,而不是像我了解到有些机构,比如说把一些私募债做一些结构化的方法打包打散,最后卖给没有资质来购买这些,这是可以迅速扩张,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应该避免的,应该有一个行业自律,你面临一方面是利润的吸引也好,扩张的吸引,另外一方面也是自己的风控自己的自律也好,那面对普通老百姓的这些做普惠金融的机构,我觉得更应该是加强自律加强投资者教育,但是无论是监管机构,包括我们教育部门商学院也应该配合加强投资者教育。

  俞春江:谢谢四位专家,四位专家在互动环节也给我们提出了更坦率的想法。我们接下来是有现场提问的机会,可以向各位专家进行提问。

  问:我想提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们在2016年有一个说法叫做黑天鹅,现在是赶上了“灰犀牛”还是原来就有“灰犀牛”没有提,那黑天鹅什么时候到来,谢谢大家。

  刘晓蕾:我觉得如果从改天上来讲黑天鹅不是说不提就没有了,还是在那的,就是说是一种小概率事件,“灰犀牛”相对来讲就是概率要大很多,跟黑天鹅比起来概率要大很多,大家关注度会少一点,他虽然在那但是容易被大家忽视,可以说是这样的。只是说随着不同的时期可能大家重视的东西不一样,但并不是说他就不存在了,我觉得黑天鹅还是一直存在的。

  俞春江:那我们现在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我们请各位专家用一句话对我们圆桌对话做一个总结。

  刘晓蕾:如果说系统性风险,我对这整个的理解就是既不用太担心,但是也要谨慎的应对。

  温彬:大家都是做金融的,那什么是金融,我个人理解就是信用+杠杆,但是信用是无价的,杠杆是有度的,所以我再补充一下,就是这个杠杆其实大家也知道打麻酱也分明杠和暗杠,我们信贷的管制,包括你资本市场的融资融券,但是金融体系的暗杠这些包括银行的表外或者是没有纳入到资本金融监管或者是资本管理的,包括像2015年股债,这些快速的膨胀导致系统性最大的隐患,我觉得不管是银行体系还是控制部门我控制好这个度,谢谢。

  屈庆:刚才领导提的问题我想再补充一点我自己的想法,我觉得首先在金融市场没有黑天鹅和“灰犀牛”的区别,任何一家小银行和大银行违约他引发的结果是一样的,所以说我觉得现在已经到了这个点了,可能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认为川谱上台是黑天鹅,那我们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叫“灰犀牛”不是黑天鹅。那我认为一句话就是主动调整控制好风险,也许我们才不会死在明天前,当我们经历了这一段金融监管之后我相信解析来的机构会有更美好的明天,谢谢。

  俞春江:谢谢各位的专家精彩总结。那我们今天的圆桌对话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聆听。

  主持人:今天我们从12个侧面剖析了整个金融风险的方方面面,应该说有的是以模型理论见长,他我相信大家在这个当中可以找到破解化解风险的一些政策建议,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能够取得一定的借鉴,今天的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张瑶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