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03日14:50 新浪综合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文章来源: 人民币交易与研究公众号

  央行公告,2月3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了200亿元7天期、100亿元14天期和200亿元28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分别为2.35%、2.50%和2.65%,较年前上一次操作均分别上调10BP;

  此外据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报道,央行2月3日还上调了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其中隔夜品种上调35BP至3.1%,上调7天和1个月SLF各10个BP分别至3.35%和3.70%。

  在16年8月至今央行收短放长操作之后,货币市场利率中枢已明显上行,央行近期逐步上调货币政策利率,等同于金融市场加息。

  央妈年后首度展露威严,全面上调政策利率,背后是哪些因素在推动?变幻莫测的政策走向,这对于债券市场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光大固收提出,宏观经济决定了货币政策,前期良好的经济数据给央行创造了充分的政策空间,加上目前资产价格仍居高不下,人民币汇率乍暖还寒,也是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原因因此本阶段全链条政策利率上行。

  海通证券姜超等认为,16年经济增长稳定的代价是房价大涨、杠杆骤升、汇率承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抑制地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和推进改革将是17年首要目标。本次利率上调是短期经济稳定、通胀回升背景下,央行对于金融同业大幅扩张和天量信贷做出的去杠杆举措,与13年监管非标扩张类似,也确认货币政策已中性转紧。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13年的提高利率仅持续半年,到14年初伴随经济的全面回落而终止。17年初经济短期稳定,CPI和PPI仍高,从基本面看支持短期去杠杆。但地产汽车需求已趋回落,工业品库存已经开始回升,利率提升或加快经济下行,也意味着利率提升不可持续。

  除上述原因外,中信证券明明团队认为,全球制造业持续复苏,成为了我国货币政策全面加息的基本面背景。

  从美国来看,美国1月“小非农”新增就业人数远超预期。多行业就业增长稳固,就业结构继续优化。从欧洲来看,2月1日,欧元区1月制造业PMI终值公布为55.2,高于初值55.1与终值54.9,为2011年4月来新高。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稳步回升,失业率继续回落。从我国来看,统计局2月1日公布的数据也显示1月制造业仍有所回暖。

  此外,短期利率保持高位,也推动了政策利率顺势上升。春 节前1月26日,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为2.57%,较前一周上涨0.9个基点;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为2.64%,较前一周上涨0.49个基 点;DR014加权平均利率为3.50%,较前一周下跌10个基点;DR1M加权平均利率为3.48%,较前一周上涨8.38个基点。

  截 至1月26日,SHIBOR方面,隔夜、7天、1个月、3个月分别变动16.53BP、15.30BP、5.59BP、6.76BP至2.53%、 2.69%、3.85%、3.87%。可见隔夜和7天的市场利率分别在2.5和2.6%的水平,为了保证政策利率的有效性和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的相关性, 有必要适度提高政策利率,减少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的利差。

  从整个央行的利率政策来看,此次公开市场利率上调意义重大

  具体有三方面表现:

  一是政策预期有必要保持一致。春节前(2017年1月24日)央行开展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3.1%,较上次操作提高10BP;

  此后,第二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并未上调,市场存在分歧,有观点认为MLF利率上调并不意味着央行全面加息,但今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SLF利率相应上调明确了央行的政策方向,避免政策方向出现混乱;

  二是保持利率走廊稳定,我们此前一直强调目前央行的利率调控是整个中短期利率曲线的组合调控,包括从隔夜到1年期的整个曲线位置,所以此次公开市场利率和SLF操作利率上调是央行中短期政策利率曲线变化的一部分,代表了全面加息的落地;

  三是避免市场套利,2016年债券市场杠杆高企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期限套利过度,因此如果央行只上调MLF利率,而不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那么反而可能会导致期限套利加剧和杠杆的回复。

  天风证券孙彬彬团队认为央妈偏紧态度无疑,在节前资金面季节性短缺结束之后,节后2月份内外环境较确定的情况下提高各渠道资金成本是央行坚定去杠杆的体现,持续时间和后续强度要重点关注通胀是否会超预期变化,特朗普新政是否会带来超预期的外部冲击。

  央行上调SLF与公开市场的利率,这对于债券市场影响重大。中金固收陈健恒、唐薇提出,在目前通胀压力仍存在,且信贷投放较快的大背景下,货币政策态度整体偏紧,债券暂时还不具备趋势交易机会,仍以配置性机会为主;需要等待偏紧的货币政策对金融杠杆以及通胀的调控成效出现后,预计交易机会在二季度到三季度体现。

  在投资策略上,民生固收团队建议继续缩短周期,慎言抄底,后续需关注节后资金大量到期、季末的MPA考核与理财新规的落地(完)。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