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晓
央行[微博]行长周小川近日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关于货币政策“微调”的表态,再度激发市场对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分析人士认为,在短期内,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刺激的可能性不大,货币政策更可能是“定向”微调。
周小川表示,若经济增速偏离目标值较为明显,则存在政策微调的可能。他说,根据当前情况,央行可以把促进就业作为重要参考目标,但控制通货膨胀更为重要。他强调,维护金融稳定是央行重要职责。
这三方面表态都传递出政策可能微调的信息。但是,从目前看,有关部门应对经济增速下行可能会倾向于采取定向发力的稳增长措施,而非全面性的刺激,在货币政策上或中性维稳。因此,货币政策采取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不大,更可能是局部的定向放松。
首先,从经济增速看,多家机构预期一季度GDP增速将跌破7.5%,或达7.4%。应看到,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呈季节性规律。一季度经济增速无论同比还是环比通常都会回落,二季度有望开始企稳。今年两会结束后,有多项改革政策陆续出台,近期各项稳增长措施可能将陆续出台,预计二季度经济增速将较一季度有所好转。
其次,从就业方面观察,在经济增速回调过程中就业总体稳定,当前就业情况依然良好。1-2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同比增幅达4.2%。
此外,从周小川表态和当前金融风险看,维护金融稳定在货币政策制定中被置于突出位置。当前制约货币政策放松的根本因素是经济结构失衡和金融风险累积。部分地区的房地产泡沫仍在扩大,对经济结构负面影响还在加大。影子银行扩张和企业负债率高企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增加,因此偏紧的货币政策将是我国未来宏观政策长期性和结构性的特征。未来几个月,除非经济数据出现大幅下滑,否则宏观政策不会显著调整,货币政策不太可能放松。
当前货币政策确实存在微调空间,事实上,无论从央行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下行、汇率波动幅度扩大还是第一季度信贷数据观察,微调已经展开。
政策微调可实施定向“点贷”支持实体经济,创新金融工具和手段,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实施定向宽松和结构性信贷政策。在考虑全年货币信贷增长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央行可调整货币信贷月度分布,以缓解信托集中兑付压力。
当货币市场流动性吃紧、银行放贷受阻时,央行可先暂停正回购、开启逆回购、动用SLO(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SLF(常设借贷便利)等释放流动性,还不需诉诸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效果显著的货币政策工具。
此外,不排除有关部门向一些商业性机构注入资金来购买由国开行发行的支持保障房棚户区改造类债券,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如采取此类政策,相当于央行向市场注入资金,而且是针对某些类型资产定向注资。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