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率高涨势如破竹 债市寒冬料将持续

2013年11月11日 22:04  中证网 

  王辉

  中证网讯 继上周紧缩预期、供给压力等负面因素推动中长期限利率券种纷纷刷新数年乃至历史新高后,本周一(11月11日)债券市场及国债期货市场再度联袂大跌,市场“冰冻”格局继续加深。分析人士表示,当前经济基本面对债市仍然没有利好支撑,货币政策则继续稳中趋紧,中长期资金价格乐观因素依然难寻。在此背景下,综合债券收益率走势与货币市场利率的背离,不难预见,悲观情绪预计依然会继续主导市场运行。如果没有其他一些诸如政策性实质利好的推动,年末之前的债市收益率或继续呈现易涨难跌、振荡上行的态势。

  利率债收益率继续“冲上云霄”

  继上周10年期固息国债收益率突破4.32%、再创2008年以来新高后,周一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再次遭遇“通杀买盘”式的急速上涨。其中3年期固息国债收益率早盘一度最高飙涨至4.46%,10年期固息国债收益率在收盘时的参考收益率也上升至4.40%以上。此外,5年、7年等两关键期限固息国债收益率当日多数时间,也均保持在4.40%附近的高位水平。

  而在金融债方面,继上周部分金融债长端收益率突破历史高点后,11日剩余期限为5.63年的12国开27最新成交在5.2827%,7年期国开债周一尾盘最新成交在5.38%附近,10年期国开债最新参考收益率则上升至5.55%左右。非国开金融债方面,11日尾盘最新成交的13农发25,4.9342年的剩余期限对应成交收益率水平也高达5.38%。综合周一银行间债市的整体表现,当日利率债中长端收益率,再次出现年内单日少有的大幅上涨。考虑到上周二级市场利率债价格已经遭受过一波重挫,当前市场已堪称“数九寒冬”。

  值得注意的是,自10月下旬以来银行间市场短端资金利率的持稳态势,周一却依然在平稳延续之中。当日主流7天期及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分别报收在3.82%、3.62%,较上周五分别下行13和15个基点。有市场人士就此指出,近几个交易日利率债收益率的走势与货币市场利率的显著背离,以及前期10月末流动性改善预期推动的债市反弹转瞬即逝,更加突出地反应了市场的悲观预期。

  利空格局或持续主宰市场

  对于当前及未来一段债市的走向,尽管利率债尤其是中长端品种的收益率已普遍升至2008年以来的近五年高位,但主流机构对于市场的负面预期却并未因此而明显消退。

  国泰君安本周指出,虽然各期限国债收益率再创2009 年以来最新高点、金融债国债利差亦进一步扩大,但负面因素仍存,利率产品短期或继续承压,债市预计也还未到最悲观时刻。该机构认为,一方面,央行对通胀水平表示担忧,而四季度财政存款的放量投放将使得货币政策操作或紧过三季度;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对主流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形成持续向上的压力,相关机构势必会不断提高预期收益率,以覆盖不断上行的负债成本。而就短期而言,本周利率新债又将迎来超过1400亿元的巨量供给,利率债市场承压势头还将持续。

  而在央行货币政策的走向方面,来自华泰证券的观点也指出,上周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同业业务中期限错配、类贷款融资造成货币创造加快的问题,这表明货币政策未来仍难以看到放松的可能。而另一方面,近期市场有关银监会着手规范同业业务的消息,也将对债市带来新的负面影响。高收益的同业业务受到挤压,势必会不断推升债券收益率要求。

  此外,从近期公布的10月份月度CPI、进出口、工业增加值等宏观经济指标来看,在CPI增速保持相对高位、实体经济延续稳健增长势头的背景下,市场各方也普遍认为债市外部基本面环境也难以支持债市出现趋势性回暖。在此背景下,申银万国[微博]等一些对市场看法更为悲观的机构认为,如果后期市场基本面压力不下降,那么收益率的上行将可能没有极限;而另一方面,从资金配置交易的角度来看,近阶段以来“非标不停歇,债券跌不停”的市场运行格局,可能还会持续。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复旦将研究孔子和尧舜禹是否为真实人物
  • 体育策划-恒大模式能否救中国足球 高清特刊
  • 娱乐独家:冯小刚点将春晚 为杂技姐妹感辛酸
  • 财经公积金提取难演变成养老金 被指劫贫济富
  • 科技阿里“双十一”全天交易额350亿
  • 博客海南博主:台风海燕吹烂广告牌(图)
  • 读书谁贪杀谁:杀贪官最多的皇帝朱元璋
  • 教育女大学生光棍节出租自己 新浪教育盛典
  • 郭士英:大宽松的中局可能是大萧条
  • 李罗力:如何看待中国的人均GDP
  • 郎咸平:全会能否开启中国变革新纪元
  • 姚树洁:习李新政如何触及改革深水区
  • 章玉贵:经济改革4.0确立增长新逻辑
  • 安邦智库:全球央行已经转向刺激通胀
  • 江濡山:习李改革新政的十大改革理念
  • 潘英丽:如何看待人民币自由兑换
  • 沈建光:四季度货币政策或将略紧
  • 张庭宾:人民币贬值楼市泡沫必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