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业内人士:操作风险管理更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4日 03:14 第一财经日报

  张喆

  “最大的困难还是人的观念。”一家中资银行风险管理部经理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要在中国的银行业里树立起操作风险的观念尚需时日。

  “发生比较多的操作风险是人员风险。”他举例说,众所周知巴林银行就是部分由于人员风险控制不力而破产。“违规操作、内外勾结,这样的事情在国内更多。”他说,比如 “高山案”就是典型案例。

  他说,操作风险的另一个“多发地带”就是IT系统,银监会高层多次向商业银行强调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且出台了金融机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方面的指引,“我们银行已经成立了一个信息安全小组。”他说。

  该人士称,建立一个操作风险管理体系,需要在从柜台到支行、分行再到总行的每一个业务条线上设立相应的操作风险管控人员,形成一个覆盖全行的网络体系,此外,还要建设相当完备的数据系统,以便进行风险计量。

  据他介绍,国际上用以计量操作风险有三种方法: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高级计量法非常复杂,要求具备非常详细的数据,国际上采用的也不多。国内大多数银行采用的是标准法,即把银行的产品分为八个产品线,分别计算出每个产品线上发生操作风险的概率。

  “操作指引只是一个政策性的文件,银行具体用哪种方法来计量操作风险并没有规定,需要银行自己去摸索。”

  一位银行业专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操作风险相对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其实施更加困难,因为国际银行界在八九年前才开始意识到操作风险的问题,对操作风险的概念各国定义也不统一;此外,不同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量化工作比较困难,这也是实施难点之一。

  相关报道:

  银监会彻查银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发布

  业内人士:操作风险管理更难

    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全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60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