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有效的战略管理是提升银行竞争力的魔杖(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9日 16:56 金时网·金融时报

  □战略管理的精髓及其实施

  记者:我们知道,国内的大多数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但战略制定之后往往就束之高阁,企业依然遵循既有的道路运转和经营,导致许多公司的战略与执行几乎完全脱节。因此,要使战略制定得科学合理并且得以贯彻执行、取得实效,必须进行有效的、全程的战略管理。美国的一份管理研究报告表明,战略管理卓有成效的公司高层人员通常每个月会召开近10小时的会议,对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战略计划及其实施做出调整。

  郭友:是的,战略管理非常有必要,有效的战略管理是提升一家银行

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清楚这样的逻辑关系:银行要想达到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在行业领域里具备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取决于银行自身独特的战略竞争力,而只有保持运营与管理的一贯性、连续性和目标一致性,才有可能逐步培育自身的核心能力。要知道,缺少时间与行业经验的积累,核心能力如何培育?没有核心能力,何谈战略竞争力?因此,做银行还得做长远规划,那就是发展战略规划!只有基于明确的事业方向指引下,实实在在地发展和培育自身的战略竞争力,在行业里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才有可能确保自己基业常青!

  战略管理是解决银行在日常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哪些事情是不能干的,哪些事情是必须把它干好”的问题,而运营管理则是落实银行发展战略规划的实际部署与工作计划而已,银行一旦达到当初既定的战略目标,那么,获得利润也就易如反掌了。

  战略管理是依据银行的战略规划,对银行的战略实施加以监督、分析与控制,特别是对银行的资源配置与事业方向加以约束,最终促使银行顺利达成战略目标的过程管理。一般说来,战略管理包含四个关键要素:战略分析———了解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相对竞争地位;战略选择———战略制定、评价和选择;战略实施———采取措施发挥战略作用;战略评价和调整———检验战略的有效性。

  □战略管理体系的构建

  记者:目前国内流行一种观点,认为战略制定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由各条线去执行了。在这种模式下,战略规划部门主要致力于战略规划的制定,在确保战略实施方面很少或根本没有起到领导作用。这样,各项战略管理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孤立的,缺乏公司整体战略的指导,职责的分割导致公司的战略与流程、制度与人员脱节,因而战略管理的各项流程难以得到有效推动。您认为应当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郭友:事实上,战略管理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由于战略的本质特点不同于日常经营,所以,战略管理体系并不如经营管理体系那样清晰和庞细,而是座落在最高层次上,即公司的战略管理是董事会的主要职责。

  战略管理体系的具体职能包括:战略研究、战略情报、战略组织、战略控制,等等。1、战略研究职能包括战略研究和战略性研究两个方面。战略研究是针对未来环境的变化研究企业发展的战略目的、战略和战略规划。目前,战略研究的这部分较多与经营目标、经营计划、经营措施混同了。战略性研究是在战略研究的指导下,针对变化的某个方面、某个层次、某个局部,研究指导应对的政策和策略。政策和策略研究作为战略性研究必须纳入战略发展部,各经营部门参与。2、战略情报职能不同于企业经营信息管理。战略情报的范围不限于市场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和其他环境。针对不同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企业发展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针对竞争搏弈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作用。战略情报不仅是调查正在发生的变化,还要预见可能发生的新变化,因此,战略情报的职能是在收集信息、调查情况的基础上,更侧重研究方面。市场信息常常只是战略情报的一个参考。3、战略组织是通过组织方方面面的关系和资源,包括可控和不可控的企业内外的各种力量和要素,协同进行战略项目,以创造或取得新的机会。目前中国企业战略组织功能较弱,除了在一些大的公关宣传活动或者近年来的

反倾销活动中有一些,大多带经营性,由于缺少条件,较少开展战略组织活动。但从国际上的大的并购活动或抢占大的商机时,都可以看到有实力的大企业或战略组织活动,甚至持续数年,按照庞大的细致计划实施。中国若出现真正的大集团参与大的国际角逐时,这种战略组织协同会出现。4、战略控制包括规划控制、组织控制和战略成本控制、宣传控制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